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林庆景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特种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种设备的安全及监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战略发展的需要。
        连江县产品质量检验所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特种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种设备的安全及监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战略发展的需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强化针对特种设备的监管、检验、预测和预警的能力;建设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可以整合特种设备检验、监管、预测和预警等业务。通过物联网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将实现特种设备隐患的提前预警,可以极大地降低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物联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率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法治保障滞后、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局限、管理工作形式化、部分企业责任意识欠缺等等,从而导致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一旦不合格特种设备流入市场,很容易造成灾难性后果,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因此,如何应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问题,如何优化保障特色特种设备品质,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
        1发挥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落实相关部门、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将乡镇、安全办、村委会(居委会)安全员纳入特种设备管理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建成网格化监管体系,明确相应要求,逐步形成“市场监管部门专业监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安监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专业委员会要切实起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考核评价”作用,科学指挥、严格要求、严肃考评,并争取让此项工作纳入到区级对各镇街的考核内容。
        2强化特种设备日常监管力度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各种特种设备使用量迅速增长,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增幅尤为明显。为确保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要做到数量清、状况明,切实加大日常的监察力度,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实行动态监管,从日常上预防和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基础。
        3夯实能力素质基础,真正促使“人尽其才”
        鉴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安全风险高、工作责任大的工作,在选人用人上就更应该要做到选准配强,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加强岗位培训力度,提高个人能力素质,让想干事、愿干事的同志在本职岗位上真正能干事、干成事。一是请进来学知识。要利用每年集中培训的机会,设法把省内乃至国内的知名专家请来,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授课辅导,通过面对面的经验传授和解疑释惑,不断增强安全监管人员的知识储备。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要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的利用效率,全心全意地支持和鼓励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同志们能够经常性的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学习新思想新思路、向先进单位学习新办法新措施、向先进个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三是干工作长经验。要敢于对新到岗的同志们放权放手,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传帮带教方法,树标准纠偏差,让他们了解工作程序、熟悉工作套路、掌握工作方法、增加工作经验。真正做到通过不同方式和方法来培育和锻造合格的持种安全监管工作人才,进一步激发大家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无限热情。
        4数据交互应用
        对经处理、分析运算后的数据,通过可视化技术,包括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和3D工业场景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更为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示出来,易于用户理解分析,提高决策效率;企业管理和生产管理等传统工业软件与大数据技术结合,通过对设备、用户、市场等数据的分析,提升场景可视化能力,实现对用户行为和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判断。结合智能决策技术,进而实现数据辅助生产制造决策的价值。特种设备大数据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采集技术、元数据技术、标识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处理基础算法、工业领域专用算法)、可视化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工业场景可视化)等。其中,采集技术、元数据技术、标识技术是基础;分布式文件系统为其提供数据存储架构;分布式数据库便于数据管理,同时提供高效的访问速度;MapReduce等技术对异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利用可视化技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用户。
        5督促企业主体的责任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企业主体也应该积极配合,加强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和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自觉承担起安全责任,强调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安全质量管控环境。首先: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从基础环节控制设备质量。例如,在特种设备日常生产中,企业应该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掌控设备材料质量、生产工序,及时销毁不合格设备,避免其流入市场中,保障出产设备的安全质量。其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企业内部备安全管理制度。在生产特种设备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严格控制特种设备生产的质量标准,提升特种设备生产的合法性。同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在特种设备日常生产中,明确安全责任划分条件和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如:张贴安全标语、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等等,这样既可以保障也中特种设备的安全质量,又能提升生产品质,对企业主体稳定发展非常有利。
        6完善特种设备监管数据平台,协调监管部门与特设检验机构的工作衔接
        完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检验机构联网互动特种设备综合业务监管系统,让系统更具科学性。完善特种设备档案和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各基层分局花精力重新核定辖区内特种设备基本情况,及时将系统中的错误信息上报区局修正。尽可能建设特种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而非现在仅仅依托地方特检院检验系统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有监督和指导的职能,工作中要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一盘棋的理念,做到检验与安全监管相互联动,同时做好与特种设备维保单位监督、指导、沟通工作。检验机构向主动申检企业发放受理检验告知书,明确检验机构和企业的权利义务,检验完备后向系统上传检验数据,向区局及时转交检验不合格的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特种设备智能化监管,也是优化和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升特种设备监管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采用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应急救援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芝.电梯按需维保时代来临“互联网+电梯按需维保”保障电梯安全[J].宁波通讯,2019(8):54-59.
        [2]李达铭,樊锐,史海鸥,等.物联网与大数据相结合的电梯调度系统优化方案[J].计算机时代,2018(5):21-24.
        [3]王爽,冯文龙.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故障远程诊断模式探讨[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34(9):39-44.
        [4]刘松国,韩树新,李伟忠,等.电梯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远程报警系统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11,26(10):42-46.
        [5]陈志平,汪赞,张国安,等.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J].机电工程,2019,36(1):90-94.
        [6]李飞,张登攀,马维东.浅析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J].南方农机,2018,49(1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