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方国强1 熊义2
[导读]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技信息化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在各个行业信息技术都在迅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又可以称之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或者IT,它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1.身份证号码:33012519670624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2.身份证号码:36012119891030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技信息化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在各个行业信息技术都在迅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又可以称之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或者IT,它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即: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及,人们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越来越强,应用手段也越来越多,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领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领域;应用
        引言
        现如今,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而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发展的保障,也在优化自身工程技术以便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地结合,促进行业发展。
        1建筑的信息时代
        AutoCAD软件的出现使建筑进入了电子时代,从此建筑设计的手工绘图逐渐转变为计算机绘图。AutoCAD全称为AutoComputerAidsdDesign,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1982年研发生产的一款全自动辅助设计软件,其作用为利用计算机进行二维绘图,基本三维设计和相应的详细绘制,但是其无法被继续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其绘制过程中只能绘制二维矢量图,而不能涵括建筑相应信息,电子时代CAD技术的二维绘图只能做到建筑空间,建筑尺寸等信息的录入,而建筑相关材料、结构、设施等信息都要用手工图纸进行辅助绘制,而由于本身设计工程量的巨大导致一处错处处错的问题出现,后使办公效果适得其反,工作效率降低。
        2BIM技术与建筑信息化的关系
        BIM技术与建筑信息化的关系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方案设计、建筑施工、运营管理均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项目来交由不同管理人员进行管控,且施工企业多强调围绕建筑设计图纸展开管理工作,任何管理工作均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建筑设计图纸之上。但是,考虑到该管理模式缺乏对于业主需求的考量以及对市场变化规律的分析,导致工程管理效果相对较差,很容易对业主的利益造成影响。对此,新经济形态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尽快就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推行一套以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依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保障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其中,根据《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着手于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在推进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切实提升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在此背景下,BIM技术作为一种于DM、PM、FM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全新管理工艺逐渐被建筑行业所认可。首先,通过开展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包括工程前期策划、方案设计、项目采购、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后期维护在内的多项工序均能够列入项目管理体系,借此管理人员能够借助BIM技术搭建完整的工程信息数据库,有助于在统筹多种数据信息并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基础上保障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全面施行;其次,针对管理过程,BIM技术使得不同建筑工序得以协调进行,能够在大幅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以三维模拟平台为依托准确控制工程建设过程所存在的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并最终达到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目的。


        3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
        3.1复杂形体设计
        对参数化BIM设计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对各类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有效验证与整合,立体化、仿真化呈现建筑工程设计成果,并为多维曲线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在建筑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中,BIM技术将对不同建筑部位、构件之间的反馈性以及互动过程进行可视化呈现,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工程的动态设计情况与成果质量。在这一前提基础下,设计人员的思路较为开阔,可以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性特征,实时验证不同设计方式的实际成果,充分发挥自身创意,进而推动建筑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建筑复杂形体设计工作的难度较大,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设计方案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可能出现信息误差。而对参数化BIM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所构建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拆分为若干独立模型模块,针对性开展独立模块设计工作,或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及时发现各类设计问题,尽可量消除信息误差。
        3.2预先体验建筑
        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施工成果与业主或建设单位的预期要求有所出入,以此为诱因引发方案变更、重复施工、施工纠纷等问题的出现,这一问题在复杂形体建筑工程中极为常见。归根结底,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业主方难以直观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效果。同时,在工程施工阶段中,随着外部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变,将持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出现各类突发问题。而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前模拟不同施工工况,并呈现最终的设计成果。这也是BIM技术预先体验建筑功能的主要体现。此外,为加强业主方的体验效果,可以选择组合运用BIM技术与VR技术,营造高度拟真的虚拟环境,确保用户可以真切体验建筑工程内外结构并得到感官反馈,如触觉、听觉、视觉反馈。
        3.3应用于建筑模型构建
        3D模型技术应用可以使建筑模型从二维平面设计图转换为三维立体可视化,在此之后将在此三维模型上进行建筑设计中的一系列协同作业。由此可见,三维建模对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其实以往的三维模型也可以做建筑模型,但是原本的三维模型技术只能有一个参考作用,不具有协同作业的功能,所以对建筑设计的作用不大。而BIM技术本身的技术内容也是可以根据输入虚拟平台的建筑相关信息,对建筑物的外形状态和内在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将建筑物质量,空间规划,内外部差异等特点充分呈现,并且将建筑工程中所有相关数据储存于建筑模型。这样不仅给建筑设计者的参考工作带来了便利,也可以使其他专业人员对其建筑工程进行全面协同工作,通过对建筑模型的研究分析,能够预先发现其中所存在的设计缺陷或安全隐患,并及时对建筑设计进行整改完善,这样不仅为实际建筑施工过程带来方便,还能使建筑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建筑效率。
        结语
        总之,基于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被人们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根据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现况可看出,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在发展中运用了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更是提高了人们使用的舒适度。据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使用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建筑物的配套上,比如:在营造居住氛围的时候,为保证建筑物硬件能与自动智能化设计相结合,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需要设计人员能在设计中,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然后再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进而提高建筑物的附加价值,发挥出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英博.试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镇建设,2019(12):200.
        [2]李瀚涛.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8):87.
        [3]孙印海.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9(13):7-8.
        [4]董士朋,胡海茹.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谈[J].房地产导刊,2019(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