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林尤卿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林尤卿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在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园林工程作为彰显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其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身份证号码:46000619821213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在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园林工程作为彰显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其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园林工程在施工期间,应积极站在工程实况,为更好地迎合其美观性与实用性要求,加强施工工艺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最大限度提升园林建筑的美观性,增强其综合实力,以有效应对时代提出的挑战。
        关键词:园林景观布局;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探究
        引言
        园林工程指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文明建设和大众生活而运用绿色植物花卉等建设的城市项目工程。园林工程施工过程极为繁琐复杂,牵扯到的内容和板块有很多,如绿化栽培、管道排水、园林等等。目前园林工程中不少的施工技术、方法较为滞后,和现阶段施工诉求不相符。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是否规范和标准,同时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1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
        园林工程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人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处理,构建出生态和社会完美整合的特有景观,使现代群体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拥有一片“净土”,迎合大众休闲娱乐的主观需求。不同城市设计出的园林工程存在差异性,特有风貌演变成现代城市的亮点与明信片。在规划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地理方位、气候条件、水文土质等因素,并加强园林上程内部设施配套状况的平衡力度,方能促进园林建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工程在具体设计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加强和其他部门及行业专家的交流,将各界参与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最大限度提升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园林工程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在现实施工期间,应安全、有效地完成交叉施工作业,保证整合施工作业的紧凑性。项目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落实协调与组织工作,确保施工期间各部门信息共享效率,协调推进施工作业。合理使用人力资源,能从根本上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为达成以上目标,不仅要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还需做好工程技术及设备的创新工作,最大限度提升材料利用率,压缩工程造价,并保证景观设计、建设的合理性。
        2新技术和工艺在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根本宗旨是推动园林工程发展,实现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实际运用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具体如下:首先,提升植物多样性。市政园林工程施工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种类,因为可选物种并不多。虽然我国资源较丰富,植物品种数量都不少,但很多植物因为受到生长环境束缚及园林施工技术制约,无法应用在园林建设施工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则有助于在当前植物品类基础上丰富和引进其他的品种,使植物生长更具多样性,使很多对生长环境、条件有独特要求的植物也可以实现大规模种植。其次,以当地风土人情为基准。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要遵守因地制宜准则。不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气候、地域、土壤等各方面条件有特殊要求,如果考虑不得当,忽视环境条件,盲目种植,会让植物生长发育受损。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时要考虑当地风土人情、自然条件,不可一刀切,需遵循植物生长习性,依据当地环境展开建设施工,从而确保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3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3.1CORS技术
        CORS技术是连续运行参考站的英文缩写,指的是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能够永久运行、不停歇的GPS基站,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数据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决不能本末倒置,罔顾生态,而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环境、降解污染物也是建设园林的一个重要目的。


在园林建设实际过程中,对于周围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可能造成动物大范围迁徙和死亡,利用CORS技术可以将这种影响缩小,降低环境的改变对于动物的危害,具体操作为:在建造园林前,先投放应用同位素进行标记的食物,附近动物食用后会被标记,可应用CORS技术确定它们的位置,并记录在案,将每天的动物运动路线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可大致确定不同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在进行园林规划时,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动物聚集区域,或是将该地区的树木进行移栽,让动物随之迁徙。另外,还需在某一物种的聚居区尽可能地建设适宜其生长的环境,慎重挑选植物种类,尽量保证本土动物的存活。
        3.2RTK技术
        所谓RTK技术,全称为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它是依托GPS定位技术进行的重要技术升级与革新,是GPS应用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也是GPS应用史上的里程碑。是指实时处理两测量站之间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基准站负责利用GPS技术对载波相位进行采集与测量,并将其发送给用户接收端,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获得被测点的坐标。之前在工程中所采用的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都是需要在事后分析和计算时才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数据,而这种技术却能够实时获得精确的待测点坐标,且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误差控制在几厘米,这种技术的发明为建筑领域的数据测量带来了新的曙光,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在园林工程中,采用这种技术能够严格控制建筑尺寸、间距等,还可根据预定的间距种植植物,能够使大片园林看上去整齐划一,提升美感。
        3.3遵循园林施工资源配置准则
        园林施工在新工艺时要合理规划利用施工资源,确保土地、湿地、林地等得到最优利用,发挥出最大价值。与此同时,也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市政园林灌溉技术要实现高效、节水,自最初的大水漫灌转变为喷灌、滴灌,以节约水资源为前提实施新技术、新工艺。但也不必过度追求新工艺,新工艺施工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淘汰高消费低产出的施工工艺,采用高效低成本的新工艺。在具体实践中,要处理好新工艺新和传统工艺间的矛盾,参照新工艺的实践效果,最终确定采取何种工艺,推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后,所有的工程管理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来实施。所以培育高技术、高内涵、高素养的市政园林施工管理人才也是一项关键任务。提升市政园林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灵活多变,加强培训,使其具备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4提升肥料利用率
        滴灌可以结合施肥进行使用,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溶性物质溶解在滴灌所用的水中,就能够直接将养分均匀地施到植物根系,可以实现水肥同步,节省施肥所需时间,另外还能减少肥料的浪费,大大提升其利用率,减少使用量。
        结语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和艺术密切相关的工作,在具体施工实践中,一定要基于工程施工实况及建设目标,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园林景观。其不仅迎合了现代群体的审美需求,还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园林工程施工的生态性,既能促进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机整合,又能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和谐发展进程。在新技术工艺的支撑下,使我国园林工程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萍.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路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1(3):70-71.
        [2]牛改萍.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3):68-69.
        [3]郑世红.信息不对称干扰下园林工程纪检监察工作思路探讨[J].法制博览,2019,14(36):251-252.
        [4]陆丽娜.园林假山造景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河南建材,2020(1):123-124.
        [5]汪星明.浅谈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9):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