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环境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罗玉琪 袁都
[导读] 摘要: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者,在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中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系统重要原则,探究艺术设计中的社会问题,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者,在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中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系统重要原则,探究艺术设计中的社会问题,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自然平衡;系统规划;艺术体现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同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立足实践是我们的生存法则。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经历了漫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978年~1991年的改革和探索,1992年~1999年的模仿与反思,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产生以及发展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学术活动,出版了与之相关的刊物。一直到至今为止的兼容并存,我们的设计前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积累案例在设计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属于我们的话语权,在探索的过程中,景观的语言形成,元素之间的组合,概念想法的创新,这些都是追溯许久而达到的目标。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张唐景观的唐子颖曾说过“实践经验是你伪装不了的东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项目考察中的地形、交通、气候、土壤、排水情况等等都需要亲力亲为,没有前期的支撑,后续的图纸也就无法完成。施工也是无法继续。在《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中,麦克哈格详细介绍了在不同环境下的实践研究对设计产生的不同作用,并进行改造加以利用,比如在对纽约斯塔滕岛环境评价研究中,麦克哈格强调我们需要对土地的各种数据非常了解,才能最有效的利用这片土地,创造属于自身社会价值观。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自然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从宽泛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是维持整个自然界平衡的存在。它包含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和资源,传统的自然系统中,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的进程迅速发展,人类通过长期的索取自然资源,无视自然、滥用资源等行为让我们渐渐在夹缝中生存,人类的发展借助自然,而我们是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现代景观中反映的是自然规律和人的生存状态,在《设计结合自然》这本著作中,麦克哈格同样提及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将自然价值观运用到生态价值观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力量,景观作为人性化的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力求最大限度的适应自然景观,注重生态、维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持自然的循环过程作为利用自然的前提条件,植物在园林中作用是“造景”“生态”符合地域性,自然性、多样性、动态性,同样的提倡了景观设计中必须以生态为首位原则,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地域性原则体现的则是从植物的生长习性,精神文化内涵,地域的风土人情角度出发”与地形、水系结合,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类型,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切实做到植物的情境、意境、物境的融合,营造相符当地的景观类型。多样性原则需基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充分利用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去构建高层次、有错落、多元化的植物空间环境。
        动态性原则植物景观的营造会因为诸多外部因素而具有不确定性,尽量不去创造人工性特别多的景观,形成自然环境与外部环境协调关系。人工的景观往往只能去大致控制景观的形成,是不能去掌控景观的新效果变化。景观设计本身是一种创造行为,目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健康的生存或使用方式。

不单纯是创造物本身,实则是人性化设计,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研究社会系统重要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任何一种系统都是由部分有机组成的整体,而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的联系创造了整体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构成了整体的发展规律,揭示统御上下整合资源的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又以整体为归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每一个项目的起始就要从整体上确认设计中整体的主题、理念以及方向。这也是规划设计的科学的思想,整体引领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整体性思想会指引我们后期的规划设计,每一个规划设计也是它的景观元素构成的,就如同地球表面是一个各种生态要素和文化环境组成的复杂综合体。每一种景观都是其功能、结构以及变化等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从这些特点出发去探索景观整体性研究方向。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为了使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一个最好的成果。所以,整体性是整个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每个部分环环相扣,功能于整体,服务于整体,各司其职,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3.2 结构性原则
        “合理的结构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结构性原则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功能的优化”,从景观的角度来分析,景观设计可以定义为景观的格局。空间结构的配置和组合形式。如同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结构布局体现出不同的景观风貌。如:规则或均匀分布的布局体现出的是相对一致的景观。聚集型的分布格局体现于同聚散离的特点,同一类型的景观要素相对集中,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结构,散布于整个景观中,及不缺乏整体性又可以有层次的凸显分布的结构。线状格局指得便是同一类型元素呈线性分布,平行格局是同一类型的元素呈平行分布。特定的组合空间布局恰恰相反,体现的是不同的景观元素根据某种情境下产生的联系,处理好结构的关系让整体的设计更具说服力。
        3.3层次性原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外到内的深层含义,由人类的本质需求而决定,符合人的心理特征,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景观美学》中提到审美发生论,即是生物来源(满足生物生存和需求)、文化来源(集体符号)、个人来源(个人的创造)”,现代景观设计如今深刻的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和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在关注景观美学的文化性、艺术性、生态性等,也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设计规划中,增添平面布局的层次感,让空间更加丰富,避免单一乏味的设计出现,人们的生活空间是多层次的,植物配置里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应充分考察气候土壤等客观因素,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和特征丰富植物体系配置,错落有致,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增加层次感,使得整个空间更加丰富。
        3.4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指的是系统只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我们要树立开放性的理念,实行对外开放,内外兼顾,发展自身。在景观设计中,具有一个开放性原则,关注设计界国内外实时动态,学术活动国际大赛等等,对外联系,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不重视人文,不关注社会的设计是失败的。开放性的景观空间能带给人愉悦舒适的享受。
        结语
        经过实践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适用于任何的实践活动,是科学的、开放的、历史的、且不断完善发展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方法来解决在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伴随着现代经济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思想理念也在不断革新,但在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中,我们的历史和发展与西方国家还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更优异的设计和创作来壮大我们的团队,彰显我国的艺术设计水平和艺术审美,发展我国的艺术文化事业,推动我国的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