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意义及最佳策略 洪琪波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洪琪波
[导读] 摘要:就目前而言,建筑行业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各企业间竞争激烈,这也加大了监理企业的行业压力。
        浙江万事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嵊泗分公司  浙江舟山  202450
        摘要:就目前而言,建筑行业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各企业间竞争激烈,这也加大了监理企业的行业压力。工程监理实现了成本的良好管控,其严格根据相关规程展开管理,促进工程进度的实时监管,在工程交付质量保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我国监理工作的开展因涉及项目繁多,其在具体实施中难免有不足之处,需要工程监理人员明确对监理责任的认知,基于自身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监理方案。
        关键词:建筑监理;质量控制;意义;策略
        引言
        要想把施工现场管理好并非易事,因为建筑工地的环境复杂,人员的合理安排、施工材料的数量统计和质量把控、施工质量的检测等都是对监理工程师能力的极大考验。因此监理工程师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以有效地解决施工现场一些棘手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1了解监理工程师职责
        了解监理工程师职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通过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对应的《监理工程师资格证》才能够进行相对应的监理工作,是代表业主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其次,监理工程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仅要懂得专业工程生产技术知识、成本核算,而且要清楚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监控建筑工程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是否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操作,并能够及时的进行制止,提出改正方式。后,监理工程师自身素质觉悟要高,必须要坚持自身原则,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履行监理合同中的义务和职责。同时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建筑监理知识,懂得总结经验避免错误再犯,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理水平。
        2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工程,不只是施工技术,也不仅仅是砌砖、浇砼、法律法规、成本控制、规范标准、多单位协调、新工艺的引入等等也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监理看似管理工程实则是管理人,要在充分掌握有力证据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说服业主和承包商按照规范办事。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工人们都面临着很大的生命危险进行工作。监理工程师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能够减少工地的安全隐患。工地环境变得安全,工人才能安心地施工,减少消极的工作情绪,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其次是有利于施工资金的合理运用。监理工程师提高管理质量,明确工程管理理论中对施工资金的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安排未雨绸缪每月计划,周期计划,如何施工利益大化等等,能够正确地处理对施工资金的管理问题,同时有利于正确规划资金的用途,避免盲目地使用施工资金,从而能够保证施工现场资金的灵活周转与合理分配。由于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资金的管理公开透明,并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促进了相关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3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最佳策略
        3.1安全保障
        监理人员应该具有大局观,能够很好的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来提前制定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房建工程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此外,还应该及时的建立监督小组,并明确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责任,针对房建工程的特点和客观情况来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以此来有效的提升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进而让房建工程能够达到相应的施工目标。在确保整个房建工程安全控制的基础上,让其能够达到房建工程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3.2施工方案审查
        首先,在正式生产时前监理工程师应再次对支模架系统的承载力、稳定性等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支模架系统中材料规格的使用、街头方法的选择、构造结构及水平杆的安装等是否与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相关参数存在出入。就支模架系统的立杆底部支撑而言其在支撑上层荷载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此外,还要检查末班沥干承受的施工荷载与楼板设计的设计荷载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过程中荷载的合理传递。当生产过程中支模架的高度、跨度或施工总荷载等达到一定程度,扣件式钢管支模体系将不再使用,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脚手架的搭设与工程特点、施工工艺等是息息相关的。对于脚手架的审查主要是图纸对脚手架搭设的构造及基本要求、施工工艺的选择,承载的稳定性等。若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搭设尺寸的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等参数有变化时,油气相关的大立杆纵距、横距等也要随之变化,同时对变化后数据的合理性进行验算。脚手架的搭设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进度安排,搭设高度与相邻连墙件之间应保持相对平衡。连墙件是脚手架程中的主要结构,对其稳定性、连接强度等的搭设自然也有较高的要求。此外,生产过程中要定期对脚手架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其立杆的沉降程度与垂直度的偏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3.3提高建筑工程人员自身的素质
        任何工程的实行和开展,都需要监理工作人员,在进行一定的市场监督视察之后,才能够进行工程建设,所以,这就需要监理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只有监理自身的综合素质足够优秀,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据有关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还有较大一部分的监理工作人员,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工作范围还不够明确,当建设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这非常不利于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监理工程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3.4全面规范行业内监理制度
        为了谋求行业内的快速发展,相关监理企业应切实对其监理制度加以规范,确保其制度内容的完善性,促进其市场竞争地位的显著提升。通过系统的监理制度,企业得以树立出对应的品牌文化效应,建立在不断的高质量监理经验的积累下,促进其社会形象的树立。具体而言,企业应明确规范上岗制度,在监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方面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在上岗制度中,单位应综合考虑监理工作的整体要素,实现上岗制度的综合完善。细化描述监理内容,使其更具导向功能,为监理人员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应注意上岗制度在内容上的针对性,确保工作内容的有据可依。监理企业内部要高度重视监督制度的完善化处理,对监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管控,确保监理工作始终处于良好规范下,并切实发挥监督制度的规范作用,敲响监理人员的工作警钟,使其在监理中精神高度集中,切实做到工程质量的严格管理。监理企业应基于监理工作的充分认识,考虑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确保监督制度与员工工作相贴合。监理企业可不定期委派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查看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检查其工作的细节处理效果,判断其工作内容是否合乎规范,在层层监督下,既对监理人员实现了管控,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保障。
        结语
        总之,监理工作已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其有效开展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为工程资源节约、成本管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监理工作,能确保工程如约交付,且最终建设效果与业主要求相符合,基于对各个环节的隐患排查,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建设技术、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洋.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74-75.
        [2]刘茂高.民用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大理工,2018(1):3-5.
        [3]谭云.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对策[J].居舍,2018(7):101.
        [4]陈健.工程监理在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 饰,2019(19):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