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艾力•亚森
[导读]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水资源损耗,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阿克苏地区渭干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库车  842000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水资源损耗,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类型,并探究其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提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现状和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产生冲击。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我国在农田水利方面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为世界环保作出贡献。文章就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给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希望解决当下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难题。
        1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大,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量比较薄弱,整体投入较低,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此外一些农村区域在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融入生态理念以及节水理念,在农田灌溉过程中还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因此,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该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投入力度,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需求。
        2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因素
        节水灌溉技术能否得到有效应用,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传统作业习惯和粗放经营的观念意识,是制约任何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源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只重视收益,而忽略了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本,尤其像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更是不计入成本核算之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从长远规划考虑。除此而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力度,在节水灌溉的技术应用方面,重点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2.1灌溉系统建设问题
        传统农业灌溉通常使用漫灌技术,尤其是在水稻等需水量较高的农作物栽培中,漫灌技术成为了最为核心的灌溉技术之一。该项技术的使用过程,一方面用水量过大,在灌溉过程中用水需求较大,会大幅提高供水量,另一方面土壤的存水质量也无法得到全面性的保障,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一些存水质量较低的土地需要全时段向其中供水,除了无法确保农田中始终存在足量的水资源,也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农田的需水量进一步提高,无法达到节水目的。
        2.2喷灌技术喷灌技术
        适用于绝大多数农田,其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目的。作为当前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该技术机械化程度较高,喷出的水流细腻且流速均匀[3],不仅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大大降低农作物死亡概率,保证农作物获得充分的水分滋润,并且节水效果较好,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当然,喷灌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成本较高,电力消耗巨大,并且其灌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自然风,若风力较大,灌溉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工作不到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作为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表征指标,其关系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正常进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是该指标的重要内容,而直接进行流量测量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其测量技术较复杂、成本投入较多,使其测量过程难以持续进行,从而导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在2016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中对部分灌区进行了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我们发现通过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以解决灌区没有量水设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直接量测流量价格贵、难以连续等问题。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制定仍需要不断完善,其拟合优度也需要有所提升。


        2.4缺乏专业管理培训人员
        因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田水利中的灌溉技术还在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技术,所以这方面的专家数量不多,管理人才也是少之又少。且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高校灌溉行业,导致这方面的岗位缺失,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同时,农民作为灌溉技术应用的主体,没有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其在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上都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只有提高了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才能在生产用水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节约用水。这些岗位人员的缺失都是硬性条件,是造成当下灌溉技术缺失的关键因素[5]。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节水灌溉设备及灌溉渠道等经过长时间使用会出现一定的磨损甚至老化,因此需要定期维护,减缓设备老化过程,延长设备与渠道的使用寿命。另外,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对各类设施产生破坏,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持续的雷雨天气等,都会使灌溉设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灌溉效率。所以,要定期对各个设备进行检查,做到及时维护。同时,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并招纳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和设备维护管理[4]。
        3.2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不断引进新设备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不断引进新技术,促进工程的正常开展:①地下滴灌技术。地埋式滴灌系统主要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流出,深入到附近土壤上,再借助毛细管作用将水分扩散至整个根层以供作物吸收。目前,在我国新疆博乐地区、塔城地区等已推广10万亩棉花滴灌,广西南宁推广3万亩甘蔗滴灌等,经过5—8年运行之后,发现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堵塞能力,投资效益明显,且每年正以30万亩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如广西甘蔗亩产量已提高近一倍,品质也得到了提升。②渠道防渗漏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混凝土铺在农田水渠上,以达到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目的。③步行式灌溉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田车辆来实现,其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成本投入较少,且水资源节省效果明显。不仅如此,该工程也要重视先进设备的引入工作,有效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3]。
        3.3加大投资力度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就目前而言,从长远角度考虑,要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落实到位,为了节约水资源,要加大投资力度。也可以结合多种投资方式,如政府投资、企业助力、个人捐款等。从多方面了解节约水资源的投资需求,并将老旧的设备改造维修,引进新的人才和工艺。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增加资金奖励政策,激励人们投身到水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运转节水灌溉模式,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推进农业的长远发展[2]。
        结束语
        目前,从我国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案例分析来看,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完美契合,在节约建筑资源的基础上,还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改善了传统建筑模式中的许多技术缺陷。虽然两种高难度施工技术综合使用为整体施工过程带来一些问题与困难,但只要针对每个问题的成因进行正确分析,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找出相对应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相信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在未来能够更加广泛应用到我国建筑行业中[1]。
        参考文献:
        [1]陈勇.房屋建筑水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20,27(09):138+142.
        [2]葛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2020,27(09):215+233.
        [3]纪皖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安徽建筑,2020,27(09):218-219+248.
        [4]张韵,邰立斌,李成发.基于BIM与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研究[J].浙江建筑,2020,37(04):70-74.
        [5]王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8):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