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园园林的设计施工与园林维护内循环 杨索列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索列
[导读] 摘要:在当前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休闲和放松。
        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  430000
        摘要:在当前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休闲和放松。花园园林是城市人们接近自然最合适的方式,近年来在很多城市中花园园林都取得了较多的建设。在花园园林设计施工当中,应注重美观、实用、经济等要素,不仅要考虑到花园园林的自然美丽和生机盎然,对其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也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园林维护;内循环;分析
        引言
        在开展花园园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园林设计施工与维护内循环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文章主要在分析花园园林维护内循环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花园园林设计施工与园林维护内循环相关问题与举措予以了简单分析。
        1探索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调研国内和国外的园林设计和施工,无论是古代的园林还是现代的园林设计,涉及园林内循环的文献和著作很少。本文试图探索的命题是,经济、实用、美观这个三要素无论是建筑和景观花园都是一脉相承的。如何使美丽而实用的景观花园保持其生机盎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否在景观花园的平面设计和功能分区中,设计出一块可以自己循环堆肥就地化解整个花园的树枝、树叶、杂草。专门的大循环堆肥区成为一个花园的组成部分,这个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以运用于无论中国哲学思想设计的中国园林或者西方哲学思想指导设计的西式园林或西式别墅。
        2花园园林维护内循环的意义
        在花园园林建设中,园林维护内循环十分重要,对于园林的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至关重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已经认识到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花园园林设计施工中,也要注重维护生态环境。花园园林中自然生长的树叶和树枝、草坪修剪的杂草等,都会影响园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园林中,运送这些垃圾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此,花园园林维护内循环能够将这些自然垃圾就地粉碎堆肥,可循环利用,并节省垃圾运送的成本。这在花园园林设计中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甚至与一些西方哲学思想也不谋而合。在实际操作中,设计艺术、设计技术等都没有难度,但需要考虑将环保的概念融入园林设计,将园林景观维护自然生长,建立内循环堆肥分解系统,这对于现代花园园林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指导花园园林的内循环设计
        哲学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精华,也是探索和研究人类发展的智慧。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思想,都是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同步发展。虽然哲学的研究属于理论性的研究,但是理论往往能够反过来指导具体实践。因此,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也离不开哲学思想对它的指导和影响。从中国古典园林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哲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情景交融、以小见大、曲径通幽,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和谐相处,顺其自然,依山傍水而筑。如果是花园设计,通常以家庭为中心而运用建筑包围庭园,从而形成一种外部空间为中心的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如传统的北方四合院等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学说中的“道法自然”“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系统地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中国本土哲学观。老子哲学观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思想根基,使得中华思想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老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当今西方提倡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环保理念,完全的适应与契合。老子认为,人类缘于自然并和谐统一于自然,并且必须在自然所赋予的条件下才能生存;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人类的文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而是应当尊重自然,遵循规律。老子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西方现代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探索从细部处着手,花园园林营建无论其面积大小,都建议尽可能创造条件,设计划分一个功能分区(堆肥分解区),使得景观区内产生的园林垃圾具有内循环和分级循环的功能。正如原始森林的生态平衡一样的。
        同时这也符合中国哲学上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大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理念。把堆肥分解区作为未来的花园园林甚至其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必须的功能分区,这是现代园林设计的进步。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物理行为,但其哲学意义和生态理念却十分重大。如何把堆肥区设计成为一个景观区域或者说一个景观的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更新和现代技术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难题。甚至还可以把堆肥分区作为一个科普教育的实验基地。让人们在享受景观的同时,也了解到花园内循环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才能达到更环保的目标,以及理解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保护的意义,这正是中国古人所理解的“道法自然”之精髓。
        4花园园林循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世界快速发展,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花园园林景观建设都是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花园园林循环设计有四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分别是:经验问题、形式问题、预测问题和选择问题。
        4.1关于设计经验的问题
        设计经验是随着接触景观项目的增多设计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成熟,进而使设计的园林景观项目在美观、经济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生态和完善。
        4.2形式问题
        中式园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式古园林的设计多是情景交融,建筑融于景,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中式园林的无形中有形的园林意向设计不同,西方的园林设计遵循的是西方理性的哲学思想,其园林形式多是规整、对称等有着完美的结构形式。
        4.3预测问题
        对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向,依据园林建设经验和社会发展对自然的需求来进行预测。第四,选择的问题。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究竟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和形式的美观,还是应该保持园林植被的生态性能不被破坏比较重要,或者能够将两者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生态美观,合理可持续的花园园林。
        5花园园林循环设计注意要点
        在开展花园园林循环设计的过程中,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坚持绿色园林与循环设计的理念,以便于尽可能的减少园林工程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及内循环工程的影响;其次要注重环境分析与设计施工的契合统一,以便于设计施工整个过程当中能够尽可能的维护既存生态系统原始自然状态,并始终贯彻内循环,通过合理的人工实践去创造良好的园林循环系统;最后应强化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深层次应用,不断引进各种新技术,从而加大生物能源、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力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内循环性能,还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其建设及运行成本。
        结束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在花园园林的设计施工中,对于景观分区的设计与规划,应尽可能建立独立的功能分区,即堆肥分解区,提升花园园林自我维护内循环能力,从而实现花园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这些思想加以分析,基于哲学思潮的发展,逐步提升花园远离设计施工与园林维护内循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设计当中进行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提升花园园林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进而使花园园林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娟,樊浩,董骐瑞,吴佳玲.关于打造城市生态墓园园林化的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05):211-212.
        [2]刘怡斐.北京恭王府萃锦园园林艺术设计美学初探[D].天津美术学院,2016.
        [3]吴厚泉.创建具有香樟文化特色产业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16(03):49-51.
        [4]任艳敏.基于传统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以成都易园园林设计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69.
        [5]王玉娇,李静.世博园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7):4070-4071+4075.
        [6]李慧勇.现代城市墓园园林化的探索与实践——以临清市龙围山墓园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5):2854-2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