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2619880920XXXX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导致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被侵占,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居民对城市居住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城市园林作为居民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要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结合园林景观所处的不同区域环境、气候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仅能使园林绿地成为具有灵性的艺术空间,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植物配置;控制措施
1导言
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都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内容。开展城市绿化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构建美好、绿色的生活环境,也就是创造出更高的生态效益。所以,在园林绿地的绿化过程中,坚持生物发展的多样化原则,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原有的乡土物种,营造出一个适合生存发展的生物群落。除此之外,也要做好植物配置的工作,引入科学理念,将其效用最大化,进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园林绿化中的园林植物配置准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在开始阶段进行城市绿化时,第一个目的是提升城市美感和整体观感,之后还可以通过城市绿化的方式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通过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还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绿化的魅力。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重视城市之间的差异,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使用的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根据季节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植物配置,例如在根据文化设计植物类型、根据季节特点布置植物。在具体配置方面来讲,进行过程中涉及学科和技术类型较多,所以需要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保障配置工作具有实际性和协调性,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将美化城市的价值发挥出来。
2.2凸显地区特色
第一,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确保将环境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在配置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该与地区具体环境状况相结合,从整体上保证其美感实现提升。由于各地区在人文历史、环境气候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园林植物配置中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园林的做法,应该考虑区域特点使用适当的植物。这样植物才能适应当地水土环境,达到健康生长的目的,也有效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第二,对园林植物配置来说,也要与生态学、生物学等结合起来,将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协调好,这样才能将地区特色真正凸显出来。
2.3要遵守可持续发展
园林绿植配置的第二原则就是要遵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企业和工厂的成立。而这些产业的出现都加大了环境的污染,严重伤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绿植配置一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态效益,从而可以加快整个城市的发展。
3园林绿化中的园林植物配置
3.1遵循美学原理
在进行城市绿化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展科学性植物配置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美感。首先要结合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地理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等,从而使栽种植物的实用价值最大程度体现。设计者需要考虑审美方面的真实需求,要将景观固有的自然特性和审美情绪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来,通过分析不同植物的特点,来确定适合栽种的方式,从而体现出植物固有的自然美感。可以将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形成较为熟悉的图案,强化园林景观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植物组合排列的方式来提高园林形象,也可以显示出园林景观的文化主题。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审美观念严格把控,利用多种植物组合方式来起到传承城市文化的目的。
3.2各季节植物配置策略分析
3.2.1春季园林植物配置策略
第一,要采取分层设置的方法。应该结合园林植物开花规律,从植物花期出发实行分层配置的措施,保证景观多样性实现提升,这样植物绽放花期的持续性才能增加。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植物花期时间进行分层配置,如种植月季能够提升空气净化效果,通过增加月季种植数量,可以有效美化园林环境。此外,还要应该结合植物不同的花期采取分层配置的方法,由于植物颜色与叶子形状不一样,分层配置能够保证园林绿化效果的提升,为人们提供适宜的观赏氛围。第二,要采取混合配置的方法。园林绿化中应该从植物生长特点出发,保证移植的科学性,这样才能提高植物成活率,从整体上提升园林绿化效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应考虑有着较强的花期与鲜艳的色彩的植物,选择混合配置的措施,这样才能为园林增添更多生机,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大幅度提升。
3.2.2夏季植物配置对湿度与温度的掌握
夏季是一个炎热多雨的季节,而我国地域辽阔,地域差异极为明显,但是高温是各个地区最普遍的夏季的特色。对于降雨量而言,南方普遍多雨,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因此,我国各个城市夏季的绿化也是困难重重。因为相关的绿化设计人员要考虑温度和湿度,还要根据当地特色的雨季来安排合理的绿植。只有这样,才能将绿植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够实现城市绿植绿化的意义。
3.2.3秋季植物强调保持美感
秋天是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伴随秋风绝大部分绿植叶片掉落到地面,一旦掉落的面积过于庞大,植物将会形成错乱的感觉,最终影响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所以,根据秋季这个季节的特色,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合理选择植物,多选取不易凋零并呈现美感的植物,例如在秋季会变成橘色的枫叶,可以增加秋季城市的美感,提升城市的绿化效果。不仅如此,对于秋季的绿植搭配而言,一定要考虑整体性和差异性,选择更加符合要求的绿植,提升整个城市的美化环境。
3.2.4冬季植物应重在抗寒抗冻
冬季由于温度较低,导致了绿植成活率低。在这个季节里,大部分植被都会凋零,从而降低整体的美感。尽管如此,还是存在少量植被符合这个季节的特点,这些植被耐寒耐冻耐风寒,因此可以配置在冬季的城市中,一般都会选择梅花和松柏等绿植,从而可以增加冬季城市的美感,为城市带来一点生机。
3.3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提高植物功效
第一,可以采用植物中的具有生态特性的因子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这样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居处起到了除尘的效果,给人们提供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第二,园林绿化时,根据不同地形选择不同植物使植物在园林中,可以得到合理分配和布局。这样不仅有助于光合作用,还能很好地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在工厂四周建设出相应的园林对环境进行绿化,那么选购植物时应选择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品种。这样不仅有利于净化工厂周围的空气,也减少了工厂周围的土壤污染。第三,在前两个方面都可以做好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地形选出相应的树种或者相应形态的植物,不仅能够做到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园林整体的外观视觉效果,加上树种在生长时的各个姿态,使得园林更加美化。当然还应该更注重实用性,选择各种类型的树种,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展示出不同层次的植被。
4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而作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园林绿化,在美化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及改善城市小气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一定要进行优化配置,才能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5);58-59.
[2]仲娴.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4);213-214.
[3]邓晓梅,李志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北京农业,2014(2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