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潘贵玲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山东沂蒙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混凝土是桥梁施工的主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尤为重要。目前,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蜂窝、麻面、裂缝、棱角损坏、表面不平整等多种质量通病。只有深入了解这些病害的成因,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1.1混凝土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规范。混凝土性能如下: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配合比设计不结合实际情况,或材料消耗计算不准确,导致混凝土配合比中砂浆比例较低,石料比例较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搅拌不严格未按规定标准进行,造成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下料不分层,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造成漏振、过振问题;模板间隙处理不合理,间隙不严格堵塞,导致水泥浆从缝隙中流出,在基础、柱、墙根部施工完成后,养护时间及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浇筑上部混凝土。蜂窝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由于砂浆少、石子多,导致局部酥松,从而形成蜂窝状的窟窿;麻面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由于缺浆而导致麻点、小凹坑出现,表面较为粗糙,但是没有钢筋漏出。导致混凝土麻面问题的原因包括:在模板施工之前,没有清理、冲刷干净模板表面的水泥砂浆等杂物,导致模板表面不平整;拆模时,由于模板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也受到破坏;在模板拼装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拼装缝隙,导致水泥砂浆从局部流出;在进行模板隔离剂的涂刷时,涂刷不够均匀,构件表面局部漏刷,导致模板和混凝土表面产生粘结;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时间不够,没有完全排出气泡,这些气泡在模板上停留,从而导致麻点出现。露筋问题指的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的局部裸露。导致露筋问题的原因包括:在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没有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放置太少、保护层发生移动,导致钢筋紧贴模板发生露出现象;没有根据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进行钢筋布置,钢筋密度过大,导致石子在钢筋上卡住,水泥砂浆灌筑不充分;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合理,出现离析现象,接近模板的位置发生漏浆、缺浆问题等。此外,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水泥水化热过大、温度控制不合理、混凝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等。
        1.2桩基施工质量通病问题
        对于桥梁工程来说,桩基础施工不同于其他工程施工,其大部分施工工作都是在水中完成的,这无疑增加了桩基施工的难度。在桥梁桩基的实际施工中,经常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更常见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做好钢筋骨架的检查工作,因为在施工中如果钢筋骨架上升,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其二,塌孔问题。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塌孔问题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并且该问题发生前一般还会出现一些预兆,如孔口冒泡等。但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发生相应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进行塌孔问题的解决,避免影响到施工质量。其三,端庄或夹层断桩问题。该问题主要是由于桩身混凝土在某部位严重变质或者是不连续,从而导致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引起的质量通病问题。
        1.3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主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混凝土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将无法有效保证桥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已成为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超标等;混凝土质量通病也反映在外观上,包括蜂窝、麻面、露筋、空洞等。
        2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操作重点
        2.1桥梁结构构造裂缝问题的防治重点
        桥梁结构质量工程施工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建设内容,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重点防治工作。其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开展制作施工时,对于混凝土材料一定要进行慎重选择,根据实际工程建设需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其二,强化混凝土材料配比。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水热化性能更好的水泥材料,同时,适当增加外加剂的掺量,使混凝土科学设计,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三是控制工程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落实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加强施工工程监理,及时发现现场施工问题,进行有效管理,优化工程施工工艺,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意识,优化施工质量,预防施工问题。
        2.2桩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操作重点
        桩基础施工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内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重点防治工作。其一,钢筋故障施工重点。开展钢筋骨架施工,施工开展前做好钢筋骨架的安防与监察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度。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在适当的速度下开展相应的施工操作,并且当实施较为接近钢筋骨架底口位置的浇筑施工操作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对浇筑速度的控制,保障钢筋骨架底口与导管能够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二,塌孔问题施工控制重点措施。当发现塌孔迹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工具的选择应遵循规章制度,合理选择。塌孔后,要准确找出问题所在,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三,对于断桩问题,要注意有效的防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按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应的操作,合理安排浇筑时间,进一步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
        3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防治措施
        3.1表面不平整的处理
        对于表面不平整问题的处理同样需要从混凝土施工工艺入手,保证每一个步骤科学合理是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的关键。除此之外,可以采取分层下料的方式来避免产生空洞。在下料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全程进行监督,保证一旦出现漏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停止下料,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的蜂窝较小,可以通过缝隙填补的方式对蜂窝部位进行填补;如果蜂窝较大,则需要对损坏部位重新浇筑填实。要提升桥梁工程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首先应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对每个步骤、环节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符合规范。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做好混凝土养护及后期验收工作。只有严格要求和管理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
        3.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完善工程施工技术,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切实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防止通病问题发生。在工程施工前,组织成立施工技术团队,分析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明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检查和管理,有施工技术队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检查和管理,重视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现场施工人员存在的施工技术错误,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3.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选择专业技术团队组建施工队伍,并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桥梁工程施工前,还可以对整个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培训教育,普及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明确具体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意识,避免出现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施工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调整施工安排,完善施工技术措施,全面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落实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技术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把质量控制落实到混凝土施工的各个方面,包括桥梁工程的选址、设计、材料选择和具体的施工维护。只有做到每一道细节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减少混凝土质量通病,确保桥梁工程建成后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推动国家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郁.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7(35):76.
        [2]樊立军.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20):113.
        [3]赵石海.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9(15):185.
        [4]谭天水.对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25):224.
        [5]郝一川.道路桥梁工程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7(2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