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洪敏
徐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江苏徐州市 221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防水材料的应用是确保建筑防水质量的关键因素,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必然会对建筑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除了要采用防水性能好、质量可靠的防水材料,还要做好相关检测工作,在检测过程中必须做到认真、仔细,并严格遵守相关行业标准,以此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在不断地改进,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地使用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在保温设计、墙体结构设计以及防水设计中逐渐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在完善各个结构设计的同时,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的建筑工程。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筑工程的环境,只有不断地研究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利用全新绿色理念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才能让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1防水材料的阐述
我国属于建筑大国,建筑工程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过去土木质结构的建筑项目,在进行防渗防漏处理时,通常使用是防水性能相对出色的防水材料,例如油漆等。而在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以后,钢筋混凝土式结构成了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过去使用的防水材料很难再在当前发挥出显著的效果,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防水薄膜这种新型防水材料便随之诞生。由于时代在发生,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建筑质量,虽然防水薄膜等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发挥出了一定的防水性能,但其使用周期通常较短,而且性能也不够理想,所以研发新型防水材料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我国建筑工程防水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显著提升。
2筑防水材料的检测过程及影响因素
2.1检测过程
首先,明确检验对象。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用到的防水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只有在得到的结果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的投入应用。其次,材料检验。检验过程中,要考虑到人员、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并按要求对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第三,得出结论。在检测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得到的结果与最初的预期有所差别,这种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因,并再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2.2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对防水材料进行检测,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设备因素。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等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时,要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精度可靠,以尽量减少可能的误差,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建筑工程中常用防水材料的检测方法
3.1刚性防水材料的检测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防水材料的性能越来越突出,以水泥基渗透结晶为代表的刚性防水材料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建筑防水质量。在其实际应用中,材料与水会发生特定的反应,进而形成一种结晶体,将建筑缝隙、孔道等密实的填充起来,如此就确保了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目前,这类材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常常是以粉末状存在,实际应用中将其与水进行适当的混合,并涂抹在混凝土的表面,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控制涂层的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它是通过在混凝土的内部添加粉末,以起到相应的防水效果。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需要进行抗渗、抗压的试验。
3.2柔性防水材料的检测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检测。检测过程中,需选择一批类型、大小等相同的材料进行对照检验,首先是对材料的厚度、外观等基本情况进行检查,接着从合格的材料中抽样进行其他性能方面的检验。拉伸试验,应选择两组材料,以选定好的试验参数进行拉伸,直至断裂。在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在试验机夹具中滑移超过极限值的试件,应将所得结果去掉,再次进行测试。此外,得到的结果应是多次试验的平均值。在开始试验之前,应在设定的温、湿度环境下放置20h,按标准对材料的不透水性进行检验,在规定水压中保持半小时。如果最终表现为不透水,则代表合格。耐热性检验,则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检测涂盖层的位移,位移超过2 mm则代表不合格。
4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
4.1新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
通用型GS以及柔韧型JS两类防水材料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相对广泛,这两种新型防水材料和其他防水材料相比,有着更为出色的应用效果。通用型的GS防水材料为双组分,其最大的优势即具有双重防水的效果;而柔韧型的JS防水材料则是根据一定比例的调配所制造的双组分,通过强韧塑胶来改变聚合型防水材料的性质。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其不管位于室内还是室外,采用新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都极为合适,而且这类防水材料还能够在地面和砖石材质的墙面结构中发挥出防水效果,所以可以把这种防水材料应用在地面或者是墙面等位置。在建筑工程中对新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应用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先搅拌防水材料,完成搅拌工作之后再涂刷,当结束涂刷工作之后再进行养护,在结束养护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从而防止漏刷问题的出现。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对涂刷环节给予重视,确保两次涂刷间隔时间的合理性,同时还应当确定涂刷的具体厚度,避免出现涂刷不均匀,影响整体的美观。
4.2卫生间与地下室防水材料的应用
建筑内部的卫生间与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整个防水施工程序中的关键部分,目前一般都使用柔性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施工来确保防水性能,采用钢性防水层施工的过程中可通过整体现浇式结构层的应用,从而增强该位置的防水层水平,或者是采用涂擦水泥素浆来提升基层及防水层的融合水平。另一方面,柔性防水层施工主要适用于卷材铺贴的施工模式,铺贴施工模式一般分为平行屋脊铺贴与垂直屋脊这两种不同的铺贴方法,常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等手法,如何选择适用的铺贴法则可灵活根据屋面的实际坡度来选择,在完成该位置的防水作业之后,还要进行24h不间断的蓄水试验工作,进一步保证防水层的质量,最终充分地体现出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实际效果。
4.3屋面
屋面防水对建筑质量有关键性的影响,屋面长期受阳光、雨水等侵蚀,且随着温度在不同季节天气下的变化,屋面材料会出现不受控制的伸缩、变形。为此,在进行屋面防水时,选择防水材料一定要具有耐老化、耐伸缩等特性,且有一定的延展性,才能确保屋面有着良好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只有对防水涂料进行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才能够真正的保障防水涂料的有效性。因此,检测单位应当客观、公正并且严格按照各项规定的试验规范规程来对送检的防水涂料进行科学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做出保障,进一步为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魏晨明.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种类及其技术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 (6):115-116.
[2]杜磊,王国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 (13):41-42.
[3]马帮立.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8, (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