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装表接电技术是电网系统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对装表接电技术做进一步的完善,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智能供电的技术含量。现阶段的装表接电过程在供电流程、用户电表的易损程度、对于窃电行为的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电力系统需要对装表接电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做进一步完善,以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装表接电;窃电行为
引言
装表接电作为我国电网运维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用户用电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装表接电作业问题频发,例如装表接电效率低下、接线错误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对装表接电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装表接电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电网中的装表接电技术
智能电表的研发为电网系统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设备支持,智能电表可以应用于对用电量的分时计算,提高了电网系统的管理程度,并且还可以为电能用户开展用电保护,防止了窃电行为的发生。在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电能表可以有效收集电流数据,实现数据记录、电量提示、预警短路、自动断电等功能,并且远程自动化抄表,电力用户线上自助缴费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抄表工作的干扰。智能电表的装表接电技术在提高装表接电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规范了用电环节,让窃电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基于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让电力系统用户客户端的电能设备得到了更新,便于用户查看,完善了关于用户用电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用户用电环节,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程度。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故障分析处理、电网负荷的分析预测、促进智能用电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在电力用户端,提高了用电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促进了电能输送的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用户体验也为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创造了良好的口碑,有助于电力企业的供电设备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电力企业的良性循环。
2装表接电工作存在的问题
(1)装表接电工作效率低下。受设计方案、人员知识水平、操作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装表接电工作效率低下。从设计方案而言,装表接电作业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现象严重,尤其是设计线路与原线路冲突、装表接电方案过于复杂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需引起重视。(2)接线不符合安全标准。装表接电质量不达标、错接漏接问题频发等,均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如线路固定时出现两侧接线点不一一对应的问题,将直接导致接线错误,很容易造成接线盒、电表、互感器等装置烧毁,严重时甚至导致区域输配电中断;人员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带电检查,致使带电作业,非常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引发火灾。(3)偷电漏电情况时有发生。用户私接用电问题频发,这种行为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威胁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偷电漏电过程中,用户装表接电大多为带电作业,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往往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防护,很容易导致线路烧毁或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必须做好现场管理和控制工作,杜绝发生上述行为。
3智能电网背景下装表接电技术的改进方向
3.1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业务流程
装表接电现场控制时,应做好设计方案评估,根据作业环境、原线路情况等分析装表接电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明确接线要点、技术参数等,对严格控制主线路间距、配电线路间距等;做好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按照装表接电技术标准开展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业务人员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作业任务,最大限度降低装表接电中的作业风险;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考核,检查其业务水平、安全意识等是否满足装表接电作业需求,对不达标人员应进行二次培训等。除此之外,在现场控制过程中还需优化业务流程,按照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断调整装表接电流程,从根本上提升装表接电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在电表安装时,可选择同样的安装点、安装方式,以便于后续管理维修;接线完成后,现场检测时除人工检查外,还需带点测试,对三相线电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接线异常等。
3.2及时检查多功能口
作为智能电表的常用接口,多功能口在电表接电技术中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而且由于其是连接端口,若多功能口出现运转不良的情况,会影响整个智能电表的运作,造成智能电表的相应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效能。因此对于多功能口的检查工作就成为电力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对于相关设备的检查工作是智能电网背景下电表接电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智能电表的多功能口出现故障时,供电企业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尽快排除问题,恢复其功能。开始时,要检查多功能口附近的线路焊接是否完好,是否有脱焊现象,若存在脱焊现象就要再次焊接相应线路。之后再观察螺丝的松紧情况,若出现螺丝松动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若智能电表出现计时误差的情况时,需要检查智能电能表的时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对一部分故障做到排除。
3.3借助智能平台,实现全面监测
装表接电过程中为避免发生偷电漏电行为,可以借助智能检测装置实施对应检查。如固化电表的测量模式,并增加电能计量次数,使智能电表能够快速检测异常用电量,将数据及时采集、传输到系统中,降低用户偷电漏电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智能监测平台的构建力度,在远程自动化终端、数据库等基础上对比分析历史数据和电表数据,以此快速查找异常用电情况,配合GPRS技术快速定位,准确判断用户偷电漏电点,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3.4优化计量改造
电力企业应优化对电表计量设备的改造作业,并根据实际的用电情况,定期更换计量设备。在此期间,应充分发挥防窃电功能的作用,将无此类功能装置的用户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还需合理加装相应的计量设备,定期检查电表以及相关构建的使用性能,确保其稳定安全运作,有助于提高计量工作的有效性、精准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装表接电技术需要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完善,以促进行业优化工作效率,保证装表工作安全进行。因此,电网单位要在了解智能电网背景下装表接电技术的基础上,对其熟练运用,努力克服装表接电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保证智能电表为方便当今时代人民生活做出相应贡献,推动电网领域智能化、自动化的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2019(24):92-93+95.
[2]凌晃照.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及防窃电管理探究[J].营销界,2019(51):89+149.
[3]何基顺.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控制策略探究[J].营销界,2019(51):113+144.
[4]孙超.浅析装表接电中的隐患问题及处理经验[J].农家参谋,2019(23):138.
[5]张钊.面向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