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渝、许冠亚、笪涛、陈泽
国网镇江供电公司 镇江 212000
摘要: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农村用电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2019年国家对农村电网的建设投资了1590亿元,预计2020年仍将以4000亿以上的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促使配电网络系统高效运行,使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实现低投入、高收入的经营效果。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农村智能电网;应用要点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注重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可实现对这类电网配电生产过程的严格把控,确保农村智能电网配电状况良好性,优化其生产计划实施中的控制方式。因此,需要给予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提升智能电网在农村地区的潜在应用价值。
1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意义
1.1提高农村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对电网运行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供电过程更为可靠与安全,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传统农村电网建设架构较为落后,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无法自动对故障位置形成隔离或修复,且不能够精准判断出故障点的具体位置,经常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另外其检修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迅速恢复供电,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加强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可帮助电网系统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动修复故障恢复供电,使得供电更加可靠。
1.2对电网电压形成有效监管
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运行中各个环节的终端设备上安装实时监控与报警设施,可为电力中心提供电力配送中的电压输送数据,并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可安装调节变压器或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等设施,实现系统自动调整电力输送数量,从而使得输送电缆中的电压保持稳定,确保用户端接收的电压在合理范围之内,可有效降低电压不稳定造成的电缆输送故障或用户电器损坏。
1.3提高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电力系统建立起用户用电信息化平台,为用户的用电申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电费查询与缴纳的自动化处理效率。除此之外,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为用户提供停电批示信息,为客户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以制定应对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用电满意度。
2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要点
2.1完善自动化终端建设
自动化终端是进行电力信息和用户信息收集和记录的基础,完善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建设,不仅可以快速的对用户信息和用电信息进行收集,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及时了解农村用户对于用电的需求,从而及时对用电分配进行调整。因此,建设和改造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是保证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顺利进行的关键,国家和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于自动化终端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使得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信息收集。
2.2升级主站系统
升级主站系统就是对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在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农村人民对于用电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为农村人民进行用电服务。首先,可以对自动化系统中的服务器和工作站进行升级,保证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
其次,对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监控系统进行升级,保证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农村用电进行实时监督,降低农村用电过程中的危险性,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最后,可以对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提高软件的收集、管理和监控功能,消除农村用电不平均的现象,从而提高农村电力的使用效率。
2.3网络结构的优化
对智能电网进行具体建设以及运行期间,线路磨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一现象低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对系统网络机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进一步建设,同时针对电力系统当中的远程监控系统以及传输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存在较高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以计算机设备为依托,将其作为自动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最终促使配电系统得到全程监控,建立相应的数据远程传输体系,这样能够促使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快速并有效的向计算机设备当中输入,从而可以为电力企业中相应技术人员带来相对准确、可靠性较高的运行信息。
2.4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DA)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也是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此项应用能够大幅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当前电力企业建设智能电网时重点投入的环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主要由10kV馈线以及能够实现手动、自动真空断路的器柱智能设备组合设计而成。
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电网中的变电站、控制中心、自动化主站系统、输电管理系统、GIS定位系统等密不可分,在整个配电网络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够帮助整个配电网络中的各个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可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AI技术等,为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提供配合,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测过程中的系统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和自动修复等功能,精准定位故障范围,缩短停电的时长,一般能够实现10s-2min内完成故障处理,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5配网线路中的智能开关
农村配网系统的实际运行会比较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情况,可在配网系统中安装线路开关配置对线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从而为农村智能电网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农村配网中各分支线路极多,且配网线路相对较长,使得线路末端的故障电流值较小,而配网中的主保护与后备保护装置往往没有办法符合此要求的灵敏度,达到及时阻断配网故障的作用,使得配网线路的保护工作缺乏可靠性。
因此我们可以安装智能开关的方式将开关装置配置于配电网中的分支线路上,从而有效切断故障点的电流运输。配电网智能开关的设置应以系统运行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并遵循着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为保障配网线路运行的安全,可将配网进行分段处理,一般可将10kV配网线路分为3~4段,然后对应的安装断路器、负荷开关或刀闸,若安装刀闸则需要对其安装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建议选择负荷开关,此种方式能够在配网线路超负荷时自动断开,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6配网继电保护的完善
继电保护是继电器通过判断电力系统中的电气元件故障,而发生跳闸或报警的电网自动保护装置,此装置能够实现对电网中机器设备的保护与修复。当前我国各地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得到了大力的研发,很多配电网中的变电站也实现了WAMS同步相量检测单元的安装,实现配网广域保护,确保继电保护的信息数据同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一方面可以消除农村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威胁,提高农村用电应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对于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加大对于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亚栋.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197.
[2]武志刚.浅析变电站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188.
[3]孟祥柱.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初探[J].通讯世界,2016(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