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垒
中恒德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生活质量中,居住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是影响居民日常起居的元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速度随之增快,这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理性追求和社会民生不断提高的基础保障。建筑工程行业造价的动态管理和相应的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两个要素。作为实际从业者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管理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能够得到真正体现。在具体的业务开展中,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推进不仅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由于同行竞争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因此不能忽视其重要性。笔者试图结合市场背景,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现状和问题,结合业界的理论,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而给建筑工程领域整体经营管理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步伐也不断完善,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建设期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仍不成熟,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推动市政项目的有序发展通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管理者可以更加全面和及时地了解工程实际进展,以及项目实际费用使用情况,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可以作出相应调整,达到科学合理掌控施工进度及成本的目的。
1相关概念
结合笔者的实际从业积累来看,为了促使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得到有效地开展,必须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规划,将造价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既是其顺利施工和竣工的前提,也是其整体建筑工作成本降低的重要方法,提高经济效益的因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新时期有三个特点,分别是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开展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知识做配合,此外还需要有大量的与之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环境来做好支撑。此外,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也必须遵守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文件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业务是合规、合理、合法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理论角度指的是建筑工程中各项活动都必须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的战略层面做出造价工作后,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相一致,保证其属性的同时使得管理和控制的质量指标能够真正满足实际的业务需求。造价一般指的是建筑工程整体费用的成本,包括从最初地质勘探以及后面的正式施工的所有成本。工程造价工作会涉及到很多的其他因素,比如分包商因素、总承包商因素、设计单位因素等,这些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落实中会有很多的变动,动态管理和控制就是为了稳定这类变动因素,使得这些变动因素对于整体的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与传统的控制模式相比较,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可以更好地就实际发生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模式转换,也可以最快速度地作出相应的响应,使得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靠因素变得相对确定、相对稳定、相对可靠,也可以加速整体的进程,掌控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2.1造价体制中存有漏洞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中,因为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所以在执行制度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如:工程管理的定额内容是有自己的标准在其中的,不同省市的定额内容需要由省定额部对其践行制订工作,才能在后续的工程中按照相关制订来执行。但由于一些投资内容没有按照省地执行的标准进行,而国家与省地的定额标准又存在差异性,所以执行相关工作内容中,很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实施。
2.2工程定额与信息价滞后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工程定额。纵观当前状况,建筑工程定额已经逐步向市场指导性转变,因此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将直接改变工程定额。通常而言,建筑工程定额存在特定的期限,通常为4-5年,与之相矛盾的是建筑市场的环境复杂性,人工、材料等各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定额具有滞后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工程造价管理时则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2.3预算方式传统守旧
概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技术,实施上,在最初概预算编制工作就被提出并落实应用过程中,概预算编制工作发挥出的增益效果是非常显著和巨大的,但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概预算编制工作上出现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概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实施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预算结果准确性不高。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需求,很多新的建筑技术得以衍生,与之相对的是建材种类与功能的多样化,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这诸多的动态变化中,显然沿用传统的概预算编制理念与方法是难以满足时代与市场发展需求的,甚至无法满足当下大背景形式。
2.4设计文件深度不够
如果建筑工程工期紧张,设计时间被压缩,可能项目的可行性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开展,甚至边设计边施工,这样容易造成设计深度不够,后期发生工程变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导致工程造价不易控制,使得相应的施工概预算失去其指导作用。同时,如果工程造价人员对市政项目的施工过程及施工技术不了解,不仅难以对工程量进行正确的控制,对工程项目也无法按实估价进行施工等,这都会对设计概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措施
3.1开拓并尝试新概预算方式
首先要让建筑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传统概预算编制方式难以应对当前工程造价问题。在这里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的优势,拓展概预算编制技术的获取途径,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概预算编制技术。另外为新概预算编制技术提供实践应用平台,为了避免疏于对新概预算技术的精准掌握,可以在工程中造价较低的环节实施新概预算编制技术,一方面即便预算出错,损失完全在止损范围之内,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面去弥补,另一方面让能对新概预算技术的可行性有一个较好的验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
3.2设计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段,要对造价工作进行不断延伸与处理,想要更好的对社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控制,需要对设计阶段项目投资的价值与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在该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编制设计工作方案,并确保实际工程的进度与安全性需求。
并在处理过程中,还应对建设项目成本实施投资限额的控制,可通过最少的施工成本配置设计机构相应的协调力,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从而满足节约成本的目的,为设计准备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图纸有关文件设计过程中,需要开展有关项目活动,并对及进行实时跟踪,还应确定施工检查工作是否是依照设计文件所开展进行,要快读查找使用不足,并提出设计变更的基本需求,从而预防拆迁工作完工后出现返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成本。此外工程造价师还应对有关内容进行限额控制,并监督各项环节,解决造价浪费的问题,使得工程造价成本处于良好和稳定的状态。因此,还应对各环节实施状况及材料应用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施工企业获取更加的经济效益。
3.3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
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引起设计变更问题,进而就会引起工程造价的改变,对造价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的混乱,因此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在遇到设计变更情况时,需要先对其必要性进行确认,对于非必要的变更,应该继续按照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减少工程审计的麻烦,降低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其次,对于必须采取的设计变更,需要将变更前后的工程情况记录清楚,控制变更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提高变更后审计的准确性,从而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3.4建设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在建筑过程中,虽然工程的内容充满的复杂性,但只要做好工程造价评估工作,可以有效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改善造价涉及内容过于复杂的问题。如,建筑工程开始前要对各项技术工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管工作,对工人进行严格技能培训,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发送,这样才能免遭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从总体提升施工进度。在工程中,需要对工程内容进行全面的造价管理工作,制订科学有效地监管制度。当然,这些内容紧靠一个工作人员是无法执行的,无法起到有效地管理效果。应是不同部门间相互合作,勤沟通,共努力,彼此做好工作工作职责的内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才能对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建筑工程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3.5调节项目相关因素,降低对项目主体利益的影响
建筑工程作为施工内容多周期长的大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可控制元素。在利用造价动态管控工作对所有不确定因素进行管理和预防,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难度。而为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更多的施工成本,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要对造价增加,施工安全问题、进度拖延等因素进行把控和调整,以减低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比如,在确定施工方案后,开展各项利于施工的工作。但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作出调整,要求施工单位依照法律条例进行调整,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进度。在这种问题发生后,施工单位应依据工作的改变,与造价管控人员进行上报和协商,调整相关因素,在获得项目主体认可的情况下变更协议相关条款,进行对工作的及时的调整,以降低意外因素对项目影响至最低,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为项目主体赢得更多时间和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收益的提升。
3.6创建完善的造价动态控制模型
现阶段,BIM5D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具。首先,前期决策阶段,通过BIM5D技术能够以高效的方式完成造价数据的编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其次,设计阶段中采用BIM5D技术,充分考虑设计限额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出设计概算,形成适用于工程情况的施工图预算方案,总结施工偏差,为之创建可行的纠偏方案。最后,在实施阶段引入BIM5D技术,在其支持下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可以将管控范围覆盖至各施工环节中。此外,在前期设计预算限额的基础上,有助于各阶段工程管理工作,可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有效避免工程超额等问题,以便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3.7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7.1建立并健全工作制度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运用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完成之后,相关单位还应该要建立并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用来规范和约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首先,单位应该要形成一个单独的部门或者是引入独立的机构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该部门或者是机构应该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维护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对数据和资源进行发布和更新;其次,还应该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信息查询系统来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最后,对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参与的工作人员信息进行完善,比如说可以请款用于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限制工作内容和权限,设置部门处理投诉问题等。
3.7.2系统实际运行时妥善应用采集的信息
建设项目中使用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要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妥善应用,对造价相关的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其中包括采集施工单位资质、价格以及定额等信息,收集信息之后,还应该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用这些信息,比如说,当采集到造价相关的数据信息之后,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对材料供货方进行采购价格的直接咨询,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最新的市场材料价格等信息进行参考,从而择优选择最佳的材料供货企业。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由于造价管理具有复杂性,目前已普遍应用了全过程动态控制,因为此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浪费问题,而在发现浪费问题的同时也证明此环节的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问题,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质量得到了保证成本也得到了控制,对建筑企业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林.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J].山西建筑,2019,45(03):252-253.
[2]李冬存.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纳税,2019,13(09):263-264.
[3]刘小颖.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1):182.
[4]白伟.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0(2):49.
[5]邹贤文.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7(13):55-57.
[6]朱嘉,朱建新. 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02.
[7]朱禹丞 .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J]. 砖瓦世界,2020(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