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脑溢血,为生活保驾护航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5期   作者:周晓
[导读] 序言: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脑溢血即脑出血,
        周晓
        四川省阆中市中医医院 637400
        序言: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脑溢血即脑出血,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常常在活动过程中急性起病,其死亡率很高,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通过近些年的调查资料可以发现,脑溢血患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且发现,患者的发病年龄正在逐年下降。那么,脑溢血这么可怕,这么危险,我们在生活怎么做呢?让我们了解脑溢血,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脑溢血的定义和危害
        脑溢血指的是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因素引起脑内血管破裂致脑实质内出血,我们这里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出血,其中约70%发生在基底核的壳核及内囊,脑叶、脑干及小脑出血各占约10%,脑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症状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主要表现有:病灶对侧偏瘫,感觉障碍,凝视,偏盲,精神障碍,人格改变,意识改变,优势半球失语,脑干出血交叉瘫,病情多比较危重,常常很快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二、脑溢血的发病原因
        脑溢血的发病机制虽然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另外有动静脉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液性疾病、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1、高血压
        血压增高是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长期血管壁压力增高使脑动脉硬化,细小动脉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这时,病变动脉壁在血流冲击下向外膨出形成微动脉瘤,在血压急剧升高时这些病变血管可破裂出血,薄弱的纤维素样坏死动脉壁也易破裂出血,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大量吸烟饮酒、长期精神压力状态、熬夜、过度肥胖、高盐高脂饮食、胰岛素抵抗、年龄因素等。
        2、自身血管病变
        在众多血管病变中最为常见的还是脑动脉瘤,其次还有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出血多见于年轻人。脑血管畸形发育多为先天性的,不过也有部分群体是因为后天受到自身疾病影响或外力因素所导致血管畸形。此类患者的血管可能交叉发展,与我们正常人的血管的顺畅发育具有着较大的差异。另外,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烟雾病、血管炎等因素均引起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壁透明变性,在一定诱因下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3、酒精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对人都有饮酒习惯,其实饮酒也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因为酗酒影响脑血流速度加快,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如患者本身就具有高血压、血管狭窄等脑溢血的诱因,脑溢血的发病几率更高。
        三、如何预防脑溢血
        了解了脑溢血常见的发作原因,那么如何防治呢?针对不同的发作群体,我们应该采用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才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改善。只有了解不同群体的隐患因素,并进行有效防治才会具有明显的效果。那么,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我国脑溢血发病原因占比最高的原因,其高血压性脑溢血的发病群体占比高达50%。对此类患者,应该以控制饮食为主,高血压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如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因素、药物影响等。由于家族遗传和年龄此时患者的脑流血量会加速,增加急性脑溢血的发作风险因素是不可控因素,对于具有家庭遗传高血压和年龄较大的群体,在生活中应当时刻注意,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在生活中就严格把控。高血压患者应当在生活中坚决禁酒,并且控制钠盐、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这些都是患者高血压的危险性因素。应该多食粗粮,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西兰花,并在餐后可以适当食用香蕉、草莓等,香蕉、草莓内部含有较为丰富的钾元素,而钾可以抑制钠离子的血压上升。并在日常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定时检验血压,并做记录。
        2、自身血管疾病
        此类患者由于多为先天性的,我们无法有效的避免发生,那么在后天就应该有效干预。推广产前体检和产后体检,使得父母对新生儿可以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发现新生儿有血管疾病时,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就进行注意,指导患儿可以从小养成较为安全的习惯。在长大后也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如小儿发生癫痫等脑部疾病时也应进行相关检查。此类患者我们无法有效预防,即在生活中就要做到定期体检,比如头颅MRA或CTA、DSA等检查,如发现血管病变及时处理,从而减少脑溢血的几率。
        3、酒精中毒
        虽然中年群体常常因为应酬,不可避免会饮酒,那么在饮酒时就应该避免快速饮酒,并可在饮酒前食用葡萄等富含酒石酸的食物,并注意饮酒时不可快速饮酒,并辅助食用一些食物。可以避免的酒就避免。并在饮酒后可以食用香蕉、茶水等,以便快速解酒。注意酒后勿马上洗澡和睡觉。避免酒精中毒的根源还是减少饮酒量,在不得不饮酒后,我们也应当合理做好酒后处理,安全有效的将酒精浓度降低,并排出体外。
        四、总结
        脑溢血是我们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溢血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我们应当理性面对,了解脑溢血的发病原因和合理预防处理方案才会有效的避免脑溢血的发生,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