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应用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5期   作者:陆海艳
[导读] 目的:分析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恢复的影响。

        陆海艳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8

        【摘要】目的:分析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50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围手术期方式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住院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下床活动用时,促进患者康复,适用于临床护理方面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护理方式;术后恢复
        阑尾炎是因阑尾管腔堵塞、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阑尾炎性改变,其在外科中较为多见。青壮年为该疾病的多发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右下腹疼痛,临床多将阑尾切除以缓解患者疼痛。但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因人而异,若是对其展开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加快患者恢复,促进其康复。本研究从我院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50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其手术结束后的恢复影响,详细内容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50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5.13±4.15);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5.13±4.1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小病不可小视——《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解读》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1)中关于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参加本次实验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参加其他实验的患者;②内分泌、传染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的护理方式,为其进行基本生活方面的护理、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结束后按时服药等。
        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围手术期方式展开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手术开始前:①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在患者入院后按照医嘱补液、平衡体内水电解质,通过家属、患者了解其基本状况。②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文化水平以合适的方式为其普及疾病的基本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其建立信心,提高配合度。③心理疏导:患者在入院后,由于病情发展快速,且为其身体带来剧烈疼痛感,多数患者会产生害怕,恐慌心理不利于手术进行。护士应与患者沟通交流,明确其担忧,让其改变以往的错误思想,减少心理压力;(2)手术中:按照手术操作流程行常规消毒处理,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避免感染发生。为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注保护患者隐私。调整手术室温度,提高患适应度,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证其生命安全;(3)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叮嘱患者躺在床上休息调养,鼓励其在身体恢复良好的状况下下床做适量活动,从而避免肠粘连发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止痛剂缓解疼痛感,密切观察其切口的恢复状况。采取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降低发生率,促进其恢复。
1.4分析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状况。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资料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做数据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阑尾炎多是由于感染而引起,其致病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造成极大影响[3]。该疾病按照患病整个过程所花时间可分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且急性阑尾炎不受年龄限制,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临床多使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患者,手术方式虽疗效良好,但其是有创性方式,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术后并发症多会影响患者恢复,并使其产生痛苦。在手术结束后通过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缩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4]。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无法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针对患者手术开始前、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后分别展开适合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等多种方式,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住院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开始前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根据其特性为其制定合适的护理方式;为其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疾病不在盲目,能够建立自信心,提高配合度;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其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的手术流程为其行消毒处理,调整室温,提高患者舒适度;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该护理方式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徐晶等[5]对40例行阑尾炎手术患者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发现行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术后恢复状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认为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行阑尾炎手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缩减住院用时、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有利于患者手术后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对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下床活动用时,促进患者康复,适用于临床护理方面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姚荣.围术期综合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84-185.
[2]王子卫, 魏正强, 蔡建辉,等. 小病不可小视——《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解读[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 002(004):17-18.
[3]袁丽珍.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4):136-137.
[4]万丽红.阑尾炎手术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1):181-183.
[5]徐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3):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