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徐凤莲
[导读] 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徐凤莲
         浙江今隆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如果混凝土浇筑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应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科学防范裂缝,切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因此,本文重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1.原材料准备
         原材料准备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具体的工程相关信息,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来明确各类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做好选材工作。例如,可选择配置较高强度的硅胶酸盐水泥、根据配筋要求明确粗骨料粒径要求、采购级配较好的砂石材料。同时,在材料入场环节,还需要对各类施工材料的性能质量、规格进行检测核查。重点检查粗骨料粒径、拌合水酸碱值、砂石中的泥沙含量、水泥质量。确定材料质量无误后,再将材料在施工场地内进行分类堆置。同时,根据材料种类,针对性营造适宜的现场存储空间。例如,针对水泥材料,需要将水泥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堆置,并配置除湿机等设备,避免水泥潮在潮湿环境下提前产生水热化反应。
         2.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制备环节,要结合工程情况,综合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与原材料质量检测报告,科学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明确各类原材料用量。将拌合水用量控制在170kg/m3以内,将粉煤灰掺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40%以内。随后,进行混凝土试拌作业,将样品送至实验室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对配合比方案进行调整,直至样品质量达标。在特殊施工情况下,可选择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外加剂。例如在冬季施工背景下,在混凝土中加入防冻剂。并根据施工现场气候条件合理设定混凝土搅拌时间。当现场气候温度较低时,为保证搅拌质量,需要延长搅拌时间30s-60s;在混凝土搅拌完毕、浇筑前,重复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离析、泌水现象,保证混凝土坍塌度不超过160mm。还可以选择直接采购商品砼,在使用前对混凝土质量检测。
         3.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受到工艺限制,很难一次完成浇筑作业,应采取分层浇筑方式。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横截面积小于200m2时,应将分层数量控制在2层。在混凝土横截面积大于200m2、小于300m2时,将分层数量控制在3层及以内。同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需要完成下一层混凝土浇筑作业,避免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施工缝;可选择采取斜面分层浇筑法,将斜面坡度控制在1/3以内即可;将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2m以内,或是配置串筒等装置,避免混凝土从高处下落时产生离析现象;在限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混凝土底层、顶层浇筑作业,保证最终所形成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结合效果;在出现突发问题、停止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或是挖除所浇筑混凝土,避免形成施工缝。
         在混凝土振捣环节,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快插慢拔”施工原则,重点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位置与顺序,避免出现漏振、预埋件移位、模板结构变形等施工问题,同步开展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在各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对混凝土层进行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应组织开展二次振捣作业,尽可量消除混凝土内部分布的孔隙、强化混凝土强度、抗裂性与承载性。根据施工情况设定混凝土振捣时间、振捣点位等参数。在混凝土终凝前,重复开展抹压作业,在必要情况下于混凝土表面设置抗裂钢筋网片。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时要结合现场气候条件科学制定养护方案。例如在气候温度较高、环境较为干燥时,需要采取保湿法,定期对混凝土表面喷洒适量水分,或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而出现干缩裂缝问题。而在冬季施工中,应采取蒸汽养护法,将养护环境温度稳定控制在5℃以上,并采取各项防冻养护措施。定期对混凝土表面、内部温度进行测量,采取温控措施,将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混凝土温差裂缝。在达到养护时间后,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检测,如试块强度满足脱模要求,即可开展拆模作业,施工人员严格遵循相应顺序拆除模板,禁止蛮力拆模或是私自篡改拆模顺序。
         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裂缝控制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受到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常出现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裂缝具体类型包括温差裂缝、收缩裂缝、冷缝、贯穿裂缝等等,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预防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具体包括:(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此改善混凝土防裂性能;(2)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对入模温度进行测量;在拆模准备环节,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温度在25℃以内时,方可开展拆模作业;(3)做好混凝土温控工作;(4)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钢筋网片,这将起到控制混凝土收缩量的作用。
         2.混凝土修补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尽管企业采取上述各项裂缝控制措施,仍旧无法彻底预防混凝土裂缝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施工人员应在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后,及时开展混凝土修补作业,以减小裂缝问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混凝土裂缝类型,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1)表面封闭法。对混凝土裂缝部位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形成适当宽度深度的凹槽。在裂缝部位表面反复涂刷水泥砂浆,保证砂浆层厚度大于1mm;(2)二次压面法。如若混凝土未彻底凝固,应对混凝土裂缝部位开展一遍压抹作业。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向裂缝中灌注适量水泥浆,对裂缝表面进行抹平压实处理;(3)表面凿槽嵌补法。施工人员沿裂缝开凿处V字型槽体,对槽体表面进行修整处理。在槽内嵌入适量的水泥砂浆、刚性材料与密封材料。
         3.合理设置施工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受到工艺限制,往往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形成施工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承载性造成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可选择采取各项施工缝处理措施,如立缝表面凿毛法、清除浮浆法、增加粗骨料法或是二次振捣法。以二次振捣法为例,在混凝土初凝后开展二次振捣作业,对上浮浆水、下沉砂石的分布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同时,在特殊施工情况下,技术人员可选择人为设置施工缝,尽可量减小施工缝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性能质量及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操作要点,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同时,重点预防混凝土裂缝、施工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韩正旭.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6).
         [2]刘玉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
         [3]赵杨兵.探究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