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田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黄克松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水利局  5475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开展良好的水土保持工作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
        引言
        在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通常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利益的实现方面,而忽视了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问题,进而加重了本地的环境污染,破坏了施工场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加剧,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就基层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分析。
        1水土保持工作的含义
        对于干旱地区而言,农业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长期以来,干旱地区的农业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农业连年收成不好,农业建设发展缓慢。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由于水利设施落后,进行农业灌溉的普遍都是采用漫灌的方式,使得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水土的保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缓解水资源短缺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相关的水土保持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要重视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就能很好地解决长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农田水利设施促进农业建设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水土保持的影响
        第一,水利建设中带来大量的弃渣和弃土,在遇到雨水冲刷之后就会大量流失,再加上开挖施工对地表植被带来的破坏作用,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第二,在施工中,人为活动十分频繁,不仅对施工区域的植被带来破坏作用,而且周围区域中的植被也会受到影响,如出现硬化场地的问题,这也会加剧水土流失;第三,施工中大量的车辆频繁行驶,使得路面结构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裸露部分,在雨水冲刷之后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
        3加强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策略
        3.1加大宣传力度
        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特殊惠民工程,能有效促进当地农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使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条件协调统一,可提升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另外,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还能减少沙土天气、优化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发展空间。相关施工负责人员应加大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当地劳动农民对基层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使他们充分了解到水土保持工作的深远意义和积极影响,自觉主动地参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从而促进水土保持工作更加合理顺利地开展。人民群众是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受益人,更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推动力,相关施工单位应发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群策群力,携手共进,共同做好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为美好家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检查和监测
        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工作落实的同时,还需要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定期提交水土流失监测报告供有关部门审核。针对基层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运转的过程中,需要将水土保持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


        3.3构建起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当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工作方案,并明确易于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施工环节。从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水土流失面积;第二,气温;第三,土质;第四,气候类型;第五,水土流失出现原因等。其中,土方开挖量、植物破坏程度以及水土流失具体位置等均是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在构建完善的检测指标体系中,要将水土流失危害纳入在会检测数据之中,诸如,水土流失对施工安全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等。
        3.4加强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为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施工人员因操作问题而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施工中对于回填土要集中安置堆放。为了避免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可以设置临时的排水沟来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还要对回填土进行全面覆盖,防止由于降水而造成土壤流失的现象。当后期进行回填工作时,一定要夯实工程地基,防止土壤过于松动被雨水冲刷至河流中造成水土流失。
        3.5保障生态水源供应
        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从根本上而言,是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工作。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用到的水分,主要是生态水源,水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蒸发和流失现象,这就需要做好对水源的保持工作。对此,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对水源进行涵养,进而提高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使得土壤中的水分流失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绿色植物能够有效降低蒸发作用,也能很好地保持水土。对于农业灌溉的蓄水堤坝等设施要加强保护,避免水源污染影响农业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6提高施工单位水土保持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高水土保持意识,要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通过规范、有序、协调的水利工程建设思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水土保持落到实处,从减少环境破坏的角度出发,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废土的产生量。在工程建设前期,相关部门要加强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通过培训等将水土保持贯穿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工单位要进行超前建设,对施工过程中的弃渣进行防护,对施工坡面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正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临时拦挡措施和截排水措施的建设,加强表土的剥离与管理,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建设区域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以发挥水土保持的重要效能。
        3.7加强评价考核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整个周围是比较长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控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做好评价和考核工作,主要将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从而科学评价水利工程的综合价值,提升水利工程服务的综合价值。此外,收集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教训,为后续水利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阶段我国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范围逐渐加大,水土流失问题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既严重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也严重影响了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持。因此,在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相关工作负责人员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此项工作。如此,在充分发挥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才能切实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郭天华.浅谈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193.
        [2]许明明,荆晓兵,姜燕平.做好农田水利施工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68.
        [3]宋昌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析[J].山西农经,2020(6):144-145.
        [4]张菊梅.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