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来讲,建筑施工质量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在正式施工的时候一些施工单位为追求自身利益,忽视质量控制的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的降低。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控制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前言: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化,建筑施工在工程项目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而部分建筑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的速度,忽视了质量,使得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所以,其质量安全隐患的频繁出现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下面就探讨如下: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分析
1.1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素质相对较低,若是没有有关的程序进行操作,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房建工程的施工中,因为进入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无证上岗的,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不能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阶段的规范性。
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的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未严格实施交接工种,造成工程施工隐患的存在。
第三,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比较混乱。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因为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和成品、半成品的堆放比较混乱,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有着严重影响。
第四,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为了节省施工成本,一些施工单位为尽可能的追求较大利益,就采用了劣质的材料和设备,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严重影响。
1.2 施工技术的质量问题
1.2.1地基根基的不够牢固
在近些年来,我国纷纷出台一些加强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楼房需求量也在随之增长,建筑工程的施工行业发展也是更加迅速。在大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一些企业不断提升建设进程,使得一些安置小区的房屋出现了大量裂缝、房屋附件的土地产生下沉,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在初期施工阶段,不重视地基根基的问题,施工单位缩减地基基础的支撑钢筋,降低地基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比如说:一些地基施工项目就明确的规定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是采用C50的标准,施工企业若是在施工阶段掺加C45混凝土,将会造成地基轻微的振动,致使下沉,使得房屋前后左右受力的不均匀,墙体出现开裂和掉渣的问题。因此,在正式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旧土层的地基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还需抽样检验浇筑的混凝土和钢筋质量。若是存在着偷工减料的问题,还需立即令其进行停工整改。
1.2.2门窗周围抹灰的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门窗部位是最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漏水问题的,因为正式的施工中没有明确确定出门窗预留位置,在装好门窗架构之后,将其水泥涂抹在门窗立柱的表面,或是两者没有同时浇筑,在两者的界面就会出现自由水,将其表面涂抹层进行顶开。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及时的进行测量,确定出门窗立柱、支架。
1.2.3建筑物厨房和卫生间渗水问题
卫生间和厨房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厨房、卫生间容易出现渗漏水,并且也是积水独立的建筑主体,厨房和卫生间极易出现积水的问题主要是下面两点:第一,建设厨房和卫生间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采用了客厅、卧室地板建设的标准,而地面也没有固定倾斜的角度。第二,排水管口入口的口径设置比较狭小,排水管没有防异物排除溢流的装置。
2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若想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可以达到建设的标准水平,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系,比如说:施工企业开展精细化的管理。
因为施工阶段是由诸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完成作业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经过建立相关管理的制度,对施工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进而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
2.2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为实现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我们还需注重工作人员控制,若想实现对故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升,需要积极的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施工、管理人员质量和安全的意识,全面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建立出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另外,相关施工人员还需不断的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而实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还需依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随意的变更,以保证整体质量。
2.3 做好设计阶段的工作
如果说建筑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出现了问题,施工阶段势必会因为设计问题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所以,为有效的解决施工阶段质量隐患的存在,我们必须保证施工设计阶段的科学合理。在保证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避免因为设计图纸含糊不清造成的质量问题。
2.4 做好施工原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选择正确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以材料、设备使用就成为建筑工程物质的基础。在材料、设备采购阶段,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其采购质量,选择专业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并且保证这类的采购人员有一定水平,采用满足国家标准地建筑材料。在正式施工阶段,不仅需要全面的监督管理施工材料、设备,还需不定期的检查有关物资,以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对于所进场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查,在检验合格之后便可投入使用,设备的使用阶段需要定期开展维护、保养的工作,各环节的层层把关,以有效的确保材料设备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
2.5 加强项目的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主要是一些监理单位受到了相关的建设单位委托,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正式施工之前,我们的监理单位应该依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管理细则,严格监理工程施工阶段的关键点和重要工序。比如说:建筑材料选购、设备使用都需严格按照监理单位制定的细则进行实施,若是没有经过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的建筑材料,是不允许投入在施工阶段的。比如说:各分部项目没有经过监理单位的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不能私自开展下道工序的施工,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施工项目,监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整改至合格,并且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进行相关处罚,呈递有关报告,如果说出现比较严重的施工问题,还需对其法律责任进行追究。这些措施存在将会减少施工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问题出现,以保证工程施工整体的质量。
2.6 创新施工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作,管理内容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只有工程管理人员具有相关施工管理的意识,才能保证各项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进而发挥出施工管理效用,提升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理念的落后是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质量较差的主要因素,因为受到了现有施工管理的影响,得不到有效落实,使得施工管理形式比较形式化和程序化,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施工管理实际的效用。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单位需要从企业管理者开始转变传统施工管理的理念,逐渐的向下传递先进施工管理理念,进而提升企业整体施工管理的意识,提升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相当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中每个环节的排查工作和处理工作都是需要相关部门协助工作,从而能够处理好每个环节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建筑施工阶段的问题,并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方案,把损失降低到最低,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掌握好工程施工的进度,优化相关的设计方案,从而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卢敦清.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8).
[2] 方剑.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9):112-112.
[3] 李勉涛.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的概述[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4):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