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恰县天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84545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现阶段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施工企业单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现代建筑高层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建筑主体结构属于重要的建筑支撑部分,在施工中具有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一个建筑物而言,主体施工是施工中的重点,主体施工的效果,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而且与房屋的美观性也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地出现,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以及当前的资源配置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同时要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督,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打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主体结构的施工意义
1.1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设计需要将材料选择、空间体系、强度的高低、整体稳定性与结构的选型和用材的高度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建造出来的主体结构,其承载能力较高,而且规划出来的空间效果较好。因此,想要实现对其主体结构质量的优化,就需要先对其进行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设计环节当中,将不可抗拒因素进行调整,保证其建筑完毕的主体结构整体性能都有一个上调。同时,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关系到整体的经济与安全环节,由此也可以看出,主体结构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建筑物最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主体结构的安全,也可以有效地保障楼体的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此,这就需要相应人员做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基础设计,保证从根基开始就能够拥有高质量的工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一直保持工程总体的质量,进而实现工程的经济价值。
1.2实现其它功能发挥的基础
建筑物主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了建筑物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可以保证其主体结构能够有效地承载、连接其它空间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因为,不管任何一个空间的大小、形状或者是高低,都有其自身的载荷能力。但是,如果主体结构的质量较低,那么空间的载荷能力就会变弱,进而也会影响到其后续的投入使用。因此,想要保证空间的载荷能力能够正常地发挥其实用的功能,就需要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提高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空间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其自身的静载荷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1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如果钢筋材料验收和送检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则禁止进行材料加工。如果在施工并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业主和监理人员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进场,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保存堆放,将保存钢筋材料的保护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钢筋存储不当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首先钢筋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损坏、油污等情况。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的建筑产品,要按照施工要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摆放,不能在施工现场乱堆乱放。钢筋的捆扎和安装使用道具要提前准备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掌握钢筋安全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才能够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的质量会关系到最后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还关系着主体结构最后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不同模板的材料有不同的应用基础性质。因此,这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具体的思考,选择正确的材料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总体的施工效果。
2.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若想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选取恰当的混凝土搅拌站十分关键,且要一一明确混凝土强度、添加剂类型以及粗集料粒径等指标。其中,在对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以前,要全面检测预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具体试验中一般应用的是双控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供需方均依据对应的标准来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具体施工中,无论是建筑地上工程,还是建筑地下工程,均需要应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手段。与混凝土工程息息相关的内容有以下三点。(1)底板浇筑。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若是在底板上平铺混凝土管道,则需要应用边浇筑边拆管的办法进行。且在混凝土具体浇筑中,通常会使用自流斜面分层法,实现一次到顶。其中,每个施工面均需要分前、中、后这三方面振捣混凝土,做到边浇筑边抹平地板。具体的厚度和标高等信息,还要通过应用水准仪展开定点测评,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应用小白线对板面标高进行合理控制,起到平等表面的作用。(2)墙体浇筑。在对建筑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通常要从墙体的一侧开始,应用循环浇筑的办法展开。且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1200mm。只有等到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停止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其在终凝混凝土以前,还需拉线抹平混凝土的上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聚性。对于附着在模板或是钢筋上的混凝土浆,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其清理掉。(3)顶板浇筑。和建筑墙体混凝土浇筑的顺序相同,建筑顶板的混凝土也要从一侧开始进行浇筑。但在顶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还要保证抹平与振捣工作做到位,利用赶浆法来浇筑。
2.4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所在位置需在浇筑开始前确定,同时要尽量留设于受力相对较小而且施工方便的位置。对于柱施工缝,一般留设于基层顶面、梁下部或上面。对于单向板施工缝,需留设于和板短边相平行的位置。当楼板上存在主次梁时,需沿次梁方向进行浇筑,将施工缝留设于次梁跨度中间。对施工缝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满足以下要求:完成浇筑施工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达到1.2N/mm2以上;待混凝土硬化之后,将软弱层面、水泥薄膜与松动石子都清除干净,并进行充分的润滑处理,但要避免产生积水;浇筑开始前,需在施工缝的位置先铺设一道水泥浆,也可使用和混凝土成分完全一致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振捣必须达到均匀和密实,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能够紧密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和钢筋施工环节都有较多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动态质量控制工作,熟练的掌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升技术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鹏.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4):62.
[2]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47-48.
[3]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4]李杰.房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8):196-197.
[5]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