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分析 刘鹏程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刘鹏程
[导读] 摘要: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里面一个主要内容,它会对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构成不小影响。
        身份证号:13072919870922XXXX
        摘要: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里面一个主要内容,它会对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构成不小影响。因而下文将分析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意义
        1.1 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现施工建设
        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工程整体建设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加强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实现施工建设。实际而言,施工是施工材料引进堆放和施工设备性能准备的主要场所,同时施工也是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就工程项目实际建设结果核查处理的重要平台。只有实际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现场管理规范制度落实,才能够保证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准备到位,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之后,能够科学化放置,不会出现变质现象,能够满足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标准。而施工机械设备不会由于无序到位施工导致施工设备出现不良剐蹭从而影响设备性能的问题,提升施工机械设备操作水平。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作为地基和基础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现场管控,材料和设备质量性能达标,才能够按照预期施工计划,在成本可控范围内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现施工建设。
        1.2 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
        当前,地基基础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中,加强施工管控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关键。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需要立足工程项目系统化理念基础上,从工程项目内部和外部、客观和主观层面上加强管控。那么,施工作为重要的客观环境,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能否达到质量标准有着直接的内部联系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控,尤其是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管理,能够针对施工边坡防护、现场防排水工作到位等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建设到位,提升一次性施工效率,避免二次施工或者延误施工工期,导致工程项目投入资源上升,给工程成本管控带来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在现阶段地基基础施工管理工作中,加强现场管理,主要目的则是提升一次性成功几率,实现资源投入的最大化,为成本管控提供有效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 强夯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强夯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需要夯实的位置,然后应用机械设备进行预压,提升施工现场的平整度,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应用大型起重机械,针对不良地基进行土体的夯实,进而提升地基的强度。强夯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低饱和度地基施工中,例如黏性土、砂土以及粉土等。如果夯实地点的地下水位较高,在夯实之前需要排出部分地下水,然后铺设砂石,将其作为垫层,保障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夯实过程中,要先从四周开始,然后逐渐向中心夯实。然后再有中心向四周夯实。由于粘性土以及砂土等的饱和度较低,因此在夯实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水分,这就需要在夯实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保障夯实效果。
        2.2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包括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和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就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而言,以水泥为主要材料,用水调配,应用压降泵以及灌浆管,将水泥注入到不良地基土体之中,这样一来,可以使水泥与地基原有土体结合成,并且凝固成为稳定性较强的整体,进而提升地基的强度、牢固定和稳定性。如果施工环境比较潮湿,则不宜应用水泥原料,可以采用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性原料。注浆孔的距离要控制在1-2m之间。注浆地基处理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施工环节少,施工成本低,因此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同时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
        2.3 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
        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属于新型地基施工技术,该机是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

应用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基的防水性和牢固定。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以及施工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集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要确保作业的深度,这样才能起到提升地基强度的作用和效果。
        2.4 预压法地基施工技术
        预压法是指通过增加负荷的方式挤压地基土体,起到排出体积中水分的作用。预压法能够使土体更加密实,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预压法在粘性土地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预压法主要分为两种,包括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通常被应用于较深的地基之中,并且需要同时设置排水井,将预压出的水分及时排出。就堆载预压法而言,如果土层厚度小于4m,通常会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如果土层厚度大于4m,则通常会采用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预压法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2.5 垫层法地基施工技术
        垫层法是指应用砂砾或者碎石等材料填充浅层土体,由于砂砾和碎石的稳定性较高,能够促进土体强度的提升。垫层法在换填厚度不大于3m的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为进一步提升垫层法的作用和效果,可以应用砂石、煤炭以及石灰土等作为填充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同时降低地基沉降量。应用垫层法,既能防止地基出现季节性的冻胀,也能避免地基出现膨胀现象。
        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措施
        3.1 创新建设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水平,积极实现制度化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实际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制度化管理体系完善中,一方面,结合项目本身规模,将施工科学分割,划分为不同的小部分,实施管理。在划分中,制度应该做好划分标准和规模的引导、限制;另一方面,针对施工各个管理方面出具具体的现场管理规范,在现有规范存在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如施工材料堆放管理空间设置、空间内部温度和湿度调整指标确定等。
        3.2 创建监理体系,为现场管理建言献策
        地基基础施工管理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创新建设高效的监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监理体系实际创新建设中,一方面,针对施工建设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体系,通过积极引入BIM技术建设针对施工的管理系统,在信息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发现现场管控存在的问题,定位清晰,提升解决效率;另一方面,施工监理体系的完善同样需要加强监理工作人员权限的设置,给予监理人员较多的工作自由度,深入到施工管理不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供基础。
        3.3 建设高水平的现场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
        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建设高水平的现场管理队伍,在队伍人员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基础上,提升实际管理水平。高水平的现场管理队伍人员,一方面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施工管理知识,而且要熟悉地基基础施工建设相关知识,在全面知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实际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人员协调处理效率,针对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商讨处理意见,为现场管理工作改进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黄兴,白轩,刘志强,刘林.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No.55748:20-21.
        [2]王智海.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特点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20).
        [3]蒋思良,刘怀江,周东威.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核心探索[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05-206,209.
        [4] 王盖世. 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 商品与质量,2016,(16):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