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磊
安顺市猫猫洞水库管理所 贵州省安顺市 561018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业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工程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不仅可以用于发电和防洪,同时还能用到城镇饮水和农田灌溉当中。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其工程管理中,应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而促进水电水利工程更大价值的发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施工质量问题。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我国针对此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也对此制定了许多解决办法,但就实际来看,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在今天仍旧处在许多有待解决的施工质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地施工管理方法及措施来进行处理,对症下药。希望本文针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所进行的研究,可以给水利水电工程的广大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效益,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大型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极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管理漏洞以及质量隐患,不仅严重影响整体建设成效,同时也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依托于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以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更好地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成效以及管理质量。一方面,科学全面管理措施以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全方位实现建设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的研判以及管理,继而从源头上把控它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高效的管理措施以及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严格管控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环节,切实提升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依托于清晰化的制度体系,更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尽早投入使用,尽快发挥效用。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
2.1传统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受到管理内容复杂、多样化的特征影响,许多项目都存在确权不明甚至没有确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水利工程的责任主体会十分混乱,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习惯与管理思维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步自封的问题,缺乏创新,确权不明,导致后续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落后的管理模式还会进一步影响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导致各环节衔接不足,管理中断的问题亦是十分普遍。
2.2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体系都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致使工程管理秩序混乱,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进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减少人力支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裁减,导致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足,在施工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发展。
2.3质量监管目标不明确
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监管目标的不明确主要体现在对项目建设的方案与规划方面的不重视。即使现在各大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施工中仍旧重视速率问题,进而导致质量上的忽视。比如一些比较普遍的渗透现象、裂缝现象等。这些都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转,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质量监管目标不明确,质量监督、技术审核等方面执行力不足等。
3优化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尽量组建以班组或以小单位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必须明确各个班组的责任,细化到人,权责分明,分级管理,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直接相关负责人等情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认真记录每一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反思,为下一次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和合理化措施。在建筑开始前,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的交流讨论会,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攻克下一次技术难题找到相关的经验和措施。逐步完善项目的管理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规范制度,在施工项目现场设立监控等,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认真分析总结每一次事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累提高下一次成功的经验,可以建立档案,以便日后有据可查。
3.2全面优化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设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若建设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势必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全方位加强建设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践中,要依托于科学全面的设计方案来严格选择施工材料,保障施工材料的性能、标准、规范、等级等符合施工要求,从源头上来提升建设成效,更好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还应该科学优化施工材料的检验流程以及保存流程。在施工材料的检验过程中,要从入场着手,做好全方位的材料检验以及验收工作。在施工材料的保存保管过程中,要委派专人来负责,要合理有序组织施工材料出场出库。
3.3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要充分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尽可能的明确内部管理的具体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所开展的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想使得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作用,就要相应的建立与之对应的奖惩制度,结合施工人员的表现,来严格而合理的进行奖励或是惩罚,以此来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严格依据规章流程以及工程技术标准来展开施工,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是加强成本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全防护设备采购;其次是做好预防措施,特别是从技术的角度加强防范;第三是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员投入;第四是采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比如现场实时监控、人员、设备定位系统。第五是利用保险分散风险,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减少发生事故时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水利工程管理可以说是永恒的主体。通过建立完善的水价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单位的内部经营水平,推广管养分离模式,对成本实施科学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另外,立足于长效机制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满足内部分配协调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县域内水利工程管理的效果,为促进管理工作社会化、专业化、高效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合谊.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探究[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2]邹思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9(10):113+115.
[3]周轩哲.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