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蓓1 赵惠超2
1身份证号码:41030319810904**** 河南 洛阳 471000
2身份证号码:41030319790724****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苗木质量是林业种植的前提。现阶段由于苗木质量问题引发的问题很多,所以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找解决苗木质量的有效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产;苗木质量;培育
引言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许多城市支持工业发展,却疏于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水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制造氧气、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开展退耕还林、封山造林项目。而为了提升造林成效,应加强对于林业苗木培育技术、林木造林技术等的研究,科学育苗、科学移栽,提高苗木成活率。
1存在的问题
1.1林业苗木培育行业人才短缺
在很多地区专业林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导致林业苗木出现盲目管理。造林工作比较辛苦,多集中在偏远地区,造林劳务费用较低,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导致有技术的年轻人不愿意参与,使造林工作失去活力。
1.2苗木管理市场混乱
多数地区苗木市场管理模式较为陈旧,导致苗木周转效率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苗木的综合服务体系不完善,交易信息不通畅、不及时等致使苗木供应不平衡。此外,还有很多苗木种植者往往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和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树木品种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种植户的市场观念较差,缺乏大局观,只注重眼前利益,苗木以假乱真,用劣质品代替优等品。
1.3林业苗木管理资金匮乏
林业种苗对林业建设的支持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而长期的发展过程,种苗管理投资的周期较长,风险较大。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方式落后、人才匮乏以及人才素质不高等。种林投资管理存在误差,因而大部分资金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完善树种科研创新模式和苗木培育模式。由此可知,林业很难得到久远的发展。
2对策
2.1加强管理,树立新观念
努力适应当前的市场化经济,要想优质苗木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林业苗木发展就要转变观念和技术创新。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市场环境,实现集中化管理模式。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各地苗木生产的实际情况,最终实现我国各地区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2.2完善基础信息建设
当前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林业苗木发展也需要信息技术带动。信息技术可以带动苗木的供求关系和新技术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引进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人员,做到及时掌握苗木市场动向,指导林农。同时,及时掌握新的栽培技术,并且将该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2.3确保育苗树种选择的合理性
适用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前提是选择育苗树种,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确保选择苗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此,需要专业人员对种植环境进行勘察,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数据,结合信息数据分析种植土壤成分、水分、自然气候等因素。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全面考量,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除此之外,在种植前期,还需要对苗圃的培育资金、种植面积等综合考虑。如果苗木种植面积比较大,那么就需要较多育苗,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就比较低,但是建设资金的风险相对比较高。因此,对苗种的合理选择是重要前提,还需对后续各工作环节加大管理力度,有效降低资金风险。
2.4林地选择
对造林地区的选择与苗圃地存在巨大差异,林地选择考虑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只有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确保苗木存活率。其中最主要的是针对不同的林地环境,选择不同的苗木种类,确保苗木能在林地中健康生长。如果选择在北方进行苗木种植,还需考虑夏季与冬季的气候。夏季温度比较高,需要大量水分,需要确保苗木有充足的水分。在冬季,需要做好防冻措施,使苗木在第二年的春天继续生长。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2.5造林要点
林木造林有多种技术方法,常用的有播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需根据林木幼苗品种选择适宜的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法是当前林业造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也称为直播造林法,直接将林木优质种子播撒至山林中即可,适用于种子颗粒较大、来源广泛的林木品种,具有操作简便、技术门槛低、无须育苗等技术优势。这种造林技术对于造林地存在较高要求,造林地必须拥有良好且稳定的生态环境,鲜少遇到自然灾害,而且土壤中水分充足,播种后需加强人工管理,抚育要求高。分植造林法是一种直接将林木地下茎、枝条等部位移栽至土壤中的造林技术,常用于杨树、柳树、松树、竹类等树种造林,幼苗移栽后成活速度快,可维持该苗木品种的遗传基因,能节省育苗成本,整体成本低,且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但其对于造林地要求较高,需有良好的幼苗生长环境。植苗造林法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造林技术,需采取播种、扦插的方式育苗,培育健壮的苗木,再将其移植到造林地。这种方式适用于各个地区的造林工作,对于造林地要求低、适用范围广。但由于需要育苗,耗费时间长,相应地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
2.6种子管理
种子采购与贮藏要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标准实施。在造林季节,要对贮藏的种子进行消毒,然后用稻草覆盖或沙藏方法进行催芽处理,全程要保持温度适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能降低种苗的发芽率。冬季储苗需要御寒,通过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种苗大范围死亡,这对种苗成功越冬尤为重要。
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化社会的稳定发展,还需相关部门对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提高重视度,加大对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优化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苗木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在苗木各生长阶段的管理,可提高苗木生命力与存活率。保持充足的肥料与水分,可增强苗木的抵抗力,从而提高我国林业苗木育苗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伟平.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90.
[2]李雪晶.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274.
[3]李淑芬.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应用探究[J].种子科技,2019,37(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