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李海燕
宁波城市阳光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市 315012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岩土地质施工的施工技术也日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而且分析了岩土地质施工技术难点的有效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岩土地质施工;施工技术;难点;对策
岩土地质施工因为具有一定的难度性以及复杂性,所以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其对施工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既可以符合岩土内部空间挖掘的要求,又要保证地面以上空间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并且岩土地质施工在施工中普遍运用爆破技术,这样就势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施工事故,有关施工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岩土地质施工技术的难点,而且有效解决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施工风险,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一、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
(一)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的难点
一般来说,岩溶地区桩基施工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漏水与漏浆比较明显。因为岩溶地区有着相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受到其带来的影响,在施工前,要开展勘察工作,而且为后续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在施工过程中尚未认真落实勘察工作,有关数据无法将地下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钻探施工中由于受到溶洞浸水造成的影响,造成水与水泥流到溶洞内,进而使得岩土地质施工无法正常开展。第二,桩基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塌孔的问题。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该问题,其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成孔时间过早、造成泥浆出现沉淀,存在分层,上下部分分别是清水和骨料。水分长期的侵蚀与浸泡,必定会到加大回填土本身的重量,造成踏空问题存在;在岩土地质施工过程中,若不能压实回填土,就会造成土壤密实度不达标,进而导致坍塌问题出现;桩基础钻孔施工过程中若旋挖机钻孔尺寸偏大,下方护筒结束后,附近土壤掉落,导致埋钻以及塌孔等等问题出现。第三,钻机沉陷。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若不能对溶洞的具体情况有深入了解,就会造成钻孔地面出现下沉,进而出现钻机沉陷。
(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难点
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来讲,其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泥浆制作,另一方面是锁口管上。在泥浆制作中,泥浆质量与有关规范要求不相符,运用循环泥浆开挖沟槽过程中,若不能科学检测泥浆质量,就会导致使用泥浆的质量不达标,进而使得槽壁没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且若不能严格的控制沟槽泥浆质量,就难以确保泥浆具有较强的抗渗性能,降低施工质量。就锁口管问题来讲,其重点表现在锁口管的偏移以及倾斜[1]。在实施施工中,必须要固定锁口管的上端和下端,将导木枕打进到锁口管和导线的空隙中,然后对锁口管的上端进行固定,还要使用吊机将锁口管吊掉提前指定的高度,再将其放在适合的位置,而且要固定下端,如果不能牢固的固定锁口管,就很有可能出现倾斜。一旦槽壁出现倾斜,也容易导致锁口管也出现偏移,若槽壁出现倾斜,锁口管难以放置在指定的地点,进而对接下来的工序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二、岩土地质施工技术难点的有效解决策略
(一)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的策略
第一,采用适合的处理技术。为了可以更好的优化岩溶区域桩基施工,有关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第一,在发生漏浆以及漏水情况时,施工单位需要迅速使用粘土堵住塌孔,之后在确认孔成型后使用泥浆将混凝土浇灌。第二,在软土地开展岩土施工时,施工人员要运用低锤敲打孔壁施工技术,进而确保孔壁密实度得到显著提高,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第三,如果施工现场的溶洞高度不一致,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使用泥浆来加固护壁,接着使用换填土以及片石等等材料来加固施工护壁筒,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防止出现一些不良问题[2]。第二,综合分析地质情况。
在护筒预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开展,而且使用混凝土填充孔和护筒外壁的缝隙。如果在该施工阶段存在护筒塌陷的问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将钻机撤掉,还要再次压实下落的护筒,然后认真清理塌陷位置的泥浆。此外,为了防止出现护筒塌落的情况,必须要将很大的护筒设置在其外围,再使用装好土的编织袋对护筒和大护筒的缝隙进行填充,这样才可以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施工。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策略
对于地下连续墙控制技术难点问题而言,不仅要确保泥浆制作质量,而且要确保施工人员操作环节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泥浆制作过程中的新拌制泥浆与成槽需求不相符、泥浆质量与岩土地质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施工需求不相符,无法科学控制泥浆的注入时间等等。就这些问题来讲,要求岩土地质施工人员应该认真监控与管理泥浆的整个制作过程,合理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泥浆制作
第一,在 准备阶段,施工人员从泥浆制作设计到泥浆制作完成的全过程都要展开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认真考虑岩土地质施工中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3]。第二,在制作中,要尽可能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比如:纯碱以及膨润土等等。在混合搅拌这些材料时,必须要合理控制各个材料之间的成分比例。泥浆制作中必须要对泥浆进行检验,确保泥浆配置与岩土地质施工的有关规范相符,依照岩土地质施工地下连续墙的需求来合理配置泥浆。延长新泥浆的发酵时间,可以利用大功率的水泵将很多干净的水注进到清水箱中,增加注水的程度,缩短搅拌泥浆的时间。
2.成槽放样
成槽放样过程中的偏差问题,为了可以解决该问题,需要不断提高岩土地质施工的施工水平,确保岩土地质施工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通过解决成槽放样中的偏差问题,可以在开挖各单元槽段时,合理放出规定开放宽度的余宽,确保连接幅开挖宽度符合有关的标准,才可以在开挖宽度的左右位置留出合适的宽度,防止出现左右偏差的情况[4]。并且在成槽放样中,也要确保成槽的浇注液面与岩土地质施工中成槽放样的规范要求相符,必须要全程控制成槽放样中的液面,确保施工结束后的泥浆液面大于水面豪赌,而且大于导墙的50厘米。在成槽放样的施工中,增加泥浆面与地下水位液面之间的高度差,防止地下液面进到槽段中,这样才可以实现严格控制成槽放样施工,保证岩土地质施工的质量,确保岩土地质施工稳定开展。
3.锁口管施工
锁口管固定没有稳定性,很有可能导致锁口管出现倾斜的情况,所以要想确保锁口管的稳定性,必须要对锁口管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固定。在岩土地质施工锁口管施工中,必须要保证锁口管是非常稳定的[5]。比如:吊车将锁口管向上拉时,应该确保吊车有较大的力度,或者保证吊车部位合理,不然就无法有效解决锁口管管道的偏移问题,若锁口管的部位与设计的位置不相符,也会对钢筋笼下放地点以及幅墙的宽度造成影响,而且会造成槽壁发生变形。
结语:
总而言之,岩土地质施工在施工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这样既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又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该不良现象,有关施工单位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岩土地质施工技术的难点,合理制定解决难点的策略,这样才可以提高岩土地质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解晓光.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00-101.
[2]廖鹏.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15):191-192.
[3]刘兆成.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28-29.
[4]黄欢,车朵花.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267+269.
[5]何国华.岩土地质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