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3期   作者:冯殿德
[导读]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备,在制造业中占据着较大的地位
        冯殿德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261031
        摘要: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备,在制造业中占据着较大的地位。促进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化,能够提升我国工业的实力,使得整体制造行业的质量提升。注塑模具整个制造过程需要加以标准化,实现模具生产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本文旨在研究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策略,试图为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工业生产
前言:
        模具标准化生产主要包括制造标准化、设计标准化以及经营管理标准化三个层面,将这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实现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体系的标准化。在注塑模具标准化发展过程中,数据库是核心内容,需要建立有效的以ProE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包括学习型数据库以及参数化典型零件数据库,使得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一. 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参数化图库建设是基本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相关零件的图库,运用到大数据管理的手段,加强对于注塑设计过程中基础零件部分的收集和整理,实现ProE软件的最大功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加强对软件的运用能力,调动具有创新性的一线设计人员,提高图库建立的有效性。利用ProE软件可以实现大量的绘图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废气零件部的产生。ProE技术是设计想法落实的有效工具,在利用ProE技术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升模具生产的质量,运用加大资金投入以及提高管理效果的方式,缩短制作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发展综合实力。
比如,进行参数化图库设计之时,需要对零部件产品进行编码分类,能够运用该系统有效地、快速地寻找到想要寻找的零件,具备检索和收集零件的设计工艺信息的基础功能,能够按照子系统逐个地进行项目的分类,加强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当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之时,也需要及时地进行零件数据库信息的调整,保证当使用者将参数信息输入进去之时,就能够调取和检索相对应的零件,提高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化水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综上所述,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参数化图库建设是基本内容。
二.从整体着手,建立以参数化图库是有力环节
         相对于产品而言,生产者可以将模具看成几何模型,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模型,都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构成特征,而每一种构成特征,都可以用有限的参数完全约束,这就是参数化的基本概念。而参数化设计正是ProE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设计者在利用ProE系统进行图库建立过程中需要发挥ProE软件优势,实现高效的绘图参数化图形库建设。可以针对零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尺寸等参数进行标准化的体系建设,即便机械零部件数量数以万计,但是形体属性仍存在差异,运用智能化的信息库管理手段,能够实现用户的图形绘制以及检索。可以从编程法、作图法以及混合法三个角度进行图库标准体系建设。编程法指的是利用3D系统所提供的计算机语言,编制出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零件相应结构。绘制软件可以利用该数据库实现查询、传递等基本功能,用编程方法可以更加高效的处理关系复杂的图形,减少系统的占用量,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在进行编程法时,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熟悉计算机语言还要求具备程序调试技能,并且二次开发的时间较长,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作图法指的是利用ProE系统所提供的单一数据库功能以及参数功能进行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参数化模型建立,利用作图法可以记录参数以及图形的参数化建立过程,从而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库,能够有效地克服较为复杂图形的制约,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具有简便、通用性的优势。

混合法指的是需要利用作图法建立的系统,再利用编程法对图形加以分类,提取两种方法的优点,在缺点方面互相补充,达到有效使用的目的,需要根据零件的主要尺寸,运用计算机分析的手段,构建参数化标准图库。综上所述,从整体着手,建立以参数化图库是有力环节。
三.注重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细节
(一).注重设计标准化技术
        在进行注塑模具设计之时,可以利用协调、简化、统一的原则,选择合理的统一审美要求下的模具设计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对零部件的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规格化和标准化,通过以上的标准化建设能够减少在设计过程中的失误,提高设计的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从而促进注塑模具设计的标准化建设。
        例如,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的先进技术培训,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工作素质,加强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素质发展的重视,可以通过培训会普及CCSIM系统操作要领、参数化图库操作方式。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倡勤奋、创新、艰苦奋斗等一系列的精神,加强团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需要重视设计标准化技术。
(二).注重注塑模具制造标准化
        在注塑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促进标准化建设,其目的在于能够运用标准的制造工艺过程来生产同类的零件,提高生产的效率,加快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可以促进同类零件制作工艺所使用工艺装备和生产设备的标准化,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减少人工成本,从长远上来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例如,可以通过编制工艺技术来实现最高效的生产,使得整个生产制造流程能够达到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操作,加强对于成本的运用效率,运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操作水平,满足零件生产的要求,有效地将设计落实。既满足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的经济性要求、生产率要求也满足技术要求,同时还可以运用成组技术指导工艺设计工作,对每一零部件都需要给出统一的格式,制定出统一的工艺框架,以此来加强工艺制造的效果和水平。综上所述,需要注重注塑模具制造标准化。
四.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创新性发展
        进行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意味着遏制创新的理念。促进行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创新性人才,但是为了提高行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以及企业的社会竞争力,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制造的水平和效果,加强生产的质量。创新性发展以及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两个方向的内容,都是共同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行业范围内应该形成注重创新的风气,加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运用,提高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福利水平,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之时,也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水平,加强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工艺水准。
        促进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标准化建设,需要从注塑模具设计理念标准化、设计内容标准化、制造工艺标准化、制作设备标准化来入手,这样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使得企业生产管理体系有效地落实。在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创设注塑模具创新部门,加强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应用,同时也需要注重管理理念创新,引导管理人才创设出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内容,加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我国工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水平。综上所述,需要促进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创新性发展。
总结:
 本文从四个方面为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于最新科技的了解,对接国际先进的经验,不断地提高我国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效,增强我国工业生产的整体实力。在进行标准化体系经验借鉴之时,需要考虑到我国发展的基础状况,有效地促进标准化体系设置的本土化,提高行业发展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昌福.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思考[J]. 南方农机, 2018, 第49卷(11):143.
 [2]. 衡斌.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研究[J]. 电子制作, 2014, (2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