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禅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期   作者:于雯汐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
        于雯汐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16000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而禅文化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禅文化由中国古代先民开发,随后演变为存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中国传统禅文化却渐渐被忽视。我们要在中国传统禅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公共空间设计,将公共空间设计和禅宗文化更好的结合串联在一起。让禅宗文化以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为依托,更好的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部分。

关键词:禅文化;传统文化;公共空间
一、禅文化的概述
(一)、佛文化与禅文化
         佛文化与禅文化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禅”是由尧帝最先提出的,后来随着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印度佛教渐渐以本土的“禅”文化为依托进行广泛传播后,才逐渐有了本土佛教的定义。随着本土佛教发展至今,禅渐渐的成为了佛教的一个法门[1]。禅宗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衍化,一直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禅文化与茶文化
         佛教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参禅礼佛,而佛家提倡“过午不食”,因此必须要有一种东西既可以满足佛家戒律的要求,又可以保证僧人们正常的营养摄入—“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茶叶中不仅含有许多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有提神生津的功效,这使得茶成为了僧人们坐禅打坐时最合适的饮品[2]。由此可见,饮茶是最为符合佛教僧人们生活的活动之一了。禅文化与茶文化紧密相连,渐渐演化成为了被大众所熟知的“禅茶文化”。
二、禅文化与公共空间设计
         禅文化作为最初被尧帝参悟,到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种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洗礼与沉淀,早已自成体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点与内涵,从而被烙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禅文化不仅对佛教文化产生了影响,还渐渐渗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公共空间设计又是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不同方面,所以多少也会受到禅文化的影响。
         公共空间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从学习、模仿甚至直接抄袭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始起步阶段后,中国的公共空间设计才初具雏形,即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传承,发展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禅文化而言,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公共空间设计和传统禅宗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传统禅文化来进行公共空间设计,使其在各方各面上都更符合中国人的精神诉求和价值观念。让中国人的设计更加贴近中国人。
三、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兴起的原因
(一)、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渴求回归自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繁忙的都市生活的对比之下,当代人更加渴望回归自然,去体验慢节奏的生活。禅文化正好响应了这一诉求。禅文化从产生之初就是倡导着回归安宁平和。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即使厌恶快节奏的生活也根本无从改变。这也是越来越多禅意空间产生的原因,人们渴望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获得一种解脱,暂时的逃离快节奏的生活。
(二)、“和合”理念影响人们的精神选择
         合和思想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3]。佛教中的“和合性”与现在的和谐社会理念十分契合,所以作为佛教法门的禅文化也相应地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诉求。

淳朴自然作为一种外在体现,正是禅宗文化所推崇的,简而言之,“简”就是禅宗的原则。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就是一种“不浪费”,一种“简”。两种“简”在寓意上不谋而合。禅文化的应用给予了和谐社会一些必要的精神支撑。
(三)、文化自信的提出加深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这使得我们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禅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也渐渐被我们所挖掘,被我们所认识,被我们所熟悉。习近平主席近年来提出的文化自信更是把增强文化认同感这一重要课题提上了日程,给予了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领域中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公共空间中的禅元素
(一)、关于禅元素
         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禅意表达多浓缩为几个意向符号,比如,光、风、水这些自然的意象符号。
         其中光多为光线的运用,利用光影的多个角度的转变,呈现禅意空间神秘多样,虚虚实实的无穷魅力。另外可以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内空间,把自然符号和人工材料巧妙的串联在一起。
         佛家本着由“净”到“静”的参佛过程和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加上禅意的虚幻, 致使佛家常常用水的变化来体现禅意的变化。所以公共空间对于水的运用也尤其可以提现体禅意思想。
         除却从视觉上体现禅意元素,我们还可以在听觉上增加禅意,这就是对于风元素的运用了。比如用风吹落叶的声音体现禅意中“静”的主张,以动衬静,更加凸显禅意空间的宁静致远。
(二)、禅元素在公共空间的实践应用
         禅宗对于室内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打破了原有传统公共空间的对称格局,禅宗更喜欢空间上的“留白”,喜欢增加各个空间的流动性,例如,减少隔断,增加一些玻璃墙或者格栅。各个空间既是相连的又不会缺少私密性,让人在需要安静冥想的时候又可以立刻进入状态不受打扰。
         禅意空间在色彩的运用上通常以单一色调为主,主要使用白色,由此可以更加贴合禅宗“质朴、朴素”的原则和主张。另外更可以用这种质朴的色调来洗涤浮躁的心灵,可以在空间氛围的渲染下静下心来,享受禅带给我们的宁静与平和。
          艺术陈列品也同样可以对公共空间中环境和气氛的营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却在空间格局上的留白,禅文化对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陈列品同样有留白的要求,比如在大面墙体上仅放置一幅画或只摆放一个装饰摆件就此营造空灵幽深的禅意之美。
结语
   把禅文化和空间设计结合起来不仅仅可以缓解正处于快节奏生活人们的压力,还可以唤醒当代人对于传统禅文化的关注,让传统禅文化凭借现代元素,重现生机与活力,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从实践上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让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大放异彩,还要让中国传统禅文化走出国门,被大家所熟知、尊重。
参考文献
[1]悟义 著,《中国禅》[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年,P11.
[2]关建平 编,《禅茶:礼仪与思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P57-59.
[3] 蔡方鹿,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1997(06):67-74.
通讯作者:高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