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4期   作者:阎子彬 王双双 巩书浩 李宁 刘明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变得尤为
        阎子彬 王双双 巩书浩  李宁 刘明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沥青路面具有面层温度稳定性差、抗弯拉强度低等缺点,加之行车密度、超载现象的影响,会增加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将会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系统性的处理措施,以此来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提高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1.1沥青路面出现裂缝
        水平裂缝是由于道路长期受热,在高温的作用之下,路面受热膨胀,发展速度太快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痕;此外,垂直裂痕是由于温度不稳定产生的,温度的变化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裂痕,造成沥青路面加速老化。反反复复,使得沥青路面陷入到无限的恶性循环过程之中。
        1.2沥青路面大面积的车辙痕迹
        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每日都要负载较大的车流量,车辙裂痕出现的频率就大,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由于沥青路面的制作原料不同,受到材料质量的影响,沥青路面的混合比、质量都不尽相同,有些沥青路面偷工减料,质量较差,在行车荷载反复出现之后,路面的结构层和路基就会出现许多的补充压实的情况;其次,沥青混合料当中油色混合比过大,会造成表面磨损严重,路面的承载力度大大降低;再者,在雨天的时候,雨水大面积地浸没地面,侵入沥青路面的内部,使得沥青路面的内部结构层、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柔韧性大大减弱,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的裂化现象,不仅如此,基层之中的夹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夹层不稳定的情况,路基会出现许多不均匀的变形,从而出现了路面出现了横向的推挤,长此以往,波形的车辙将会出现在大面积的沥青路面之上。
        1.3桥头沉降病害
        在进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桥头路面沉降时有发生,其一般是因为在桥头路基处理过程中,并未在桥头路基沉降结束后进行搭板与桥台的施工作业,从而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诱发桥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产生桥头路面沉降病害。通常情况下,部分桥头沉降病害多发生于桥头引导与路面接触的位置,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还会增加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率。因此,在桥梁、桥台、台背回填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回填料的质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要求对回填材料进行分层及压实施工时,且未按照要求进行桥头排水处理时,也会导致搭板、桥台等出现脱空现象,进而诱发桥头沉降病害。
        1.4拥包病害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局部表面混合料内的细集料还有比较大的油量且超过标准要求时,将会在车辆行驶阶段,导致路面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挤,进而偶发混合料聚集现象,增加了拥包病害的发生率。大量的实践调查和分析发现,如果混合料内的细集料油石比超过7%时,将会增加拥包病害的发生,尤其是在沥青路面弯道位置,拥包病害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此外,如果基层含水量偏高,并且多存储于基层表面时,也会在基层与面层间产生间隙,如果在沥青路面上车辆反复碾压时,就会产生拥包现象。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2.1设计因素
        作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前提依据,若施工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增大后期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几率。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问题,包括: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路面厚度、结构设计,或者是在设计过程中人员对交通量的预估不合理,导致公路路面设计强度无法满足后期运行阶段的实际交通量需求,增大路面病害的出现几率;未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暗涵填土或者是暗沟的设计,其厚度未达到标准要求,致使公路基层压实效果不佳,后期运行阶段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材料选择不合理。


        2.2施工因素
        施工阶段是公路工程实质化的核心阶段,分析当前公路工程因施工不到位而产生路面病害的问题,具体包括:路基施工不到位,施工强度未达到标准强度要求,弯沉值超过规定标准,致使路基下沉,增大路面病害出现几率;施工作业期间,因混合料水分控制不合理,致使半刚性基层铺筑作业不合理,因干缩应力的产生而增大路面病害产生的几率;混合料碾压作业开展,未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配置机械设备,致使混合料碾压质量不达标,加之混合料在运输期间出现离析现象,导致混合料细料上浮,产生路面病害问题;基层养护作业开展不到位,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洒水,且透油层的铺设过晚,致使路面形成干缩裂缝;沥青摊铺碾压作业时,因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形成温度应力,产生路面病害。
        2.3外界因素
        分析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外界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沥青路面在冬季寒冷时期,极易因低温收缩而形成干缩裂缝;水侵蚀问题,若路面积水未及时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水会逐渐向下渗透,加之行车荷载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出现破损;超载,若公路长期承受超限荷载,其路基结构的强度无法满足行车荷载需求,导致公路基层出现裂缝。
        3处理措施
        3.1路面裂缝处理措施
        横向裂缝,在进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要对冷接缝的出现给予严格控制,并确保摊铺作业的有效、持续推进,同时在沥青路面压实阶段,要确保横幅上伸入新的铺层中,并保持15cm的铺层,在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最好朝着新铺层方向移动,如果压路机可以全部布满新铺层时,才允许进行纵向碾压工作,以此来有效降低横向裂缝的产生;纵向裂缝,在沥青路面施工阶段,要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地基,并按照要求开展路面地基压实处理,以确保地基的均匀性和平整性效果;龟裂或网状型裂缝,在沥青路面施工时,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并检测沥青的性能,以此来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本身的强度,进而避免龟裂或网状型裂缝的产生。
        3.2车辙处理措施
        如今,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车辙病害一般可以借助铣刨机来对车辙突出位置进行铣刨处理,如果条件符合要求时,也可以选择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来开展沥青路面平整度修复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其平整度。如果车辙病害比较严重时,可以借助罩面处理的方式进行解决。通常情况下,诱发车辙病害的原因比较多,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就要根据具体原因来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如果是因为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不理想而诱发的车辙病害,则需要借助铣刨机来重新铣刨沥青路面面层,且选择满足施工标准的沥青混合料来对路面基层进行重铺。
        3.3桥头沉降处理措施
        在进行桥头沉降病害处理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准确测量桥头位置的沉降量,由此选择桥头沉降标准。在桥头沉降病害处理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对桥头路基进一步夯实处理,随后以此开展桥台与搭板施工。同时,要按照要求对沥青路面与桥头引道的接缝位置进行检查,如果接缝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时,则需要对路面与桥头引道进行调整,避免诱发桥头沉降问题。此外,在沥青道路铺设阶段,要对其铺设质量给予严格把关,并保证所选混合料、集料和回填料等满足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和标准。在桥头台背回填阶段,要保证回填料的压实效果,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桥头沉降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
        3.4拥包处理措施
        在对拥包病害进行处理前,要对拥包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随后根据标准对拥包病害进行处理,以期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如果拥包病害是由于面层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含量超标,并且具有较大含油量导致的,则可以选择铲除重铺或铣刨罩面给予处理。在拥包病害处理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前期预防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处理效果。例如,如果基层与面层间出现缝隙且含水量过大时,可以选择面层铣刨法或排水法进行处理,这些也是解决拥包病害的常用方法。
        4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为了发展交通事业,务必发展公路建设的养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沥青路面的维护。这是需要后人不断地去革新养护技术,不断追求更好地提高养护技术,探索如何提高运营管理的质量。养护队伍的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为国家服务意识,是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发展壮大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朱琼毅.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居业,2018(11):121-122.
        [2]陈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8(10):254-255.
        [3]杨晓锋.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病害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4):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