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黄涛
[导读]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进行,
        黄涛
        身份证号码:45010519880919****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给予测量工作足够的重视。现代测量技术已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实时化,“3S”(GPS、GIS、RS)技术、测量机器人、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以及现代传感器测量等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测量的难度并不低,数字测量的开展,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对工程的长远进步,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但是,我们在该项技术的运用层面上,必须在数字测量的方案上合理的设计,加强技术的科学运用,对于不同的测量环境,以及干扰的条件等,进行更好的掌控,减少潜在性的漏洞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数字测量技术的阶段性调整,同样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1概述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集众多现代化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测量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可以将数据在计算机中进行加工分析,并在计算机中显示出相应的图像,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模拟法,如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地面测图方法,劳动强度大、精度低且显示不直观。随着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RTK)仪器等测绘仪器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地面测图(常用全站仪测图、GPS(RTK)测图)逐步取代了传统地形图测绘。数字地面测图的野外观测数据可传输到计算机,检查、修改数据错误,生成图形数据,然后根据工作草图,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编辑图形数据,利用绘图软件生成图形文件,经过裁切编辑、图幅修饰可制作成工作人员所需的分幅地形图。纸质地形图、地籍图通过扫描矢量化变为数字化数据,经过矢量化之后的图形再进行编辑、修改、注记形成矢量化数字地图,便于作业人员储存、使用和管理。应用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数字测量技术,对有关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或图形产品,建立数据库。在控制测量方面,卫星定位测量(GPS技术)通过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并结合现代通讯方法,向测量人员提供精确的二维坐标和速度,同时还能提供相关的时间等参数信息。卫星定位测量(GPS技术)静态观测的原理为若干台仪器同时观测若干颗定位卫星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通过后差分的方式计算出观测仪器的坐标,具有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全天候、实时快速、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减少了常规测量中手工记录计算检查的工作量,降低了外业劳动时间和强度,因此卫星定位测量(GPS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
        2现代化数字测量技术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数字测量技术与传统的人工测量以及过去传统的计算机数据测量技术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计算机技术与各种现代化测量手段的应用与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应用的数字测量技术的实用性也变得更强,不仅仅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效果也变得更强,对于站点更加准确,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测绘与定位,并且缩小误差。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与建设过程中,对于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表面,只是采用数字测量技术算算数据或者记录一些数据点,没有真正发挥出数字测量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其实在建筑工程中,将数字测量技术与多媒体手段、建模手段等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数字测量技术的价值作用,也进一步推动着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发展。


        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地面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
        当所测绘地区的经费比较充足或工程项目所在地区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时,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进行该地区大比例尺地图的测绘。该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法,是目前我国各测绘单位应用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
        与传统的手工绘制方法相比,数字测图技术具有显示更直观、精度更高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组合绘图软件,可以对被测元素和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转换成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显示或绘出符合不同比例尺大小的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并且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所测地区地上地下信息。
        3.2数字测量技术在位移变形中的应用
        变形监测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周期或连续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物理解释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对建筑工程而言,变形体一般包括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其他与建设有关的人工或自然对象,如高层建筑、隧道、桥梁、大坝、边坡、基坑等。在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通过对建筑物、边坡、基坑等变形体进行变形监测,了解掌握变形体以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变形,经过回归分析、因素作用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和统计检验等确定变形过程和趋势。然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确定变形显性、规律和成因等,对变形体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避免发生建筑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事故。变形监测可分为动态与静态变形测量,利用实时动态GPS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连续性观测进行动态变形监测,利用专用传感器应力应变测量、GPS测量、常规大地测量的周期性观测进行静态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方案与监测目的的不同要求,监测时所采用的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方式及测量技术也不尽相同。周期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对变形体进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可加密测量,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按时间顺序绘制成变形过程线,可以反映变形体的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而连续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内对变形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绘制成一条连续型的曲线。如在沉降测量中,在变形体上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变形观测点,既可采用连续性的测量方式,也可采用周期性的测量方式,但具体采用何种测量方式是由监测方案和监测目的所决定的。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变形的周期性、相关性,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向有关单位提交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排除,防止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测量定位的应用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数字测量技术的运用,虽然在自身的理念上非常不错,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专业领域需求,以及服务的具体对象来完善,这样才能在数字测量技术的体系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测量定位的应用,是数字测量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在具体的技术功能上表现的较为显著。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建设单位的测量水准和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建设单位的施工成本,为以后的建设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人员还应加强测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测量仪器的操作及应用,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让其在以后的推广和应用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紫薇.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2).
        [2]王联.论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测量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
        [3]邸中秋.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