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何丽丹
[导读] 我国地貌形态较为复杂,岩土工程施工则需要因地制宜,
        何丽丹
        身份证号码:45012119890117****
        摘要:我国地貌形态较为复杂,岩土工程施工则需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勘测和作业。不同条件的岩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施工中也存在比较难以把握的技术要点,需要施工人员注意和及时解决。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岩土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并针对其难点提出了施工技术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应对措施
        引言
        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岩土工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为使得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以提升,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地质和自然环境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同时提高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度,不仅需要满足岩土内部空间需求,而且还应要保障拥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进而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
        1.1漏水、漏浆现象
        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进行全面勘查,从而可以为后续顺利施工提供保障。但在实际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做好全面勘查工作,没有及时、全面掌握地下的实际情况,导致在钻探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溶洞浸水情况的发生,使得水和泥浆进入溶洞中,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1.2桩基施工中出现塌孔
如果岩土工程施工中出现桩基施工塌孔的情况,造成其原因如下:(1)成孔时间较早,使得泥浆发生沉淀,进而出现上部分为清水,下半部分为骨料的分层情况。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将会使得回填土重量提升,从而引发塌孔问题。(2)在实际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并未做好回填土的压实工作,会使得土壤密实性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坍陷情况[5]。(3)在桩基钻孔施工环节,如果出现旋挖机钻孔尺寸较大,导致护筒后的土壤有掉落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引发塌孔和埋钻的情况。
        1.3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
        一般情况下,地下连续施工难点主要体现在泥浆制作和锁口管上。在实际的泥浆制作过程中,如果泥浆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在使用循环泥浆开挖沟槽过程中,未对泥浆质量进行检查,就会使得泥浆达不到相关标准,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如果未对沟槽泥浆质量进行检查,就会使得泥浆抗渗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锁口管进行固定工作,即将导木枕融入导墙和锁口管的空隙中,然后将锁口管上端进行固定,与此同时使用吊机将锁口管吊至指定位置,同时将锁口管的下端进行固定。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并未做好锁口管固定工作,很容易引发偏差移动的情况。另外,槽壁倾斜也很容易引发锁口管发生偏差,这是由于槽壁发生倾斜,很容易使得锁口管难以放置在指定位置中,进而影响后续工作。
        2岩土工程施工难点技术的应对措施
        2.1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对策
        在岩溶地区桩基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漏水、漏浆等情况,不仅会对施工安全和稳定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是威胁施工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桩基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具体而言:(1)如果出现漏水、漏浆等情况,则需要在渗漏位置放置黏土亦或者碎石。(2)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软土地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可以使用低垂对孔壁进行敲击,保障孔壁的密实性,促使岩土工程的顺利完工。(3)当存在溶洞高度较小的问题时,首先需要进行泥浆护壁施工步骤,然后使用回填土进行加固处理,最后采用泥浆护壁的方法进行施工,从而保障其质量和安全。


        2.2地下连续墙施工对策
        2.2.1泥浆制作
        首先在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应对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控,充分研究具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实施设计准备。其次在具体制作时,要选择质量较高的膨润土和纯碱等原料,对岩土原料进行搅拌时,需严格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不同原料的混合,从而配置出成分合理的工程原料。此外在完成泥浆制作时,还需在不同阶段对泥浆实施检验,保证泥浆的配比符合工程的标准要求,依据连续墙的实际需求设置泥浆的配比。充分延长泥浆的发酵时间,运用功率较大的水泵注入清水,从而减少泥浆的实际搅拌用时。
        2.2.2成槽放样
        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偏差问题,便会大幅提升岩土施工项目的进展,同时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纠正放样偏差时,可在槽段挖掘环节设置足够的宽度,保证挖掘时的宽度适中,便不会发生偏差的情况。成槽放样时,还需确保浇筑液达到放样的具体要求,需对液面实施全程监控,从而将液面维持在标准水位高度以上,同时达到导墙50cm以外的距离。此外,在施工时还需加大水位液面与泥浆面的高度差异,从而杜绝地下水进入槽段,实现成槽放样的设施控制,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2.2.3锁口管施工
        针对锁口管的施工主要需提升其稳定性能,避免出现倾斜等问题。如果发生该类情况,则需对管口的上下两端进行有效的固定。如在运用吊车提升锁扣管高度时,需合理定位吊车的位置,确保吊车在运行时能够提供充分的力量,以此避免管口发生偏移。如果锁扣管位置未达到设计要求,便会对钢筋笼的具体位置和幅墙宽度形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导致变形情况的发生。对此,技术人员应侧重加强对锁扣管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认真按照规定的施工顺序和流程实施各环节,着力克服技术方面的难点,最终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
        2.3岩土工程支护技术
        在实施开挖环节之前,技术人员应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工程实施区域实施帷幕建设,并确保帷幕厚度达到要求,从而提升软土固结的速度。帷幕能够对软土提供较强的保护作用,从而促进软土施工的顺利开展。但需注意,完成开挖工序后,不能马上拆除帷幕,而需继续维持帷幕的厚度,在完成所有基础层面的施工后再行拆除,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达到满意的效果。此外,在实施岩体工程时,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支护都会出现在挖掘环节,其中应用较多的临时性的支护方式有导管注浆管棚、钢格栅等,永久性的支护方式主要为混凝土衬砌。
        2.4岩土体加固技术
        对于不同的工程及岩土类型,需使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工程实施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当前,在实施岩土工程时,岩土体加固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具体使用时,技术人员需对地基进行全面的检验,从而确保加固技术实施的效果。我国地域范围较广,各区域的岩土体类型也不同,其中不乏软基土和不良土等类型,如果在上述类型土壤中实施工程项目,便需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式对地基进行科学处理和加固。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地基处理方式为置换及拌入法、加筋法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不同地域的岩土工程项目而言,应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对现场地质进行勘查,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且需要做好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加固等施工技术应用工作,才可以妥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保障岩土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使使用年限的提升,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使得施工质量有所保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参考文献
        [1]史传迪,张宁,刘红超.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
        [2]何国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06.
        [3]刘兆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