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平
宜宾市兴文县应急管理局 四川省宜宾市 644400
摘要: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通风不仅能够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能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煤矿事故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除了会给煤矿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做好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本文对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防范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事故防范;措施
引言
在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这也不断推进煤矿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开采深度的增加。但是与此同时,也使得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更加复杂,增加了矿井作业中的安全事故概率。在上述安全事故中,由于瓦斯而引起的事故占比较高且危害较大,在影响矿井正常开采作业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威胁。而对于瓦斯安全事故来说,主要的引发原因就是矿井中的通风不够合理而造成了局部瓦斯集聚的原因,矿井通风管理也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
1.1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只有有了合格矿工的支持,整个煤矿才能够更好地运行。整个煤矿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为每一位矿工都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实现良性的循环。几乎所有煤矿中的工作都需要由矿工来参与完成,如果没有安全管理技术及时进行配套,就会直接危害矿工的人身安全。目前,诸多煤矿都停留在被动管理的局面。不仅应急救援产业的建设不够完整。社会各个基层内部人员也没有全面地进行配合。监控系统和装备不能够及时跟上生产的要求。2015年,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掘进工作面非常容易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其突出的煤量为225吨,瓦斯的量为6800立方米。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使得更多人死亡。根据三维地震图显示,事故发生的地点存在6米的正断层。根据初步分析,该矿没有在某一南盘区域进行专业的防护措施,进风槽处于向斜构造的轴部,两台钻机会直接进行施工,扰动煤体之后就会使得瓦斯直接突出。正是因为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所以煤矿通风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
1.2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监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通风安全监管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对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操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性,正常的监测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风安全管理的应用、后期维护、产品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系统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通风安全管理各项辅助功能的有效发挥,给矿井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3通风标准不符合要求
煤矿通风系统需要多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保证通风效果,但是目前煤矿企业在通风管理标准的制定上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通风管理的各个步骤,而且也没有对通风安全数据进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尤其是在一些小煤矿的开采上,不仅没有得到国家认可,而且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安全管理,一味的降低生产成本,所使用的通风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影响了煤矿的通风效果,增加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2.1加大通风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以及技术投入
加大此方面的资金和技术、人员等投入,可以实现对粉尘以及瓦斯等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测,通过各项仪器和设备的配备来提升矿井的通风系统设备的安全水平。
同时及时将监测数据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上报,通过专门的瓦斯监测部门和人员实现全方位的监测,保证问题在发生的瞬间得到有效解决,做好潜在安全隐患的提前处理。
2.2制定安全通风管理计划
要想提高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效果,就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在对煤矿以及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和山体情况进行全面仔细勘察之后,结合实际煤矿情况、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安全通风管理计划,明确通风管理标准,从而为安全通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备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危害。
2.3构建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
以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启停区通风的调整、通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以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基本上是由煤矿企业中的总工程师和相关的领导来负责的。在决策的过程中,负责煤矿矿井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领导应当根据任务的安排对通风的记录进行决策,这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具有相关任务进行直接和快速排查的优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总工程师和主要领导做出科学与合理的决策。
2.4合理引入先进设备及技术,加强井下环境监测
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管理水平,为生产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因此煤矿企业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中,应加大通风系统管理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引入先进通风设备及安全管理技术,对一些老旧设备和技术进行及时更新或更换,确保通风系统转运能够满足作业要求。另外,煤矿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等技术开展矿井作业环境监测工作,不断提高监测水平,以及时发现安全异常情况,为煤矿开采作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促进煤矿生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5全面建立通风安全的评价机制
目前,多样化的通风安全机制可以对矿井内部的多种数据和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机制。其中,定性评价机制和定量评价机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这样两种评价机制。专业人员还需要根据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评价。但是,只有在真正安全检测之后才能够全面地引入合适的评价机制。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措施来建立评价机制,第一,全面地评价通风系统内部效率、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第二,全面评价风量供应和需求的综合指数,并全面地确定开采区内部瓦斯的浓度和风量。第三,如果需要在评价开采区域内部确定风流逆转的危险程度,专业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专业的知识。第四,全面地检测通风安全状况和漏检率。如果有必要则需要对系统内部的安全性进行全方位地评价。
2.6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从管理者到一线工人都要牢牢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因此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培训,并开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机遇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通风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通风工作的处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通风系统与每一位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密切相关,也是矿井室内室外气体流通的关键。由于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其风尘、有害气体都会通过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稀释,进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近些年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强而有力的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来切实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和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到萌芽状态之中,为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峰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12):45-46.
[2]郭立典.煤矿安全工程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途径[J].当代化工研究,2018,(2):63-64.
[3]闫海忠.浅议强化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的策略[J].机械管理发,2016(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