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的加深,人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变大。而信息化的时代,就是要求人类注重整个变电站的良好建设,关注变电站的智能化实施,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切实地提高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使得其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1引言
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利用一些先进的电气元件设备来实时的控制和调节电网,第一时间做出分析以及明智的决策。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智能变电站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特点,对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提出一些意见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保证智能变电站可以高效率的正常运行。
2智能变电站特点
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及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及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及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及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在线监测的功能,及时对出现的状况进行处理,以避免因事故造成更大损失,利用该功能保证运行的可靠性。随着电力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变电站具备信息及时传递、故障自动检测等新功能,智能电站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等高新技术完成变电站内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进而在监控中心建立监控管理平台,以此实时监控站内设备运行状况。智能电站的存在,实现了变电站内单元信息的相互交流,提升信息共享的能力,相比老式变电站有了质的飞跃。
3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设备与工程招标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变电站的设计期间,对于水土文化气候,地貌地质特征,变电站电网运营等相关情况缺少数据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投入使用之后的电力系统技术和在环境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它甚至会影响到后续的运营。现阶段电站正处于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时间阶段,电力行业进行变革虽然看到了希望和机遇,但同时也看到受到时间影响上的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的管理和技术,相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重视,要加快优化速度,并且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维运管理不是很全面,技术交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供货商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就影响了运维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导致运维管理结构不清晰,会导致管理失控的局面发生。
4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措施
4.1完善制度体系
全面、规范的规章制度,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有指导性作用。所以,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设备管理的实际使用情况,实时的更新相关作业的指导书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运维中心要求技术人员根据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操作、结构、设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更加生动形象的编写规章制度,使复杂晦涩的专业的技术资料,看起来更加简单通俗易懂,促进整个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流程。同时,还需要降低运维操作的难度,提高运维管理的熟练度,使设备文件和模型更加标准化,方便统一管理和交接。最后,需要相关的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互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变电站的模块化设计。
4.2做好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可以顺利运行,最好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构建严格的工作人员职责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定期的检查变电站内的每一个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则是在智能变电站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如果设备遇到了故障,就要及时的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影响人们的安全健康。
例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注重电压和电流遥测值和开关遥信量的数字化之外,更应该将重点放置在信息共享,调控标准值上面。通过互联网+操作程序的方式,注重对间隔层和过程层等方面的优化运行和有效维护,逐渐成为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4.3强化压板定值及交换机的管理
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如若在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平稳运行。而对于继电保护技术来说,就是需要使得智能规划中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得以进行实施,比如:数字化切板能够用来有效的保护智能变电站的出口跳压板,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硬压板合理运行。所以,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要经常完善软压板的各项功能,以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值的稳定。由此可见,软压板对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软压板的功能的到完善,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的稳定,最终才会使得智能变电站系统更加科学完善。
4.4引进集成化智能设备
集成化智能变电站设备,通常由半自动器件转变而成,此类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较高。此类设备比较先进,并且具有较强的集成化水平。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业务的开展,能够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更加低碳环保,真正达到一键式控制目标。对于技术人员来讲,在对既有的变电站控制标准进行调整,并设置相应的系统,保证集成化智能变电站能够更为稳定的运行。另外,在引进集成化智能设备时,技术人员还要对智能终端进行全面检修,明确终端检修硬压板内部的断路器是否位于正常位置。在一次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下,对智能终端进行全面检修,技术人员要明确调和闸是否已经完全退出,当电气联系结束后,方可投入智能终端硬压板,真正达到提升集成化智能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4.5可视化运维系统的应用
目前,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已在多省试点应用。基于现场运维检修人员的需求,切实际、高效率的解决了现场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某220kV智能变电站为例,该站承担着2016年G20峰会保电工作任务,供电范围覆盖萧山荣庄、红垦等区域,重点保障钱江世纪城区块供电可靠。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与全站统一投产于2016年4月,迄今配置文件齐全,功能实现完整,已稳定安全运行近2年。该系统提高了现场快速诊断和处理设备缺陷的能力,提供了安全措施操作辅助功能,实现了智能变电站“看得见、摸得着”可视化图形化层次化的展示。该系统的工程实施具有时间短、配置简洁、维护方便三大特点。该变电站投运前,工作人员利用保护设备可视化运维系统光纤链路监视诊断、虚实回路监视诊断、光口光强监视功能等对各个间隔详细的审查。直观、精确的指向某一间隔智能终端第七块板卡第四光口的光纤发生了断链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排查后发现在调试过程中尾纤遭到撕扯而外表完好如初,更换后情况得到解决。送电前夕,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各间隔安全措施的预演和实际校核,为送电工作和未来的停电检修提供了保障。投运后,全景图巡视和保护巡检模块给运维人员日常检测IED设备、链路,检查IED设备工作情况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图形化的展示十分直观,发现问题后还可以及时的利用其他功能进行查询和定位。
5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限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等一些客观因素,智能变电站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科研小组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进行升级优化,从而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社会的供电安全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笃峻,叶翔,葛立青,杨贵,周奕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607:163-168+175.
[2]戴瑞成,闫春江,卢江水,黄明,武志松,李红岩.智能变电站几点运维关键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5,34S2:188-195.
[3]白玉洁.内蒙古某500kV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