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120119890401XXXX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持续增加,以往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施工管理逐渐趋于标准化以及精细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工程造价,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更是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本篇文章从笔者自身所学角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如何管理与把控造价,希望能为建筑工程造价献言进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1、引言
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是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应的生产,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造价的动态管理,加强对于成本的控制。现在的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很激烈,企业如果可以利用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可以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施工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2、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2.1施工组织
在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设计方案,结合人员、技术以及资金情况,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与施工效率、施工安全以及工程造价具有直接关系。
2.2施工材料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材料是施工建设的基础,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在具体建设中,材料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价格处于动态浮动中,为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材料质量与工程造价也具有直接关系,如果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会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增加了重复建设和返工的成本,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2.3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与工程造价密不可分,首先,现场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可以合理的对工程造价和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其次,施工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与工程造价具有直接关系,如果在施工中存在不复杂、不规范以及不认真的情况,会导致工序质量不过关,进而导致造价偏高。
2.4现场变更
由于工程建设施工周期较长,容易受到业主要求、设计思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现场施工变更的情况,如果出现变更会对工程造价带来直接影响。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3.1管理不科学
当前,在造价管理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对施工阶段进行全程控制,甚至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而存在施工材料浪费的情况,在设计方案审核中也没有严格把控,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工程成本超支。
3.2工程量存在偏差
在施工阶段中,一些施工企业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量和施工中实际工作量存在偏差,进而导致施工量增加,为工程造价管理增添了难度,甚至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3.3施工组织不合理
当前,在施工阶段中,存在施工组织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也导致材料浪费、人员重复以及资金浪费,例如在具体施工中,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返工,导致工程造价远远超出预算。
4、管理以及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相关途径分析
4.1完善施工组织
首先,在施工组织方面,要将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责任分解,将其落实到具体人身上,例如工序质量以及项目造价等,每个环节设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该环节的成本控制,如果出现超出成本或者项目亏空的情况,具体负责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其次,在组织施工之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各项施工影响因素,例如施工环境、人员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提升人力和资金的利用效率,起到节约和控制成本的作用;最后,结合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施工过程按照方案有序开展,对工程造价实现动态控制。
4.2加强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包括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进而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施工材料,起到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首先,要安排专职人员按照施工需求和采购计划进行材料采买工作,在购买中结合市场平均价格,做到货比三家,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优异、价格低廉;其次,在材料进场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做好材料的保管和发放工作,严禁出现浪费行为;最后,做好施工机械管理工作,做好机械备案记录,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机械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下,并且结合施工需求调整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而降低机械费用和能源消耗。
4.3注重人员管理
参建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施工企业需要注重对参建人员开展有效的管理,进而起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首先,控制人工费用,每个月制定一次施工人员费用预算标准,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标准控制人工费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进而起到节约人力成本的作用;其次,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记录工作,包括用工数量、岗位工资等,及时发现存在的偏差和错误,避免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最后,施工企业要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科学的培训,对于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对于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岗位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防止出现不按方案施工以及施工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4.4控制工程变更
首先,在施工阶段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组织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结合工程量清单计算工程造价预算;其次,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审核工作,如果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需要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预防变更为施工成本带来较大影响,降低成本投入,实现造价的合理控制;最后,尽量减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漏洞需要及时处理,保证工程变更不对工程造价带来较大影响。
4.5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途径,施工企业需要提升对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控制材料使用量,与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保证材料供应渠道顺畅,不会因为材料供应不足而延长建设周期,造成工程成本超支,每天发放施工材料,防止出现盗窃和浪费材料的情况;第二,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施工安全以及有序的开展;第三,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发现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符,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调整施工方案;第四,关注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属于一种常见情况,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现场管理中,要关注工程变更,并且结合变更情况进行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
5、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管控工作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管控工作,才能提升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良性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在文中畅谈了一下自己的浅见,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管控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所助益,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9(26).
[2]付宝玲,耿庆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问题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3]陈晨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7(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