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质分析化验是指针对水体的质量进行检验和分析,是确保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的基础性工作。而在水质化验分析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希望能够为水质检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质化验;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引言:
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化验结果。相关检测部门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入研发并运用先进的化验检测技术,努力提升水质化验水平,保障水质化验结果的精准和可靠,为净化水源,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做出贡献。水质化验分析不仅是保护和监测环境的一项技术,还是评价水质优良与否的一种重要手段。水质化验分析主要是依靠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化学试剂,运用各种科学方式对水进行检测并评价。经过严密的技术检测得出的水质分析报告,可以指导人们生活用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活水平,并且,也可以进一步指导人们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
一、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分析是指对所监测的水源依据采样布点原则,合理设置采集点对水体进行采样收集,严格控制样品的质量和检测前以及检测后的样品质量,对采集的样品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有害物质的含量等数据进行化验分析,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包括采样控制、样品检测前的质量控制以及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最终的数据质量审核,从而得出水质化验分析结果。严格依照采样布点原则可以整体的了解水体状况,严格的控制检测质量可以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从而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符合水质的真实情况为接下来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二、影响水质化验分析质量的因素
2.1实验室设备因素
实验室的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后续进展。在实验中,工作人员需要避免因误操作对仪器工作状态产生影响而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具体注意事项有:保持实验器皿的干净整洁,避免器皿中残留各种化学物质,在实验中混入实验样本;对实验仪器进行定期检查,防止仪器部件老化引起实验結果不准确;根据具体需要对实验室进行清理,防止光污染等出现。
2.2方法因素
要想有效控制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应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水质区域特点,合理选择与管理质量控制方案,并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能严格按照水标准、规范化的水质化验分析流程,合理运用技术,以此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技术运用不规范、化验分析方法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最终的化验分析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要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化验过程,但由于部分地方对水质化验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不重视,组织非技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导致质量控制效果不理想。
2.3人员因素
水质化验分析工作对于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水质化验分析技术人员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团队意识,能详细分析和处理水质化验分析结果;要有足够的思想觉悟,保证仔细地分析化验报告,在认识水质化验分析重要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质量控制的办法;认真仔细完成水质化验分析的所有环节,且能综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处理水质化验分析的相关数据,一旦遇到比较紧急的情况也能快速进行处理和应对。
三、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对水质化验分析全过程进行控制
(1)要想控制水质化验分析质量,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被认为是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具体讲,水质化验分析人员需要认真考察水样采集地,选择适宜的采集地。化验分析人员需要合理应用化验分析方法,并完成好标准制定、整体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为质量控制奠定坚实基础。化验分析人员还应考量实验需求及目的,根据现有条件及设备情况,以现有最高水平完成水质化验分析工作,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控制化验分析工作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质量控制工作。对过程进行控制时,需要有效控制样本收集、运输、贮存、校准曲线等方面工作。水质化验分析人员需要熟悉设计方面的要求,因为水样的保存及运输与水质化验分析工作和设计要求方面具有较大关联,若不熟悉则无法采取针对措施完成运输及保存工作,微生物或化学反应等原因会对水样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对水质化验分析结果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水质化验分析人员需要通过记录、标号、样本复核及保存等方式对结果进行控制。此外,化验分析人员还需要将复核结果与检验结果进行比照,从而选择出更加科学、准确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注意样本有效时间及编号情况。通过精度足够的设备仪器完成测试工作,去除明显不正确的结果及不合理的内容,从而使水质化验分析结果更加科学有效,更好地完成质量控制工作。
3.2做好检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水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如分析仪器、玻璃器皿等,从保障分析结果准确性的角度考虑,在使用前,必须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其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同时做好各种器具的消毒处理,以避免器具本身问题对于监测分析结果的影响。不仅如此,还应该做好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标准物质是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在对标准物质进行选择时,应该检查其合格证明,或者通过相应的对比试验,对量值的准确性和溯源性进行验证。而即使是配比好的标准物质,也必须做好定期检查工作,防止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出现性质的改变,影响作用的有效发挥。
3.3强化检测人员培训
水质的化验分析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就难以保证。因此,要想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的效果,就必须保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整体素质,不仅要求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水质化验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操作流程,而且要求其能够树立起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水质化验分析的重要性,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
3.4加大水质化验分析的经费投入
加大水质监测经费投入的主要目的是购入水质监测相关的先进仪器及设备,将仪器或设备应用于具体的监测工作中,提高水质监测水平。由于以往水质监测中所使用的一些设备或仪器中已出现老化、磨损、断裂等情况,应用此中设备或仪器进行水质监测,无法精确的监测出水质中存在的污染物,严重影响水质监测结果。加大水质监测经费投入,购置先进的水质监测设施替换老化或磨损严重的设施,有效解决水质监测不准确问题,提高水质监测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同时水污染的情况日益加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是保证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们应当从样本采集、运输、保存、实验以及最终数据整理等环节严格的控制质量,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此来保障水质监测的有效性,从而帮助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下一步措施。
参考文献:
[1]胡怡婷.探究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中间体,2018(12):15-16.
[2]李丽.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25-26.
[3]杨芳.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41-42.
[4]宋琦.刍议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0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