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监测在大 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刘云龙
[导读]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度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度,并加大环境污染监管力度,选择环境监测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通过对环境中个物质含量、排放量等检测,针对监测出的信息数据详细分析,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程度,为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提供重要信息依据,有效减少空气的污染物含量,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充分体现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完善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大气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实施相应的有效措施改善大气环境,减少雾霾天气数量、减少酸雨数量,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想要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情况,就必须加强大气环境监测,了解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促进我国生态化建设。
        1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1实现大气污染科学防治的基础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大气污染科学防治的重要基础。当前一个阶段,在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讲求科学防范与精准治理,目的就是减少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科学防治的基础就在于有着准确的监测数据来作为支撑,利用环境监测系统和相关的设备能够对大气污染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掌握大气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来制定效的污染防治策略。
        1.2开展污染执法监督工作的前提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环境监测的范围以及准确度大大提升,这就给我国更好的开展大气污染执法监督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在应用环境监测设备及相关系统及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测出大气污染的浓度以及范围,还能够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进行准确的分析,大气污染治理部门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精准的查找污染源头,对于存在违规排放和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精准查处,大大提高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提升了大气污染执法监督管理水平。
        1.3优化污染防治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必须要提供更好的污染防治服务。而借助于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对大气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监测,能够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污染防治服务体系,通过实时的污染监测以及污染成分分析,能够对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公开,相关部门联合电视广播等媒体来对广大人民群众发出提醒和建议,从而形成全民共享共治大气污染治理局面,切实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2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1环境监管不力
        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监督力度仍然不够,环保部门的工作受到限制,加重了大气污染。比如:政府部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会大力扶持一些能源消耗大、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给环保部门带来了压力,影响大气环境。
        2.2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物资调运和经济往来,但是交通运输系统中大量的汽车保有量使得气体排放物增加,数量与日俱增,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中,汽车是当前个体数量最多、使用最为广泛、涉及面最大的一种,也是大气污染防治中最有效的控制渠道。目前,中国已针对汽车尾气中的相关气体排放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希望能够为中国未来汽车排放标准制订提供新的指导意见。


        2.3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必须要注意到的是工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控制,尤其要对其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建立针对性的制度,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及时有效地对所管辖区域内的高污染型企业生产过程的排放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实时数据,及时有效地掌握管辖区域内各类工业企业的生产现状,结合新技术发展的成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4治理技术不完善
        虽然中国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期待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到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和进程。
        3完善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对策
        3.1建立智能化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平台
        在监测、预警空气质量时,当地环境监测站应该积极引进一些比较先进、成熟的经验与技术,建立网络平台,使之与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融合,使平台不仅有监测空气质量的功能,还具有实时监测、实时上传信息的功能,简化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难度,优化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方法,提高空气质量的测量准确性。同时,该平台应该具有相应的科学计算方法,能够结合当地空气质量的实际状态,预测计算当地空气质量的发展趋势,迅速、准确、及时地反映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提供准确数据,为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促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3.2建设预警监测系统
        在监控当地实际空气质量时必须准备相关设备,比如测试空气中颗粒物质的仪器、视频摄像终端与因子采集器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按照设备的操作步骤进行。首先,使用GPRS无线传输设备传送实际采集到的大气污染数据与摄像终端获取的原始数据,通过网络平台接收、处理数据,通过系统强大的软件全面储存、计算数据,从而了解到每一个环境监测点的大气实际污染情况。然后,通过Web服务器处理获取的视频数据,分析每一个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再将结果公布出来。在公布数据时,应充分发挥移动媒体终端与网页的优势,从而减轻相关部门的工作负担,让有关环保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取视频、数据等资料,根据大气污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大气治理计划。
        3.3完善重视环境监测制度
        相关政府必须认识到环境监测对当地环境的积极影响,应该提高对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视。环保管理部门需明确当地环境监测站的大气监测现状,明确环境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站的日常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促进工作人员依照环境监测制度开展工作,及时、迅速、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
        3.4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化
        标准化的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还可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促使监测工作质量符合标准。从大气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角度看,虽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存在相应操作规则的,但是该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未一一落实,所以监测项目的实际监测效率与质量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只有逐步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标准化管理,形成系统,不断完善监测工作的流程,不断提高其管理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要注重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通过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对大气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源做好分析和把握,加强对企业生产、人们生活的有效管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有效地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及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程远.探究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61-162.
        [2]郭立达,李扉屏,焦振霞.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3):28+31.
        [3]赖可平.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应对策略[J].云南化工,2019,46(12):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