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 康宝华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康宝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身份证号:15262819870205XXXX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可实现智能化发电和智能化用电调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本文通过论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概念,探讨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列举了主要的应用技术类型。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
        引言
        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但因电力系统内部元件复杂,所以任一环节产生纰漏则会威胁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我国科学技术的良好发展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中运用智能技术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可提高系统性能、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方面,因而建议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有效运用智能技术。
        1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相比于过去的电力系统,如今我国的电力系统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所以说,想要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这也是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技术如模糊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以及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难题,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故障进行预防,在问题出现之前发出警报,从而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整体上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专家控制系统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专家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利用专家知识和解决实际电力问题的经验方法来处理问题。专家控制系统机能包括它所含的知识,主要包括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和知识获取功能。专家控制系统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向电力维护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通过知识和数据库自动找到解决方案。在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处理中,该系统可对发生位置、原因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分析,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自动化处理,电力系统设备的反应速度提高了很多,保证了其持续运行。
        2.2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法最早应用于英国,其最初只是一种推理体系,但是随着模糊控制法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其逐渐在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准确把握工业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秩序。但是通过模糊控制法的有效应用,则能够实现对工业发展和生产的准确控制。在模糊控制法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不需要构建复杂的模型,也不会生成大量复杂的数据,只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实现对非线性和时变性过程的有效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理人员必须要定期的对系统运行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和预测,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为了提升系统测试的有效性,相关人员还要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测试的具体需求,测试人员还要编写各种测试程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准性。但是,在实际的系统测试过程中,系统测试的准确性却很难有效的保证,对于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采用参考日相关理论的测试方法则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在确定参考日之后,通过对负荷曲线核心点进行累积,就能够实现对系统短期负荷的准确预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曲线模型的构建需要借助模糊控制法的相关理论,同时有实验表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和价值。


        2.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影响非常大,可很好的处理相关非线性问题,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构建相关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且处理能力非常强。同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发挥出控制系统的最大作用,获得硬件设备支持、定期实行设备维修、保养,故而利于提高神经网络控制工作的质量。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其一,可替代人工进行控制,主要为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然后经人工使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完成自动控制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效果;其二,可提高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为计算机技术之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能简化系统数据计算的流程,因而能确保数据计算准确;其三,可通过智能化方式处理问题,经神经网络技术+相关技术应用,分析并处理系统故障问题,加强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系统运行整体质量。
        2.4集成智能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而言,单独的控制系统或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所能够涉及的领域和产生的作用都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如果可以通过集成智能控制系统来将各个独立的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化的控制,就会实现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电力自动化、智能控制、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程序的集成,可以共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升其运行管理能力,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2.5线性最优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线性最优控制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智能技术之一。线性最优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最优励磁控制方面。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提升长距离电能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长距离电能输送的水平。除此之外,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大型发电机组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在结合最优控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为大型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3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前景
        近年来,国内的经济迅速发展,智能技术开始在诸多的行业内得到应用,智能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信息化时代下,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出的优化技术。自动化的发展是以智能化作为方向的,控制技术以及自动化管理也开始被运用到诸多的领域中,在系统工程中发挥作用。电力自动化中运用智能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动化实用化能力,加强电力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让电气工程可以实现迅速发展,不断解决智能化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自身性能做出调整,对电气应用的内容进行明确。现代社会是技术主导,人工智能被运用到电力自动化中,支持智能化设计,并提升电力生产的效率,让智能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到的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参数和数据运行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专家控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线性最优化控制技术,在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用电安全和稳定性上进行分析,解决供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蒋蔚.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1):93-94.
        [2]徐云芳,李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3):118-119.
        [3]郝忠孝.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06-208.
        [4]雷静.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践应用[J].科技尚品,2017(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