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其设计理论包括综合利用资源与能力,在自然生态基础上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使资源和能源能够实现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行不同的设计,依据自然环境科学组织并安排,保证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能够实现融合,使其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利用绿色资源以及创新科技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发展要求。
关键词:现代建筑;生态理念;设计;策略
加强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时,要遵守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强对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利用,加强对清洁能源和新型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又能突出节能性和环保性,体现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我国科学发展理念之间的一致性。
1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生态建筑,其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仅可以降低环境破坏,同时也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建筑是基于普通建筑设计的,在其中加入生态理念和相关技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舒适的建筑服务。建筑行业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点:(1)有利于改变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越发严峻,人民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为了能够解决环境问题,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在政策支持下,生态建筑技术得到了发展。相较于不同建筑而言,生态建筑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破坏力,其符合我国的国家政策,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2)有利于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生态建筑从出现开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能够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导致其在社会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生态建筑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要求,同时也能够促使建筑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则
2.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要使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必须要在适宜的条件之下,时间、环境、技术等都要处于适当的前提下,然后才能打造节约能源的框架。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综合多种因素,来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有三个,分别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思想,要严格遵守当前的自然法则,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加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双向发展的共赢局面。
2.2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原则
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减少建筑工程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借此来最大可能地拓展建筑空间。在拓展空间的时候,需要融合更多的自然属性,比如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来合理使用地上、地下的空间,在保证建筑空间稳定的前提下,又可以有效地拓展空间,实现最佳的生态建筑设计。
2.3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的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不能忽略当地地理条件的重要性,设计人员要加强当地自然环境以及景观因素的综合考虑,特别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能源分布、风俗习惯等等,从而进行更符合当地特色的设计,保证生态建筑和当地特色的匹配性。
3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优化场地自然通风
就目前来说,人们为了塑造适宜生存的环境,通常为了塑造合适的生活环境,通常采用主动式的方案,以保证人们生活活动的场所气温湿度稳定,但是因此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这样的温度保持方式并不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因此可以采用一些自然通风措施,以保障空气的自然流通,通过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作用,改善室内温度的不适宜情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塑造舒适环境的目的。塑造建筑通风廊道,从而加强空气流动,保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新鲜的空气,带走场地内污浊空气,提高环境。品质,根据建筑所处地形及所在区域自然方向特点设计符合区域的空气循环系统,在自然环境下形成较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塑造室外风环境,保障场地自然通风条件。
3.2做好绿化设计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生态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要做好绿色设计工作,适当提升绿化覆盖率,可以从立体角度与空中角度入手,加强屋顶绿化设计,通过在建筑屋顶种植适量的植物与蔬菜,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绿化面积,而且能够提高建筑物隔热性能,避免出现严重热辐射现象。在炎炎夏季,在建筑物屋顶种植绿色植物,能够改善室内温度与环境,也可以在建筑物室内阳台种植绿色植株,保证室内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建筑设计人员还要从总体角度出发,以生态设计为基础,加强整体规划,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自然本质,加强功能分区设计,保证建筑生态设计内容更加合理。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设计,并适当提升绿化面积,扩大楼间绿化与楼旁绿化面积,减少能源损耗。
3.3利用外维护结构提高生态性
在不同时间对于阳光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在夏季通常对于遮阳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区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经过合理计算,设计出合适的遮阳设施方案,保障建筑的维护结构与建筑物形态相统一,同时充分利用凹凸变化,减少房间的直射,阳光减弱,辐射热。通过双层玻璃,有效降低噪音,同时改善遮阳条件。另一方面,在冬季应合理增加建筑室内采光量,保障建筑室内取得较好的阳光照射,从而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在具体设计中应针对地理特点设定合适建筑入射角度及外构筑物倾斜度,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自然光利用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3.4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其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施工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建筑业选择建筑材料时,最基本的环境关怀是必要的,例如可以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绿色混凝土、环保水泥、高性能建筑材料等材料,有效防止建筑垃圾的产生。
3.5节约能源和有效的利用能源
从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大力推进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战略,第一方面主要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低功耗新型结构选择等节能技术和设计手段,并且建立符合当地自然文化环境的三维空间发展模式。第二方面是在建筑运行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的能源管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自然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的绿色生态建筑更加智能化、生态化。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利用水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最有效最节能的办法。同时,利用这些新的自然能源可以做到有效的缓解传统建筑中使用能源的需求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建筑设计是评定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重要指标,所以设计人员要做好建筑布局的合理设计,加强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加强对环保节能资源以及技术的使用,更好地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铭芳.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9):15-16,19.
[2]沈太会.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