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人们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老百姓对所购买的房屋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了保证,人们才会去购买,房屋建筑的结构裂缝问题现阶段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1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主要危害
对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即使施工建设工作做的再严谨,施工质量控制的再好,裂缝问题也可能是存在的,这与我们目前所应用的建筑技术是有着重要关联的,而一旦建筑结构产生了大面积的裂缝问题,那么就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了,这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房屋建筑施工建设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验收才能交付使用,如果验收过程中发现了过多或是过大的裂缝,那么这一项目就是不能交付给用户居住的,也无法进行买卖,开发商所能获得的市场效益会受到较大影响;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最基本原材料,而如果这种原材料的采购质量不过关,或是没有对其进行精确的配比,那么房屋建筑的整体粘度和承载力就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墙体就容易出现下沉和裂缝的问题,房屋的施工建设质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当出现这一问题后,施工单位应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举例来说,想要买房子的老百姓看到感兴趣的房间有墙体裂缝存在后,他们一定会担心房屋的建设质量,这一现象可能会直接让用户打消买房子的念头,因此,开发商应立即进行处理,这不仅仅是让用户安心,更是对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负责,应最大限度的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2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
房屋建筑出现工程结构裂缝的成因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温度因素
当下的房屋建筑结构主体材料为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热胀冷缩性质,当其内部温度出现极速变化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扩张或者收缩,而混凝土结构的刚度较高,伸缩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裂缝。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控制主要分为内部温度控制和外部温度控制,既要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过大,也要防止建筑立面被强烈暴晒。
2.2 沉降因素
建筑物由于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因此从施工过程开始,一直到竣工多年、几十年后,都会持续地发生沉降,即在重力的作用下,建筑物对地基产生压缩作用,导致建筑整体的高度略微下降。如果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地基没有夯实或者地基的含水率较高,都可能导致沉降的数值变大,当地基不规则、不均匀的时候,楼体各个部分的沉降量有所不同,导致了楼体内部出现向外的拉力,从而导致结构性裂缝的出现。而由于楼体长时间处于沉降过程中,内部会受到一定的应力,当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存在裂缝的时候,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裂缝会逐渐扩大,直至对内部的应力结构产生影响,此时一旦出现内部装修砸墙或者外部振动等情况,很可能会导致整栋建筑处于危险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2.3 建筑结构塑性收缩
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塑性收缩一般只会存在于建筑物
表层,通常由温度变化或者是由于水分蒸发速度过快,继而导致表层混凝土体积大幅收缩,最终产生开裂问题。该类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温度和风力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但由于该种裂缝往往只存在于墙体表面,只能对混凝土外观产生影响。
3建筑工程中对房屋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注重房屋结构的整体设计与构造措施
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熟悉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场地土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结构内部拉应力的产生;在上部结构设计阶段,要对结构模型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反复的检查,以免出现遗漏的情况,对于荷载裂缝要有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工程设计必须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状态,杜绝有害裂缝,减少或避免不影响使用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同时对于伸缩缝、后浇带要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的设置要在规范要求的最大间距内,基于实际工程场地环境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来调整伸缩缝的间距,另外结构工程师还要对钢筋配置合理选择,结构构件特别是容易出现裂缝的薄壁构件一方面要满足裂缝计算结果,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大小和数量的选择。
3.2 控制砌体及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在防止砌体出现裂缝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取屋面上使用保温层或者是隔热层,使屋面与墙体温差减少,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温度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在进行屋面设计时要符合隔热保温的措施。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防止由于砌体干缩而引起墙体竖向裂缝的出现。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粗骨料选用表面粗糙空隙较少的中砂,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要添加一些外加剂,例如碱水剂,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在进行混凝土材料设计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使用低用水量的配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3.3 建筑工程施工
相关施工人员在对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产生裂缝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防止出现裂缝的情况,与此同时相关监理人员也应当加强对现场工程的监管,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当涉及到防止建筑工程地基变形或者是房屋结构开裂的措施,并且还要明确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以及具体的施工重点,防止由于施工不恰当或者是施工速度的不合理而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建筑周边的季节特点以及气候特点,根据季节因素来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3.4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运用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房屋裂缝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选取建筑材料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在当前时代下最为广泛运用的材料是水硬性胶凝材料,主要是通过外加剂、骨料和水泥混合而成的,在应用这些建筑材料之前,应当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在确认无误之后方可进行实地的施工。
3.5 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
如果在混凝土内部加入钢筋,能够将建筑结构变形能力提升,并将建筑物结构整体性提升。为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配筋设计工作的执行,将配筋方式控制在合理状态下,强化配筋效果。另外,在实际建筑结构配筋设计上,可以采用双层双向通长形式,确保梁板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并对结构开裂形式进行有效控制。另外,也可以对钢筋布置和空间距离进行合理化设定,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等问题。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面对其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的结构裂缝问题,我们应在明确其主要危害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裂缝控制方法和处理技术,不断完善房屋建筑现有的建筑方式方法,妥善的处理好房屋建筑的结构裂缝问题,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11-12.
[2]左奇丽.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9(02):76.
[3]潘政业.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46-47.
[4]王玉堂,李泽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8(25):92.
[5]黄庆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