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维修和保养现状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冯江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而在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严格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应用保养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中也会应用各种科技含量高且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所以,为充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分析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现状,并提出优化措施。
        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重庆  400039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而在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严格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应用保养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中也会应用各种科技含量高且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所以,为充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分析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现状,并提出优化措施。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旨在能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最终为行业的健康繁荣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保养;现状;优化措施
        前言:如今,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脚步也在持续加快,使得建筑业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态势。我们都知道,现代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单位所需要的关键条件。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则一定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整体经济效益以及投入成本。但是,现如今,许多工程建设单位在机械设备维修方面仍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潜在威胁,最终导致设备现场运行达不到理想状态。所以,工程师必须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关键作用的认识,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将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进行延长,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1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必要性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就是机械设备,然而,工程的实际建设中,通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使得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如果这部分故障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轻则会使机械设备零部件发生损坏,甚至还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致使工程进度被延误。所以,只有强化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才能最有效的预防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在延长应用寿命的基础上,防止因停产而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最终充分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可以看出,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非常关键。
        2工程机械维修和保养的现状
        2.1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保养计划,“预防维修”意识不强,且缺乏相应的检修意识,进而导致机械设备老化现象出现,对于其他设备而言,并未从整体上综合权衡其性能,出现维修与保养没有与设备的实际情况匹配,最终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工作人员为了贪图个人利益,经常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极大影响了机械设备性能的发挥。
        2.2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维修人员常常一人兼多职,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尤其是制造精度和结构的日趋复杂,使得维修技术力量显得薄弱。不仅不能够快速排除原有的故障,还可能延长了停机时间,造成施工工期贻误,最终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维修与保养缺乏有效机制
        施工企业受人员、资金投入、有效机制的缺失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了难题。甚至部分企业只在乎眼前经济效益,使得施工成本不断增加,工程收益明显降低,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构建完善的维修与保养机制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2.4工程机械使用不规范
        现如今,工程机械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施工人员对相关操作技能未能充分掌握,并且在具体应用中并未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开展操作,从而导致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概率增加,并且部分建筑企业聘用短期人员,且也并未对其开展相应的培训,机械具体操作中,只注重工期,不考虑机械应用状态,最终使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3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优化措施
        3.1提升维修与保养人员素质
        维修与保养人员应该具有随时发现问题的能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性维修策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学会在紧急状况下正确处理设备。此外针对工作强度大或者长期使用的设备,应该了解其部件的磨损情况,掌握熟练原则,在维修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当然维修人员还应该保存、调转维修资料,在维保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维修说明进行操作,采取和实施以预防为主的策略,确保工程机械设备正常和流畅运转。


        3.2创新维修与保养系统
        维修人员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在此基础上,根据机械设备的部位、性能、系别进行分类管理,达到人机合一。做好管理系统的职责划分,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力争工程机械设备能够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此外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应急突发处理能力,根据机器的性能以及工作实情,加强专业水平知识修养培训之外,定期举行随机或者紧急的测试和演练,健全和完善维修与保养系统,做好维修资料的有效保存工作。
        3.3构建维修与保养长效机制
        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应该向制度化、工艺化、规范化迈进,从资金、人员、组织等环节做好维修与保养制度的构建,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贯彻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修理、保养和使用的关系,增强建筑工程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确保维修与保养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并在科学的监督和检查控制范围之内。
        3.4重视工程机械设备保养
        工程机械设备能否有效的运行,其中保养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需要企业应有预防的思维,在工程机械设备引入后应合理的安排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进而确保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在日常巡检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以外,对于新引入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引入的同时还应关注该工程机械设备保养方面等相关问题,进而从根本上将引入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5强化维修、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今天,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工程建设施工中,现代化机械应用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享受高科技机械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善于管理,不合理维修以及无法有效使用的问题日渐突出,当前时期,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背景下,也对工程机械维修与操作人员技术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所以,企业想要最大程度防止人为因素引发机械故障,则需要对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教育。第一,企业在引入新的机械设备后,需要集中培训操作人员,从而使人员可以正确掌握机械操作技能,且进一步清楚机械发生故障的简单处理方式,同时企业也要为维修人员提供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与专业水平。第二,企业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适当把技术骨干人员放到职业技校中培训,以实现其专业能力的提升。第三,企业还能在内部举办技能大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从而更好的激发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将员工的积极性与热情调动起来,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企业。
        结束语:
        总体而言,面对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应该以科学合理指导为方针,准确地判定设备技术状况,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适时修理,同时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同时,有关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从而有效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科学的举措,从而实现机械保养与维修工作质量的提升,最终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申兵飞.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11):93.
        [2]古日康.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浅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1).
        [3]王建军.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4):212-213.
        [4]邓治宇.浅谈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27):1808.
        [5]邸峰虎.如何搞好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7(005):210.
        [6]马健. 维修保养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领域中得到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86.
        [7]戴绍平等.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策略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09).
        [8]张贺川,宋雪枫,张明光. 地质工程机械强制性维修保养工作几点思考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