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探讨 杨卫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杨卫邦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高层建筑外形美观,空间利用相对较大,功能全面,在施工建筑中越来越多。
        身份证号码:44078119901019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高层建筑外形美观,空间利用相对较大,功能全面,在施工建筑中越来越多。对此,必须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重视,明确施工要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合理应用各种技术,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城市建筑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日益复杂,设计复杂性不断增加,建筑施工控制环节不断增加,高层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有积极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才能实现公司和社会的预期效益。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高层建筑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量大、工序众多、各类工作需密切配合、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操作性高、安全隐患大,垂直运输量大、安全要求高、装量大、防水要求高、技术含量高,并且施工期间有多个交叉合作工程,机械化程度高。
        1.1材料的高科技要求
        我国的低层和多层建筑通常以砖混结构为主,而高层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为主,结构主要是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切结构。钢筋混凝土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主要材料。这包括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和混凝土模板的浇筑、建造混凝土浇筑过程和绑扎加固件等。要确保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脱模也必须具有更高的施工技术。钢筋在施工期间要进行人为焊接或捆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也影响高层建筑的建造。
        1.2复杂性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基坑的稳定性,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很大,支撑基坑已成为安全施工的关键因素,基坑支护的建设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造基坑时,必须考虑到许多外部因素和施工技术,并根据项目进度和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调整基坑支护,以适应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确保建造基坑的稳定性。
        2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技术要点
        2.1高层建筑钻孔桩基技术
        钻孔桩基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因其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钻孔桩基的施工工程的种类繁多,包括数据测量、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钢筋加工等等多项作业,因而所受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桩基的成桩不能到达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并且补救工作困难,不能完全的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的前期准备、测量、成孔、清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验收等全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2.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主要是注重加强对浇筑技术和浇筑流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施工单位加大对混凝土灌筑创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灌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的控制和研究;加强对混凝土灌筑前提条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细节等辅助施工的研究;加強对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在强度等级、抗裂防渗等方面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控制。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灌的质量和时间,在二次振捣时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3)混凝土的护养。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

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减小混凝土的表层温差,避免开裂。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时的进行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增加混凝土的护养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减缓混凝土的老化。
        2.3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一般都有钢结构柱,高度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应在24根以上,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2.4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下部的楼层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上部楼层承受的压力一般较小。因此,在进行正常的布置时,下部的刚度比较大、柱网比较密、墙的数量也较多,而到上部以后,墙、柱的数量逐渐减小,而且相邻轴线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在实践中,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功能的要求,往往会采取相反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布置。上部空间小、下部空间大,上部以剪力墙为主,而下部则刚度较小的框架结构为主。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设置结构转换成来实现的,其中,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的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
        3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
        3.1优化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
        如果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引起基坑坍塌的安全事故。一旦基坑深度超过5米,就必须由具有多年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组进行深层次的基础示范演示。
        3.2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精确测量和精心设计
        高层建筑最关键的测量是控制建筑物的轴线、高度和垂直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并满足规划要求。因此,必须在施工开始前制定精确的应用,测量过程应用红外线等测量仪器,创建设计控制网络,并结合外部控制方法和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设计。要经过严格的校对和验证,确保测量精度。
        3.3如果高层建筑施工有裂缝产生,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数量很大,强度要求很高。必须提前避免混凝土裂缝,特别是在过早的混凝土护理中。对于新浇注的混凝土,必须控制保持部件的湿润,以避免表面水分过度蒸发,导致大的收缩,致使过度的内部约束和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安装孔、水和散热),以避免水化峰值的浓度变化,并应在固化过程中有效监测表面、中间和地面温度。对于浇注混凝土后的内部温差,应将其设定为20°C,以避免由于高温差导致混凝土从内部开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要想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在实践中必须要综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合理的分析各种建筑施工技术手段,对各种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实际状况合理应用,这样才可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果,进而在根本上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雪楠.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6.
        [2]林孝泉.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
        [3]陈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建筑施工,2010.
        [4]沈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