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唐士智 张玄武通讯作者
[导读] 摘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1495
        摘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足球作为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校园足球教学有利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但是,当前校园足球教学存在教学理念滞后、设施配备不足、足球教师缺失等问题,影响校园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此,应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教学理念、构建生动活泼的足球教学情境、不断创新校园足球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学;重要作用;问题;对策
        引言
        足球是世界上拥有运动人数和球迷最多的运动,从中国古代足球的创立到现代足球的发展和传播,中国足球在赛场上的成绩不尽人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这样的成绩是解释不通的,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足球运动项目的投资,尤其在校园足球的发展上,增加足球场地和足球装备,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加强足球后备人才,抓好小学校园足球工作,为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以培养全面发展,特色突出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
        1小学足球教育现状
        1.1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学生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不同。倘若教师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统一使用一种教学方式,对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而言并非好事。单一的教学形式并不能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培养其的足球运动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选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特有情况缺乏重视,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小学足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经验并不多,很难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机结合,这也大大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1.2设施配备不足
        众所周知,如果要想有效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具备足够的运动场地、环境和设施。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尤其是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进而导致学校足球设施配备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学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学校足球运动场地规格没有随之进行更新,进而难以有效满足学生足球训练场地要求。第二,由于学校场地的安全性、环保性等环境建设方面不够全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
        1.3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
        由于小学足球教学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其教学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场地、硬件设施不够完备,教学所需经费少,这对开展小学足球教学工作极其不利。外部条件对小学足球教学工作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倘若学校并不具备教学所需的硬性条件,会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小学足球教学只能停留在浅层面,实际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校园足球”的目标也只能沦为一纸空谈。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与技巧进行有效的运用,足球教学也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达到其教学目的。
        2核心素养下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优化策略
        2.1优化小学足球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体育运动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运动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运动观和价值观,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遵循多样化为原则。因此,南京市建邺区县区级小学的足球训练营在开展足球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字母排列的方式进行足球游戏,要求学生根据字母的变化来进行足球技术的教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

与此同时,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播放一些视频选段,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足球参与兴趣。
        2.2融入游戏元素,激发足球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育游戏的方式,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足球基本功,也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足球运动的快乐,从而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教师可以将足球技巧设计成组合融入相应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训练、学习足球技巧,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训练热情,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颠球、掷球及盘带进行组合,并融入闯关游戏中:闯关的学生首先需要颠球10下,然后带球前行50米,到达指定区域之后再将足球拿起来,使用标准的界外球投掷姿势将其投掷于另一个指定区域,直到完成整个的过程才算是闯关成功。这种游戏活动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足球技巧,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兴趣,实现对足球把控能力的有效训练,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肢体及动作协调能力,提升其带球能力及力度控制能力等。和简单的反复动作训练相比,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结合游戏的方式往往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燃起他们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情。
        2.3构建生动活泼的足球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真正喜欢上足球,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坚持“快乐足球”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合理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足球教学情境,使原本相对枯燥的足球教学变得趣味十足,进而增强小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师在开展足球“射门”技巧教学时,先进行现场示范讲解,然后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动作演示视频,进而使学生得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射门”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击退光头强”游戏:将事先准备好的“光头强”图片悬挂到球门上,然后将班级学生按男女搭配的原则划分几个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运用足球来射击“光球强”,最后根据射正次数来评定优胜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情境中得以激发兴趣,进而主动学习、训练“射门”这一足球基础技能。
        2.4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踢球兴趣、习惯和能力
        校园小学足球发展的基础,即创造出良好的足球氛围。因此,要不断强化各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度,创造出良好的足球氛围,使校园小学足球的开展得到有效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途径———天天有球踢,周周有比赛,所以要经常组织球赛,在队与队的交流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技能,使女学生养成爱好踢足球的习惯。因地制宜,举办特色足球文化节;创新足球课程,提升学生兴趣。此外,还可以借助于其他众多手段,激发女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踊跃性。创造和谐的校园小学足球氛围,便要强化校园小学足球文化的营造力度。不断安排有着区域特征的校园小学足球运动,彰显区域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中,基于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十分重要,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让小学生的足球学习更加高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优化小学足球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融入游戏元素,激发足球兴趣、构建生动活泼的足球教学情境等方式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波.校园足球背景下的小学足球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9(28):184-185.
        [2]茆寅梅.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开展研究[J].江西教育,2019(10):90.
        [3]林小健.小学体育课堂足球训练效率提升策略[J].名师在线,2019,(8):79-80.
        [4]张雅斯.校园足球在小学体育的发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1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