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规划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诸城 2622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学科的研究积累更多内容,并且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建筑文化、新型城镇化中城市设计、全球气候变化下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建设等;而将来发展重点,包括数字化建筑设计趋于工业化、贯穿建筑过程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技术等。
关键词:建筑学;研究进展;未来发展前景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建筑物为中心,研究建筑物的内外空间和环境的学科,具有技术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等多重属性。一般情况下,建筑学说的是与设计以及建造相关的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但是不同于一般建设技艺,不同的历史时期下,有着不一样的社会需求,建筑学则能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停地发展,在提升及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传统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物、室内家具、建筑群的设计,还有风景园林、城市乡村的规划设计。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建筑学中分离出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形成新的建筑学。本文就建筑学学科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要分析:
1 建筑学学科的研究进展
1.1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可分成三层次的含义,其一,社会文化特质融合到建筑中表现的气质和形貌;其二,建筑对于人们空间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三,关于建筑传统、时尚二者之间的思考和传播以及理论化。最近几年,当代建筑思想潮流中,求新求变的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此背景下集中讨论的话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怎样批判地思考现代主义激进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的现代性;其二,怎样客观地批判传承及复兴“在地性”传统建筑文化。详细分析这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
(1)讨论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化继承。批判“现代主义批判”正式在尝试螺旋式的反思,反思的具体内容为:现代主义下建筑的复制、标新立意、仿古等形式主义的行为。
(2)深层次地认识现代前期的传统建筑文化,同时进行再提炼,具体表现:探究建筑的传统性、地域性和身份识别性。
(3)积极讨论建筑创新相关理论。针对怎样创新,建筑理论家不会单纯地从艺术和哲学的角度进行讨论,更多久传统以及原型内容汲取营养,做到与古为新;并且,关于建筑创新的讨论,更多聚集在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追求,逐渐成为现代化建筑文化的发展中的时代主题。
(4)从全球化的在地性、人本主义、地域性进行讨论。
1.2 新型城镇化中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为城市空间形态建构机理、场所营造,可以是包含着自然、人为、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人居环境的研究、管理和实践活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的城镇化出现。此背景下,城市设计呈现新的内容:
(1)中西方研究人员对于城市设计理论以及方法研究方面,呈现并驾齐驱的态势,其中西方研究人员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城市形态分析理论、城市设计方法等内容上;我国则以最初的美日代为代表的城市设计理论为基础,逐渐构建出中国城市设计理念以及方法架构。在城市化发展逐渐加快的今天,城市建设的发展呈现出社会转型的特点,城市设计项目有很好发展,中国的城市设计显现出一体系化发展趋势。在此方面理论探究中,城市设计的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低碳社会、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更加关注,推动了城市合计的形体构思以及技术方法的发展。
(2)国内研究与西方研究做比较,中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有一种后发探索性、普遍性、活跃性。而欧美的研究则呈现稳定发展,城市设计的时间更多是局部项目。但是,具有中国特色城市设计的实践,表现出更多丰富性。在城市设计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的时段相位是不同的,因此出现中西方的城市设计实践不均衡性。
最近几年,我国城市设计的项目实践中有着“面广量大”的现象,突出四个内容,分别是概念性、目标完善的城市设计;未来城市结构的调整;城镇历史遗产保护、社区活力营造;以生态理念为原则的绿色化城市设计。
1.3 全球气候变化下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其中全球气候的变化,引发很多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和其他气象灾害,同时会增加暴雨、高温等极端的天气出现的次数,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筑学学科开始研究气候变化对于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比如,城市空间的规划上,越来越看重土地的集约化发展,运用生态城市的设计方法,以延缓全球气候变化,同时逐渐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这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另外,绿色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定要重视雨洪管理、加强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和修复、景观营造等;建筑物理环境层面的关注点,每种气候条件下,物理环境的需求,怎样能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尽量不依赖自然资源;还有就是综合防灾减灾方面,一定要建立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建筑层次、城市和街区的建筑环境韧性。
1.4 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建设
我国的乡村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渡到农村社区建设,接着是美丽乡村建设,其中还穿插着特色小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扶贫安居工程,并且取得很好成绩,对此我国建筑学研究者也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筑学学科对于国内乡村建设的研究,以我国基本国情为主,主要导向是其中的问题,并与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结合,获取积极成果。研究热点内容为新型农村社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乡村复兴、城乡关系、村镇规划管理等内容。从建筑本身去看,建筑学学科的乡村建设研究要以传统民居为起点,研究更大范围内乡村聚落的拓展;还有则是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2 建筑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学科更加关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全球化发展中的低于文化兴起,同时在国内已经成为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学科。基于此,建筑学学科呈现几个方向的发展趋势:我国将来建筑业的发展中,关键一点是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建筑设计趋于工业化;乡村建设的科学可持续程度更高;贯穿着建设全过程的关键方针就是绿色建筑理论和技术;评价建设文化和遗产保护的视角和观点分别是发展和进化;在城镇建设水平方面,重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撑点就是学科的科研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形成创新型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绿色城市设计,并与遗产保护中城市特色保护有机结合;在大数据支持下,促进城市设计的发展。为更好地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必须重视几点:城市和建筑综合的防灾减灾、绿色低碳环保的建筑环境、城市空间规划的可持续性。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的数字技术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包括数控建造技术、算法驱动建筑设计、以建筑性能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建筑等等。建筑工业化表现为建筑主体结构工业化、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工艺和配套装备、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筑工业化实现中技术标准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发展中,建筑学学科倾向绿色建筑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并且关注建筑的数字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更高层次的提升,跟随时代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邓元媛,范佳怡,常江.建筑学学科研究演进特征与趋势[J].高等建筑教育,2018,027(005):47-53.
[2]刘加平,张继良.建筑物理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F10):P.51-58.
[3]张芳芳,张群,王燕飞.建筑学视角下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及趋势文献分析[J].华中建筑,2019,000(006):6-9.
[4]李宁.当前绿色建筑学的探索进展及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8):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