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保证机械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行,就需要在日常使用中做好维护以及保养工作,工程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并在设备的建设时期以及验收时期进行跟进处理,并做好记录,为日后维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只有全面掌控好机械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维修以及保养工作。本文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问题
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机械设备多元化,对机械设备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工程机械设备作为工程开展的基础,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科学开展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健康、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不到位的问题,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故障发生率,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
1机械设备特点介绍
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必须掌握其基本特点,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执行养护计划。因为工程施工需求与施工技术的影响,设备种类多元化,并且非常复杂。这样一来,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增加,不仅如此,设备维修与保养十分严格,加之受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整体管理难度比较大。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较高,设备本身的成本价格高。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应用会出现一定磨损,零部件更换等,这些都会造成机械价格成本增加。大型机械设备多数为租赁,必须保证机械设备应用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实现成本在可控范围之内。机械设备还存在运输转移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转移以及运输会消耗一定量的人力与材料等资源,转移成本随之增加,所以这方面也需要注意。
2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机械设备是重要的实施工具。现代化的生产当中,利用机械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并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不仅是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一项长期性、日常性的工作,对于机械设备使用企业来说,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对生产企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管理经验
设备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过于滞后,流于表面,这种现象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表现较为明显,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传统产业的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在生产建设中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而忽视了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带来的影响。综上可以看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管理意识,并且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水平较低,是导致目前我国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存在问题的关键。由于在实际生产建设中,缺乏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管理经验不足,对机械设备的保管也存在欠妥的行为,存放机械设备时,一般都会把机械设备存放在空置的厂房内,但由于厂房相对比较潮湿,所以很容易因为受潮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导致设备零件氧化或者腐蚀生锈等,破坏机械性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有些厂房即使符合存放机械设备的条件,但由于缺乏管理人员和保管经验,也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性能。
3.2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够全面
虽然不断提高对 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并且加大维修保养技术创新,但是 因为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很多管理手段得不到有效 落实,影响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高。
4改善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由于机械设备本身不同的工作性质,所以其内部各组成零件的性能和强度也都不一样,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因此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要有针对性,清楚掌握每一个零件的性能,针对设备故障独特的改造特性制定维修和保养方案。由于机械设备的独特性决定了平日加强机械设备养护力度的重要性,一定要遵循细心管理和养修并重的原则。在日常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每天都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并且定期进行全面养护,认真填写养护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检修人员沟通,对检修需要的配件,要提前准备以便缩短维修时间,保障工作效率。对机械设备的保管,也要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明确责任与义务,防止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托,严格落实责任问责制。
4.2做好选型与调配工作
机械设备型号较多,在开展维修和保养管理时,要进行正确的选型,这样可以保证维修与保养目的的实现。机械设备的选型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机械设备与生产目标相匹配,可以更好地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也能够增强设备维修和保养的便捷性。在机械设备选型中,选型工作可以从设备的结构、性能、零部件等方面入手,在功能相同的设备类型中,尽量选择国内设备,这是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国内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国内的机械设备可以方便在设备维修中及时有效地采购到相匹配的零部件,避免了长时间的设备停工状态。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中,要对设备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掌握,维修管理人员要结合设备说明书,做好机械设备的分类管理,也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调配方案,避免设备维修与设备运行出现矛盾。
4.3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
企业要构建健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和指导相关工作人员。有了健全的制度体系,可以将机械设备的使用、养护、维修形成科学的流程,在制度框架下开展有效的管理。制度当中要明确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宗旨,即预防设备故障为核心、维修设备为辅助的工作模式。通过日常保养规范和细则,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消除可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设备维修责任要落实到个人,保证每个维修后的设备都可以符合再次投入生产运行的标准。
4.4努力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机械设备若想长期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而这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人员。由此,企业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对其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提拔,专门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学习设备新知识,积极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对设备进行管理。可以说,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发展壮大,是工程运行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努力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才能够确保工程正常运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大型建设和生产项目中,对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这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维修团队,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且定期养护,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卫星.某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J].某工设计通讯,2019,45(01):170.
[2]孙树佳.某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J].某工设计通讯,2019,45(01):96.
[3]伍民.试论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性能[J].世界有色金属,2018(19):206-207.
[4]郝彤.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3):89.
[5]王美东.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