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部分古建筑当今状况与保护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罗玥琪
[导读]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代建筑,

         摘要:山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代建筑,大学生如何在《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其间所涉及的优秀古建筑单体或类型做进一步认识与提升,感受其无与伦比的造型艺术和技术水平,并把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建筑课程设计当中来,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当下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和亲眼所见才可达成。

         关键词:古建筑;山西建筑;古建筑保护

一、引言: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代建筑,大学生如何在《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其间所涉及的优秀古建筑单体或类型做进一步认识与提升,感受其无与伦比的造型艺术和技术水平,并把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建筑课程设计当中来,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当下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和亲眼所见,可以让建筑学子在视觉和触觉上切身感受古建筑或精美、或粗犷、或华丽、或素雅、或雄壮、或小巧的不同风格魅力,使建筑学子得以掌握各类型古建筑的发展脉络,形成有条理的清晰认知。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部分优秀古建筑的局部构件进行实地测量,现场把握古建筑的尺度。此次实习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热爱古建筑文化艺术的热情,从而对认识实习予以高度重视。
二.华严寺与云岗石窟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代,且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华严寺占地66000平方米,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其寺内的大雄宝殿,森严壮丽,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地上明二层,地下暗二层,极尽奢华的千佛地宫满眼金光,走在楼梯上令人胆战心惊,但等到登临塔楼,又感慨登高望远,所行不虚。
  除此外在古建筑中值得一提的“风水,从华严寺俯瞰的布局便可见一番,临山傍水,每一处建筑与景观的设计都严谨讲究,从空间体验的角度来讲是极好的,且小配景都精心布置,足以彰显对寺院的重视与对佛教的虔诚。
         云冈石窟属于北魏时期,北魏在南北朝时期南下西进对中国影响巨大,其雄阔的视野、开放包容的心态,使得云冈石窟造像不仅是宗教文化的表达,而且是民族文化交融的承载,云冈石窟是一部书写的北魏史。
         值得一提的是云冈石窟中博物馆设计是现代与古代元素的完美融合,从入口的设计便可窥见一斑,极简的现代线条做成仿古的屋檐线条作为建筑学学生在学习北魏古建筑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现代建筑的流线美感。
  云冈石窟无论是从道路的规划,到作品的雕刻,再到建筑的建设都是十分优秀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世界仍旧认为它不足够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归根究底,还是当下国人对它的保护措施做的还不够到位。一路上飞沙黄土,石窟也随意置于室外供游人“赏玩”,自然会有素质较低者对文物施以不当的行为。再加上一路上打着买纪念品旗号跟随你的小摊小贩,这些都是一个景区乃至一个城市在规划在建设上的不当之处,理应被政府和民众们重视并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放任其自由,导致最后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过除去这些,云冈石窟总体来说从一开始进入的就是规划内的美术馆,与历年大师出于对作品理解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对话沟通,本就在艺术思想上对此有了一定认知。很难想象当时的人是怎样做到花这样大的工程来制作这些文化的载体。同时因为石窟上附带的建筑大致了解了北魏时期塔庙的形象,对建筑学学子将来在设计上需要用到该文化方面可能补充了知识。
三、五台山佛寺建筑
         五台山佛教寺庙群我认为建筑学学生值得前去观摩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各个寺庙如何有效、有序地组织各类活动人员的生活、宗教活动等是寺庙建筑空间组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当时建筑材料,建造地形选择的研究等等,人杰地灵的宝地,令建筑学子也从各个角度上都有所收获。五台山游览的各大寺院有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文殊寺,黛螺顶,龙泉寺,南山寺,镇海寺等。
         五台山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价值五台山是唯一汉藏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和大乘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2009年以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文化价值得天独厚。代表佛教最高智慧的明证。
         其中罗睺寺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黄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睺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在五台山寺庙中心区,有一座红墙包裹、苍松荫翳的古刹精蓝,这就是罗睺寺。


         令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南山寺,龙泉寺和黛螺顶三座寺庙,三座寺庙皆不同于一般佛寺。
         南山寺首先当从其建筑材料说起,不同于北方大多数以木料为主材料,它几乎全是用石头堆砌而成,且不仅仅是粗糙的堆砌,于柱子砖块上精美细致的石雕也让人叹为观止,不由得感慨古时候工匠们的巧妙匠心。
         龙泉寺周围空荡荡,只有偌大的寺院孤零零伫立在此,更显气势磅礴,龙泉寺著名于其泉水,不免俗的去拜访一番,啜饮一口甘冽泉水,守泉的老师傅笑呵呵的祝福,心中顿无苦闷。
四、佛光寺与南禅寺
         佛光寺和南禅寺位于五台山脚下。早在1937年6月的时候,梁思成先生同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莫宗江、林徽因、纪玉堂四人,至山西五台山探索古刹。梁思成在《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中这样记载,“到达豆村附近的佛光真容禅寺,瞻仰大殿,咨嗟惊喜。建筑学子一向抱着的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一旦在此得到一个实证了。”
         可见佛光寺大殿与中国建筑及文化而言是何等重要的一个角色。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而南禅寺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其大殿也同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两大唐代木构给建筑学子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坐东朝西的选址实在精妙,不由得为先人的智慧而深深叹服。
五、晋祠圣母殿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姬虞而立的祠堂,主殿供奉姬虞之母,称圣母殿。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北宋崇宁元年重修,重檐歇山式屋顶,殿高19米,气势之宏伟冠于全祠。
         圣母殿科学合理的运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种建筑手法,大殿整体结构规整、檐头弧起,各种建筑手法的运用合理严谨、美观实用,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实证。
         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显得十分宽阔,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檐廊柱上缠绕八条木雕盘龙,鳞爪有力,盘曲自如。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中的“柱侧脚”、“生起”及“重檐”等多种的建筑手法,增加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它的非常外形奇特,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六、平遥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但是说实话,同样是文化遗产保护,各方面平遥古城都难以和南方乌镇的保护力度相媲美,平遥剩下的只有一个“古城”的空架子,古老的城墙建筑早已经和现代仿造的砖瓦相混难辨真伪,但这样是不对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文物的修复不应该一味的仿古,这并非是对文物应有的尊重。应该在修复的基础上,为每一块新添上的砖瓦做上标记,使它在不破坏整体美感的基础上与真正的文物加以区分,而非是自欺欺人,骗人不利己的造成视觉假象,为后代创造更多难辨真假的难题.
七、总结与展望
         从古建筑屋顶的各种形式在当时代表的地位与含义,到建庙选址在东西南北的各种可能性与风水讲究。都能感受到传承了从古至今历代工匠们无声的匠心,当代建筑学学子除了在专业知识的领域上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与感情上,也将对古建筑有了更深刻的兴趣与学习的热情,对历朝历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加强了保护与弘扬它的意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或大或小,或轻或缓的为将将要“付之一炬”的古建说上话,保护它,为它敬上一份作为中国人,作为建筑学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眼下之即,当然是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在理论的层面上,更加深刻完整的认识它,了解它。切不可自欺欺人,只走个形式便以为精通所有,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建筑方面更是世界一大宝库,理应值得建筑学子用乃至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M] .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楼庆西.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作者简介:罗玥琪(1999年-),女,汉族,江西高安人,全日制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