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机制砂对不同强度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 甘连周
[导读] 国内机制砂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生产机制砂的生产线

         摘要:国内机制砂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生产机制砂的生产线,有干法、湿法、半干法,生产的机制砂级配好,细度模数可根据需要调整,砂砾的粒型与天然砂相近。此类机制砂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成熟,可以代替天然砂在混凝土中使用。另一种是利用各种尾矿来生产机制砂,如生产碎石后的石屑等,一般通过水洗过筛。本文对水洗机制砂对不同强度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洗机制砂;商品混凝土;性能
引言
         当前混凝土依旧是最基础和大宗的建筑材料,细骨料作为配制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过多年的开采,可用的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并且一些地方也开始禁止采挖天然砂。因此,机制砂取代天然河砂已然是一种趋势,事实上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1高岭土尾砂与机制砂
         以高岭石族黏土矿物为主的黏土或黏土岩,称为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在造纸、陶瓷和耐火材料等领域广泛运用。高岭土尾砂是其矿物选别后的产物,早期对高岭土尾砂的研究较少,利用率不高,导致堆积的高岭土尾砂数量巨大,占用了大片土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随着对高岭土尾砂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利用率相比于之前有很大的提高。高岭土尾砂经过球磨去除较软的颗粒后,其粒型规整,与天然砂相近,细度模数在2.0~2.4之间,0.315mm筛孔的通过率大于15%,细颗粒较多。可利用高岭土尾砂的特性,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高岭土砂,研究其在混凝土中应用。
2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的基本特点
         当前时期,许昌地区砂石资源极度紧缺,且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禹州、郏县、宝丰水洗机制砂存在着价格高,含泥量大,含水量不稳定等种种不良因素,造成混凝土出厂质量把控难度极大。市面上水洗机制砂细度模数一般在3.0~3.9,含泥量在10%~20%,普遍存在颗粒偏粗,颗粒分布是两头多中间少,即粗颗粒(2.36mm以上)和细颗粒(0.15mm以下)较多,中间颗粒(尤其是1.18~0.3mm之间)较少。
3水洗制砂
         3.1含水变化大
         由于沙子本身的饱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水的波动引起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制造混凝土壳体时,应密切注意其关闭状态,以控制添加剂和水量的使用,避免对混合物进行分析。
         3.2颗粒级配
         7在钢笔刚用清水冲洗沙子时随机入库的样品进行了检查。中比例图2.9,其中0.63毫米和0.315毫米是利用率较低的滤镜总数39.76%、38.15%、40.23%、35.83%、33.43%、36.87%和37.98%。比较分析发现,过滤体积会根据所用的粗石而变化。与水工7组水工砂和2组河工试验相比(见图1),随机砂规范的混合状态发生变化,第三组组合物和流动性明显优于第五组组分,两组河工试样的清算效果最好。
4碎石制砂
         4.1特点
         7笔用清水冲洗直砂时随机入库图案。中图2.9,0.63毫米和0.315毫米共39.76%、38.15%、40.23%、35.83%、33.43%、36.87%和37.98%的低利用率过滤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过滤后的体积随使用的矿石而变化。与水工队7组和2组水工相比,混合状态随机变化,第三组和流动性明显优于第五组,这两组水工计算得最好。
         4.2常见表面失水性裂缝
1)原因是混凝土施工需要高性能,所以通常调整混凝土小屋和混凝土以保持混凝土工作。此外,当混凝土实际凝固时,吸碎石本身可能会产生表面凹凸(从水中落下的表面),从而导致裂缝。2)构造块通常是一种形式,在维护不及时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劳动力,增加裂纹扩展。3)混凝土浇筑建筑物成为裂缝之前,形成过程通常需要4~6个小时,使得日光干燥天气作业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更短。4)分离调整通常不及时通过结构。
5机制砂混凝土
5.1机制砂完全取代天然砂
         因机制砂细度模数大,所以采用机制砂完全取代天然砂拌制的混凝土必须采用大砂率,C30混凝土砂率达到51%,C30以下低标号砂率高高。因0.63mm以下颗粒较少,混凝土拌出来浆体较少,保水性差,易离析,粘聚性亦较差。并且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混凝土流动性差。因此机制砂拌制的混凝土不仅泵送困难,而且容易出现蜂窝烂根等不良现象。
5.2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案例
         机制砂用于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某地区大规模发展建筑行业,本站每月混凝土方量达到4万方左右,楼层基本在十层以上,其中有一个商品房小区楼层最高达到33层,而且房屋结构剪力墙比较多,钢筋扎的很密,对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很高的要求,为满足客户要求我方积极的调整机砂与河砂的比例,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工地顺利竣工。从基础到封顶基本使用地泵泵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我方基本都到现场查看混凝土的和易性,客户的反馈也比较好。


5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的基本概述
         5.1混凝土抗性影响剖析
         相比传统天然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石粉能发生水化反应,由此在洗出晶体的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施工作业成本,为预期施工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机制砂中的石灰石粉细度越大,活性效应越明显,通过增大机制砂细度,能在不断提高混凝土抗性强度的同时,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5.2应用问题剖析
         由于水洗机制砂的级配差,无法满足《建筑用砂》中级配2区的技术指标,如果按现行配制参数生产全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会不好,易于离析泌水,难以满足泵送混凝土要求。同时由于水洗机制砂表面粗糙,棱角多,且石粉含量普遍较高,从而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较易出现极端情况。砂率稍小,就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现象,砂率偏大时则表现为粘性过大,流动性显著降低,坍损严重,有的试配混凝土出机状态尚可,几分钟内便失去流动性,对外加剂的缓凝组份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单方混凝土的材料成本。
         5.3优化对策剖析
         (1)提高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关注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机制砂以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石粉量对于应用性能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根据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了解到,机制砂中的石粉粒径一般在是泥粒径的四倍,适量的石粉在提高混凝土作业性能的基础上,还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选择时,为确保预期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施工单位要尽量选择含量在石粉含量4%~8%之间的机制砂。(2)不断优化工程施工作业工艺机制砂的生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也导致了不同区域机制砂粒级、颗粒形状以及石粉含量各不相同,在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为确保预期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需根据当地机制砂特点,采取适合的制备方式,以此在确保混凝土制备质量的同时,为预期施工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6水洗机制砂对不同强度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1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机制砂以等量取代0,20%,40%,60%,80%和100%河砂配制商混站常用标号为C30和C50的混凝土,了解水洗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水洗机制砂在商混站的使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其中拌合物性能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标准》进行试验,力学性能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成型、养护和强度测定。
         6.2力学性能
         从图1并结合表1的配合比可以看出,对于C30混凝土系列,机制砂取代河砂比例在60%以下时,混凝土7d和28d强度基本无影响,当取代比例超过80%时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出现了下降。这是因为低标号混凝土胶材总量较少,水洗的机制砂过粗,当机制砂用量过多时,混凝土中材料级配不合理,出现较为严重的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密实程度降低,造成各龄期强度降低。
         
         6.3工作性
         各系列混凝土除少数发生离析外,坍落度均在18~21cm之间,符合泵送要求。总体趋势是,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着机制砂替代河砂比例的提高,坍落度略有增加,这是因为机制砂颗粒较粗,减少了砂的比表面积,从而降低了砂表面润湿所消耗的水;当其完全替代河砂时(代砂率为100%),混凝土则产生离析,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细颗粒严重短缺,破坏了合理的颗粒级配,造成新拌混凝土浆体的粘聚性过低,既不利于塑性骨架的搭接,也不利于水分被蕴含在浆体中,使水分容易从浆体中分离出来。
结束语
         对于商混用C30强度等级混凝土,水洗机制砂取代河砂比例低于60%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不是很大,对于C50强度等级混凝土取代比例可进一步提升到80%,完全采用水洗机制砂易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综合考虑本次试验中水洗机制砂以不同比例取代河砂对商混站常用C30和C50强度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适量使用水洗机制砂是可行的,具体取代比例可通过试验得出,进而为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给出指导。
参考文献
[1]卢佳林,兰聪,陈景,唐天明.机制砂制备C50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9,46(08):80-82+135.
[2]黄民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9,45(02):138-141.
[3]罗垚.机制砂的应用技术与成本[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2):46-48.
[4]王从军.水洗机制砂湿喷混凝土堵管问题的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8,34(05):113-117.
[5]段树生.浅析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7(11):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