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中 电气自动化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9期   作者:欧亚强
[导读] 目前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渐提升,因此做好电能资源的自动化、
        摘要:目前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渐提升,因此做好电能资源的自动化、高效化以及科学化供给分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在论述供配电系统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供配电;电气自动化;应用
引言
        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供配电系统中,电力资源供配电自动化,有效的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供配电系统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体现,不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在电力资源的控制方面也有着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价值。本文基于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究供配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实意义。
        科技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电力资源是保证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创新的基础,故电力资源有效利用与精确控制也是各个行业进行创新与变革的基础。电力资源作为我国的重点资源行业,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拓创新,积极接受先进技术,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控制,同时通过使用自动化先进技术,提升电力资源的分配、工作效率,促进国家范围内的智能电网建设,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1、目前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情况
        如今整体的电力资源的网络的运行,离不开的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供配电系统,另一个便是输配电系统。而我们知道整个电网的核心的主体部分就是系统,它的作用就是推动整个供电配电输电的顺利进行。而在这个系统的内部,里边的也是由几个其他的系统或者设备共同组成的,它们就是高压输电系统和变压设备以及低压输电系统。如今,根据经验也根据实践统计总结可以知道,我国国内的电力供配里,以10 kV的电压输送系统作为主要的设备进行工作的方面主要是针对普遍的老百姓的住户用电以及能耗比较的部分工业的用电。为了确保能把电力成功的供给输送到用户处,主要采用的是亚高压输电的方式来进行的电能的输送。而所谓的变电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变电设备来对当时的电压进行的调节。举例来说,一般的用户在用电时,在终端的电压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220 kV,第二种为380 kV,而在供配输送这些电能的时候,是通过对等级为10 kV的电压来变电配置,从而实现的供电成功。如今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相当于直接对供配电系统创造了一个新的挑战。如果说供配电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电力的供配输送出现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更会导致的是人民生产生活上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损失。从而引出电气自动化的引入,这个巧妙地融合应用,在带来智能化的同时更带来了供配电系统高概率的、正常稳定的工作运行。
2、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必要性
        2.1、满足实时监测的要求
        供配电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可以实时监测自身运行情况,也能满足远程管理要求。供配电系统实际运行期间,可以通过监测设备和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对运行参数进行监管,最终使管理人员按照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做好系统调节工作,开展实时管理,确保在发现故障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2、降低运行成本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可以全面提升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传统模式下,供配电系统依靠大量管理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故障管理与维修保养,要求通过人工进行部分操作。所以,实际运行环节存在人工运行成本和隐性运行成本。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供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故障率明显降低,在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其能将元器件损毁问题和故障控制在一定范围,最终实现对隐性成本的有效控制,在精简供配电系统工作团队配置的同时降低实际运行成本。


        2.3、促进远程遥控和系统调节
        受传统运行模式的影响,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人员需要在对应的配置设备上进行操作管理。当前,供配电系统综合可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电子技术,让管理人员进行远程遥控管理,掌握设备参数、运行效率,及时进行系统控制与调节处理。
3、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3.1、PLC技术应用
        PLC技术属于数字式电子结构技术,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执行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程序、顺序控制、定时、计数等操作指令,一般将其应用与电力系统的辅助作业中,因PLC技术的灵动性与精准性,故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能够准确执行下关指令,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精确性PLC技术的顺序控制、开关量控制等技术应用与电力系统,即时、有效地完成了电信号开关、联通、信号控制等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动性。
        3.2、监测控制
        供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系统的监测管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供配电系统的监测难题。不论是运行参数、远程计量,还是供配电系统故障、电能质量等多方面内容[2],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都可自动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分析,记录下设备的监测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在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温度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精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和人工操作等带来的这类影响,确保了过程的可靠性及结果的精准性。
        3.3、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
        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基础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通过在各个变电所安装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等数据监控设备,完成数据信息的网络回传,即实现了相关数据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同时也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控制,对电力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管理。并能够通过分析各个变电所电力数据的变化,从其中找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中央控制的检测下,若是下属某一变电站设备存在异常现象,可以根据系统信息反馈精确找到故障设备所属变电所,维修人员直接过去维修,将故障设备排查的过程优化为信息排查,实现了电网设备的故障排查与日常巡检。
4、结语
        电力资源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与创新核心为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电子自动化技术融合使用,推动电力供配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推动市场行业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转型,同时优化电力资源供应的质量与效率,通过联合实施先进的电气科学技术,提升电力资源供配效率,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力行业带来技术突破,提升电力分配、输送的效率,推动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为智能电网的构建提供基础框架,使得电力资源供配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宁.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门窗,2019(24):298.
[2]李定强.浅析电力系统供配电中的电气自动化[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59-160.
[3]许武杰.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50.
[4]范振涛.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17):76.
[5]徐卫民.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1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