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机械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进出上进一步阐述了解决机械设备检修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法,要清楚地意识到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增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维护;维修;问题对策
一、引言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究使用,尤其是在工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完成各项操作,充分解放人力,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趋势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就要对机械设备的创新、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工作等展开充分的研究。关于机械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等均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展开具体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或应对措施。
二、机械设备检修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主要诱因分析
2.1投入的管理资金不足
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对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种不同的设备,因而在检修维护工作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正式开始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之前,一些企业在购买设备的零部件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因而在检修维护工作上就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购买设备零部件本身就是为设备检修奠定基础,但是在化工生产行业、医药行业对于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精准度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因而购买零部件的花费大,企业对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调度,在购买零部件方面支出过大,在检修维护实践中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机械设备维护工作得不到协调和统一,影响检修工作的顺利实施。
2.2设备运输问题
各种机械设备的结构特性以及使用原理不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个结构部位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也不同,检修不到位,就会导致设备的运行不稳定,性能滞后,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根据相关统计发现,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最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设备运输不当,在生产实践中,企业需要对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加强性能检查和总体维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送厂返修,但是在送检的过程中如果存在运输不当的问题,就会导致设备故障。例如机械工程类的机械设备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的功能特点比较突出,尤其是对于零部件的尺寸和精密度方面具有较高要求,送检或运回设备的过程中,受外界环境以及人为操作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运输时间延长、机械设备检修维护不及时,继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
2.3管理与技术方面的缺陷
机械设备检修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一些生产类的机械设备,更加容易因超负荷工作或人才错误操作而导致各种故障问题。但是企业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机械设备检修不仅耽误生产,还会造成大量的费用支出,使其总体结构性能受到影响,不仅生产效率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故障问题,使设备彻底报废。除此之外,在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对于设备性能、组成结构和机械原理方面的专业内容了解不足,缺乏机械设备检修的专业技术,也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检修水平和质量,不仅不能针对性的解决各种设备故障问题,还可能会导致错误性处理,浪费金钱和时间,甚至会对机械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害。
三、解决机械设备检修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法
3.1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为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坚实基础。企业要根据机械设备的管理体制,设立专项管理的小组,并且明确各小组的职能,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配置机械设备,要使机械设备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对于机械设备额操作人员,要求其持证上岗。
严格实行、落实岗位责任制,有责必究,除此以外,要建立激励的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2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对于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需要各管理主体负责,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维护规范,做好相应的维护。机械设备租赁单位要落实维修制度,每个月至少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1次检查和维修,做好检查和维修记录。机械设备使用单位要配置管理人员,负责机械设备检查工作,每周要进行1-2次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各项检查,做好使用前检查记录。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在施工现场,要对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配置专用电箱,做好防雨和防腐等措施。
3.3明确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操作人员必须立足本职工作,确实掌握操作技术,做到“三懂”、“四会”,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操作证定期审验、有专人管理。(2)作业前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作业中严格按照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使用,严禁违章作业。(3)严格按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按机械保养“十字作业法”要求开展设备保养工作;在操作中实时观察机械设备运转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若无法及时排除,必须立刻报修。(4)机械设备在有多人或多班作业时,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与存档管理。(5)严格执行公司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公司《机手绩效考核指标》和《机手奖惩条例》的规定,积极配合管理部门检查监督考核。
3.4规范设备的使用
在施工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施工设备设备出现故障,有的故障来自于人为失误操作,有的来自于设备自身故障,有的来自于外界环境影响。其中人为操作故障是可以完全防范的,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可以减少施工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从而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在施工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制定规范化的操作程序,技术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操作,设计正确的参数数据、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操作,减少错误操作。另外,为了提高机械操作的规范程度,还可以加强绩效考核。为了实现对施工设备的综合管理,提高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爱护程度,通过规范化监督,使得施工设备的管理不断落实,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施工设备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要清楚地意识到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增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合理地配置机械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此来确保机械施工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的出现,减低维修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银晓.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13):342.
[2]燕景航,张卫.建筑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1522.
[3]吕伟.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的意义分析[J].数码世界,2020,(5):195-196.
[4]侯宇晖.智能化水力发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探析[J].智能城市,2020,6(12):232-233.
[5]马新贺,高磊,国聪.浅谈石油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2):19-21.
[6]李林.刍议如何加强筑养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