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后电力营销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9期   作者:裔宁 赵媛 仲慧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促使着我国市场不断完善,在电力市场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促使着我国市场不断完善,在电力市场中,改革已经成为行业前进的必需品。经济实力的稳固上涨促进了电力市场体质的改革,电力企业需要在现有营销管理模式上逐步完善,得到与改革体系相匹配的管理模式。近年来供电企业市场化节奏逐渐加快,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吸收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成为企业的重点关注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需要制定完善的营销计划。
关键词:电力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环境;市场改革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无形中加快了我国市场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迈进的步伐,改革成为推动电力市场持续发展、实现电力行业快速前进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几年,电力企业呈现出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如何吸收市场、增加效益,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稳固上涨的经济实力,为针对电力市场体质所展开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企业应当以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得到符合改革体系的管理模式。
1、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后电力营销问题
1.1管理系统漏洞
        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对于实际营销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系统作为企业营销的主要平台与保障,若因为系统的漏洞问题,而对实际营销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干扰,这就需要引起企业管理部门的注意。在很多电力企业当中,管理者更多的是注重技术的提升,进而忽视了相应的系统风险问题,从而使得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出现了一定漏洞,最终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若实际营销管理系统不完善,也很难确保各项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对用户用电带来一定困扰。
1.2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前,国内的店里营销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实际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营销管理涉及到了工作范围相对较广,且十分复杂、繁琐,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其监管、控制、记录,进而实现最终的动态化管理。但是就目前的管理来说,由于营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使其很难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此也就很难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完整,最终使得信息共享与利用效率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原来的营销管理调查渠道相对较窄,也会使得实际数据信息不完善,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行。
1.3竞争优劣势
        作位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销售市场份额长期位于行业领头,由于其售电业务开展时间长,营销方案宽广,使得其在企业中保证核心竞争力。但是近年来长期行业垄断造成的企业竞争意识下降,员工工作态度松散等缺陷逐渐显露。独立售电公司缺乏电网运行权,其业务以电量销售为主。由于拥有发电能力,因此独立售电公司可适时定制电力价格,使之更加符合用户生活现状。其缺点表现在为了保障盈利避开非盈利性项目,社会责任感体现较差,对于公共事业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2、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的选择及实施
2.1提升营销观念
        作为大型社会服务公益性企业,电力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应当树立客户至上的中心经营思想。彻底摆脱过去垄断体制下“重生产,轻营销”的陈旧思维方式,建立新型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营销理念。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电力营销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全体客户为己任。无论在服务对象的地位高低,都应该摆正自己的服务心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前来获取用电的大众人员。其次,作为电力营销人员,应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向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汇报经济经营状况,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相关部门要培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与工作人员考核挂钩,尽力提升企业在社会大众中的好评度。


2.2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改革创新动能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电力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不断加快,加强人才培养已是迫在眉睫。为尽快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推动公司转型升级,近年来,某电网企业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在落实人才培养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手段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把强化“四支队伍”建设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支实操技能强的运维人才队伍、专业技术精的技能人才队伍、营销服务好的运营人才队伍和综合能力高的管理人才队伍。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规划,针对专业特点,制定员工培养方案及培训计划,新员工通过与业务骨干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开展月度、季度学习计划,总结阶段性工作。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2.3提供优质服务
        优质化服务的核心取决于客户的满意程度,电力企业在员工服务后及时获取客户的反馈信息,针对反馈结果适当加强关于营销人员的培训。良好的企业环境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服务和竞争意识,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营销过程中,员工与客户沟通交流时可尽量采取面对面方式,有助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整合成所需要的接触档案,为客户的后续服务和改进提供参照。在服务过程中,优化窗口服务,完善监督体系。敦促员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担负起自身责任。此外,在用电方式上可进行适当改进,采取移动支付、自动转账等多种支付方式,提供24小时缴费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用电需求。
2.4对需求侧的管理进行强化
        研究表明,如果改革后电力市场呈现出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征,电力营销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实际市场进行建设的方面,反之,如果市场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特征,电力营销的重心,则应当放在引导用户对用电方式进行更改的方面。需求侧管理指的是以市场模式为依托,合理应用高效能设备,引导用户对用电方式、时间进行调整,提高用电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对电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的方式,降低用电的成本,使电网经济性、负荷率得到提升的方法。需求侧管理的优势,主要是对用户积极性进行了充分的激发,使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到用电管理的过程中。对电力需求侧进行管理的核心是对用户的用电方式进行更改,以此来达到降低电网负荷、节约用户用电量的效果。加大对新设备的使用进行宣传的力度,使用户对新设备的优势具有更加系统、准确的认知,也可以达到提升用电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损耗的目的。电网使用高峰期,电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用户对电量的使用进行减少,如果电网处于使用低潮期,电力企业则可以鼓励用户,增加电量的使用。
结束语
    售电侧改革是国家对于电力市场进行综合管理和规划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电力市场的完善,针对目前售电侧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电力企业要引起重视,明确自身在应对售电侧改革中的不足,并能够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注重售电侧改革中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创新电力营销工作形式,积极开拓电力营销市场,致力于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满意周到的服务,通过相应的电力服务工作模式转变,促进整体用户满意度提升,这样才能促进相关电力企业在售电侧改革下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在售电侧改革下快速转变发展和管理模式,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陈辰.对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后电力营销的策略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
[2]陈东,汪丽.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开放对公司供电服务的影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2).
[3]刘卫东,余德钊,裘华东,等.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分析与预测指标体系[J].现代电力,2019,36(01).
[4]尹硕,王江波,张晓东,等.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售电公司运营模式探讨——基于德国的案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