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长距离交通运输工作,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为城市间的经济交流提供根本的保障。本文从铁路线路出发,对钢轨磨损、曲线铁轨、线路爬行这三个常见的铁路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铁路运行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即养护铁路的接头处、预防曲线铁轨、改善线路爬行效果。
关键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养护维修
引言:铁路线路具有规模庞大、基础夯实、应用广泛的特点。铁路线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能够使列车稳定的行驶,保障全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铁路线路在不同区域内的状态各不相同,火车行驶的途中容易出现变形或者下沉的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维修人员应该从加强养护工作,保障它的稳定性。
一、铁路线路以及养护维修的必要性
铁路线路是指在地基上铺设轨道,以便列车行驶的建筑。它是为了铁路运输而特别修建的路线,是铁路基础设施的主体。铁路线路主要由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和其他用途线。在整个线路中桥梁、轨道以及路基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一旦某个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应该定期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保障其能够在规范的区域内进行合理的运行。
二、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
(一)钢轨磨损
在整个铁路线路中,钢轨接头的部分是最薄弱的环节,非常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是,当列车行驶过线路的接头时,会存在一个前行的动力,它会导致铁路线路出现超大频率的震动,对铁路线路造成极大的影响,干扰它的运行模式。所以当铁路线路出现这种病害时,就会加快钢轨磨损的程度,一段时间后范围会不断扩展,导致整段线路发生瘫痪。从普遍意义来说,铁轨磨损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是铁轨在运行中客观存在的问题。铁路线路中的旧铁轨以及新铁轨在列车运行时磨合时,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导致铁轨接头处存在磨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因为长时间的摩擦接头处的零件出现破损发生结构松动的情况。此外铁轨接头长期处于室外的环境中,受到自然界和外部因素的侵蚀,提高磨损的严重性。
(二)曲线铁轨
曲线铁轨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铁轨的压力负荷超过自身的承载量,从而引发磨损或者偏移的情况。目前部分列车缺乏对客运和货运的有效规划,存在两种模式交叉出现的情况。此外还存在高速重载的列车,经过长期的高负荷压力,铁钢一直处于被反复碾压的状态,并且大部分时候外层和内层的铁轨还存在着压力差,因为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铁轨出现偏移的情况,使列车与铁轨之间的咬合力不足。第二,铁路的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科学的养护维修计划,加速铁轨磨损的速度。首先,铁轨的曲线面不够圆滑,铁路轨道在曲线上的用20m直线弦绳量中点的值超过规定的范围。这样增加列车控制的难度,导致在行驶中出现摇晃的情况,加大铁轨的磨损。其次,没有对左右两边的轨道进行合理的测量,导致列车在行驶时无法与轨道进行完美贴合。最后,铁轨的质量不符合铺设的标准,加大列车运输的危险性。
(三)线路爬行
如果铁路处于正常行驶的状态,火车会产生较为巨大的作用力,从而对自身的运行造成一定的推动,正是在力的作用下火车才能够实现高速行驶。但是在某个力的作用下,虽然火车也能够实现有效的运行,但是铁轨会出现向前倾斜的情况,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线路爬行。发生这一病害的根本原因是列车在行驶中发生较大的纵向作用力,对铁轨的各部分进行撞击使铁轨的温度瞬间上升。当列车在运行时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线路爬行的问题发生频繁。
三、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的养护维修策略
(一)提高铁路接头养护的水平
第一,对铁路线路进行无缝化改造,加快线路的焊接速度,对现有的接头进行焊接,有效减少铁轨中接头的数量,提高线路的完整性,减少铁轨和列车车轮撞击产生的力量。铁轨的无缝焊接是铁路建设中最精细最有技术量的工序,需要使用设备对地基进行检测、先对铁轨进行实验、清除铁轨上的铁锈、焊接后对接口进行打磨,一定要保障两个接口之间距离小于0.3mm。一定要保障焊接的质量,应该按照焊接500m长铁轨的操作模式和工序进行要求,对焊接的各个流程进行细化,保障焊接的质量[1]。此外,对于还没有进行焊接的接头应该进行提供的养护操作。应该保障地基的稳定性,使铁轨的接头处于稳固的状态。然后可以使用与接头材质相近的工具进行养护工作,避免在支撑时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应该检查铁轨每个结构中螺丝的紧密度。列车在行驶中车轮和铁轨发生碰撞,导致车厢出现一定程度的晃动,这就会导致轨道上的螺丝出现松动的情况;应该对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减小两者之间的缝隙,使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二,提高对铁路轨道整修的频率,使路面的坡度符合铁轨铺设的要求。一般的铁路的坡道应该低于2.5%,较难的路段应该低于3%。第三,对钢轨和夹板进行养护工作。应该对铁轨进行检验,确保其处于稳定的状态。如果发现他们磨损过于严重或者破损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修补或者更换,把发生危险的几率降到最低;对存在弯折的钢轨进行矫正工作,使其变为笔直的状态;焊接出现破损和断裂的钢轨,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完成修复工作后,应该对钢轨进行整体检查,扣紧各个螺丝和扣件。
(二)加强对曲线铁轨的预防工作
针对铁路线路的曲线铁轨病害应该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养护维修工作,保障列车处于稳定的状态。第一,保障铁路轨道在曲线上的用20m直线弦绳量中点的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现场调研工作,对现场铁路线路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认真检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分析线路铺设的合理性[2]。对关键路线和危险路段进行重点考察,对线路中铁轨过度弯曲的情况进行修正。第二,对铁轨的顺坡进行调节,保障列车在行驶中不会存在过大的落差。第三,合理设置轨道的外部高度,避免轨道外部和内部的出现过度磨损。第四,对铁路的线路进行系统的维修工作,对线路进行综合维修、定期保养以及不定期补休。结合线路的变化规律,提高线路的弹性优化轨道的尺寸。第五,调整轨道底坡的倾斜度,保障车轮与铁轨处于贴合的状态。第六,应该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铁轨进行涂油,减小摩擦力,提高铁轨的使用时间。
(三)改善线路爬行效果及维修道床病害
第一,应该调整铁轨接头处的问题。因为接头病害会对导致列车车轮和铁轨之间产生较大的撞击,诱发路线爬行的问题。第二,应该加强纵向的阻力值,应该以铁路道床的建设标准为基础,尽可能多的铺设道渣,提高整体的稳固性。第三,对道床进行清洁工作,减少泥浆对列车运行的阻碍。第四,加大扣板之间的阻力值,如果出现问题应该立即进行更换。
应该从基础入手,在施工建设就加强维护工作。选取高质量的道渣进行铺设工作,对路面上堆积的物品进行及时的清理,加强排水的流畅性。在铺设时要保证道口的平整度,最大程度减少道路的接口,提高线路的完整祥。施工人员应该提升道床的承载力,打造坚实的线路根基。
结论:综上所述,铁路线路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根本保障,促进整个行业的高速运转。对铁路线路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对各项病害做好预防工作,保障铁路行驶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丰博.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J].湖北农机化,2020(02):97.
[2]缴春安.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研究[J].科技风,2019(2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