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尚一珂
[导读] 本文结合对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分析,初步探讨了改善农村土地管理现状的对应策略,以供参考。
        摘要:土地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性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合理占用科学管理土地资源,能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价值,同时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避免发生农民耕田被非法占用的现象,加快我国农业发展脚步,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整体水平。本文结合对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分析,初步探讨了改善农村土地管理现状的对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土地资源;?对应策略;?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乡发展速度大大提升,在此趋势下,各地政府结合城市发展需要与规划,不断变化土地管理方式方法,改进相关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效益,改善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不过,在具体的土地管理实践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管理造成了诸多制约,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与人民利益保障,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着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土地管理不足具体原因,制定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严峻挑战。
        1 国内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政府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入检查土地管理现状,无法动态掌握土地管理使用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依据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土地资源规划,存在土地违法使用问题,容易造成当地农村用地面积和城市建设土地征用面积、修路土地使用面积失衡严。部分区域具有较大土地面积,由于引起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注意,为了从中牟取更多经济利益,想尽办法通过建设新农村之名等途径实现农村用地的占用目的,大幅度降低了农村耕地面积,结合近两年我国土地整体管理和使用发展趋势分析,此问题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发展态势。
        1.2 农民耕地矛盾严重
        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村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农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所以在土地征用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引发农民耕地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土地管理面临的农民耕地矛盾包括以下两点:
        首先,从我国各个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来看,农村人口仍旧庞大,耕地面积快速减少,自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土地管理按照分配后具有30年不变的制度,导致很多农户家里新出生的小孩无土地资源可分,老人去世后土地资源未及时上交,引起土地资源分配不均的严重问题,该情况在土地少、口多地区尤为突出。部分农户觉得土地资源用来播种粮食难以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所以土地资源在使用中进行苗木、花卉种植,甚至个别农户私下进行非法土地非法交易,以上均与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背离,同时容易进一步减少耕地面积。
        其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地区农民选择到城市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水平,当地农村出现无人种植耕地的尴尬局面。造成土地资源大面积荒芜,尽管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种植相关扶持政策,给种植土地的农民相应补贴,不过因为相较于外出务工而言,种地效益更低一些,所以大部分农民依旧继续外出务工,无法从根源上很好的改善耕地资源荒芜的无人种植现状。
        1.3 农民无地带来的诸多问题
        当今社会发展中,土地资源很大程度上被商业化,在各个地区成为一种“独特商品”进行“买卖”。有些地区政府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建设效益,在企业建设厂房、房地开发事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农民耕地的征用,尽管能够按照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农民耕地征用要求,给农民支付了相应的补偿费用。不过长久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农民无地方面所引起的问题,很多农民不得不从农村居家搬迁到城市生活,自身因为缺少一技之长,加之教育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想要谋得合适工作非常困难,生活的维持主要依据土地补偿费用供给,在长年累月的花费补偿费用下,优越的城市生活、安稳的生活理想逐渐破碎,既无法与城市居民同样缴纳和享受养老保险,也失去了土地资源这份基础保障,所以生活随着时间推移面临越来越多危机。

此外,缺少的工作技能和文化水平不足的农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也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很多农民看到土地征收后的群众现状,产生了抗拒土地征用心理,不愿意自己今后也变成无地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状态。
        2 改善农村土地管理现状的对应策略
        2.1 树立法治理念,严格落实土地政策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战略之一,因此,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要积极树立起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依法管理意识。重视对农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将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重大会议上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指示内容与时俱进渗透给农村干部队伍,使其政治觉悟可以不断提升,愈加掌握土地法,能够将党和政府的引领渗透到农村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合理使用手中土地管理权利,以为群众服务、为人民富裕创造价值为工作目标,在土地政策落实上,坚持对农民利益的充分保障,进而发挥出土地政策执行效应,提高农民对土地管理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令土地资源更加高效的流转与使用。
        2.2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经验积累,目前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去完善成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自身要对制度内容有充分了解,也要将其宣传给农民群众,创新宣传途径,采取微信公众号、电视新闻、广播、到户宣传等策略,让农民群众可以在简单易懂的宣传内容下,通过多条宣传渠道理解国家土地政策,便于群众接受和配合土地管理各项事务。基于了解状态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执行过程,群众能够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维护,与此同时自觉履行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的义务,科学划分权利与义务,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向着规范化方向不断迈进。着力打造健全稳定和谐公平的承包关系,保证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参与均为自愿和有偿,对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坚持“边探索、别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经验”的道路,使所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切实突破以往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障碍与束缚,令这项工作流畅的落到实处。
        2.3 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并肩前行
        基于科学发展观下的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要推进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并肩前行的新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土地管理和经济建设具体事项中。明确土地管理的积极作用,革新传统单一的土地管理思想,加大经济发展过程对农民耕地的资源保护,在落实新耕地积极开发的工作同时,开展改造老村、旧城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闲置基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管理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缓解农民无敌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在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两手抓策略下,给农民群众创造更多保障和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和使用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提升。新时期的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要科学统筹规划,树立依法执政理念,健全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土地补偿标准,加大农村土地征收监督力度,关注农村畜禽养殖用地规范化发展,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土地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充分发挥出农村土地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国家稳定发展与农民利益增收贡献更多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薛婉双.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2):180.
        [2]陈海龙,姜艳.规范农村土地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J].神州,2019(34):292.
        [3]王桂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33):235.
        [4]曾灵敏.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0):6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