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王晓婧1 房妍2 王蒙3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事违法案件情况日趋复杂化,执法难度越来越大,而水行政执法威慑力不够,难以制止违法行为。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事违法案件情况日趋复杂化,执法难度越来越大,而水行政执法威慑力不够,难以制止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要求,各地对水政执法工作越来越重视,随着各地违法行为的增加及各种新情况的出现,水政执法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基层;水政执法;现状问题;策略
        1问题分析
        1.1自由裁量权问题分析
        所谓的水政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具体是指水利执法机关在现有的法律规范范围之内,依照既有的原则进行案件处理和操作的权利。换句话也就是说,自由裁量权是水政执法机关在具体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弹性权利。
        水政执法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既要依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又要区分不同的情节及危害,在现实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不够严谨,容易滋生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行政处罚显失公平。执法人员做出具体行政处罚,执法人员是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者,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往往由于各自的职业经历、素养不同,使得其对某些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的比较大的差异,随之而带来的影响就是在执法过程中会作出不适当的行政处罚;同时,在当前人情社会大背景下,执法人员很难不受个人利益、个人情绪的影响,滥用自由裁量权,使行政处罚显失公平。
        2)同类案件处理结果不同。影响案件处理的因素除了执法者外,相对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不可忽视,容易造成在办理具体的水事违法案件中,水政执法人员往往因为案件相对人客观情况的差异,对同类违法案件的处罚不尽一致,造成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
        1.2水行政执法效率不高
        水行政执法主要是保障水法律法规的实施,关系到水产业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水生态环境。当前,生态保护需求日益突出,水行政执法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水行政执法案件来源,如举报、移送、媒体报道、现场检查发现、社会举报、移交等。在日常执法工作中,违法者很少在执法人员面前违法。他们都采取各种手段避免检查和发现。即使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违法者仍可以通过短期停产来逃避。但社会举报、移送的案件涉及材料较多,发现问题、查找线索、取证等执法程序繁琐,短时间内难以推广。
        1.3执法不力
        在目前的改革过程中,要求执法中心下移,但基层执法人员不足。有的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队伍,水利专业人才少,法律人才短缺。执法专业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人性化执法,是指水行政执法人员在忠于法律、忠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忠于水行政执法事业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涉水违法案件,本着人性化的原则,以教育或者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予以严厉处罚为目的。灵活办案对执法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基层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在执法中,甚至会引起相对人的反叛心理,影响水务行政执法的有效实施。
        1.4执法意识差
        水利行业重建管理轻,水行政执法监督不够重视。同时,水务行政执法对法制宣传影响不大。一是国家层面水行政执法宣传力度不够。这使得群众无法客观、理性地了解工作,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水务行政执法的难度;其次,水务行政执法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比如,在经济发展初期,传统观念认为打井取水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审批。在执法中,很难改变传统的相对人观念,容易引发矛盾甚至肢体冲突。如果在水政执法过程中宣传解释不清,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2思考与建议
        2.1加大投入,加强监管
        一是加大水行政执法经费投入,配备执法装备,有条件统一执法标志,配备执法车辆,提高基层执法队伍执法快速反应能力和威慑力。

配备无人机巡逻取证、信息数据采集、笔记本电脑和现场记录打印机等,以进一步提高执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整个执法活动规范、高效、有序开展。二是要加大执法人员投入,根据当地执法工作特点,合理确定执法人员数量,确保各地有基层执法队伍。有条件的,要成立专职执法队伍,专攻执法,落实身份,切实解除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此外,按照有关规定为执法人员缴纳人身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2.2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执法环境
        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政府领导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做到宣传中执法,工作中宣传,在报纸、电视台、政府网站上发表电视讲话、播放案件、讲解法律法规。组织社区群众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大型媒体公益活动,结合文化创作和演出下乡,深入建设单位、学校、社区、村庄,面向社会开展外出与各类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派出宣传车辆到城乡开展宣传巡演,设置电子宣传屏,印制工作手册等流动宣传点,向学生发放科普书籍,带动滚动宣传标语并将宣传信息发送给手机用户,从而实现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2.3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改进
        根据垃圾量,制定人工打捞与机械打捞相结合的垃圾打捞模式,及时清除河道内的垃圾。在沿江村庄,要建立垃圾收运制度,落实资金,落实责任,合理设置垃圾排放点。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人们自发减少乱扔垃圾的行为。优化管理队伍,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沟通能力和业务水平,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最后,要严格执法,严惩乱扔垃圾,形成威慑,减少违法行为。
        2.4分类认定违法数额
        确定违法数额作用:一种是没收违法所得中需要明确数额,国家与个人强烈反对违法者享用违法种收益;另一种是在处罚裁量甚至是移交公安处理是需要明确数额。《行政处罚法》“没收违法所得”定位为行政处罚。没法所得数额认定一般依据相对人供述,执法人员现场核定。对于难以核定清楚的,有法律依据的按法律要求核定,如水资源按设备铭牌最大功率确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需要采取评估。对于重大危害或者涉及刑事犯罪需要移交的,更是需要评估确定。
        2.5正确把握裁量权并熟练运用
        (1)了解立法本意。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执法中了解所适用法律法规立法目的,并把握公正合理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自行判断如何处罚以及处罚尺度或不予处罚的权力。只有了解立法本意,才能较好刑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这种灵活性很大的“自由”的权力,确保“自由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种类、数额。(2)区分案件危害及行为恶劣程度。裁量权中,一般按案件性质、情节轻重及后果危害程度等划定裁量轻重。执法人员对同类案件,理应采取相同或程度相似的行政措施,使法律处罚行为可预测,维护法律权威,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水事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在选择行政措施时,还要避免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若对相同的违法行为区别对待,就会造成权力滥用。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基层水政执法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临问题不少。当前,经济中高速发展,同时还需转变发展方式,如何打造优质的水事环境和提供优良的水资源成为水利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水政执法工作上,为水利行业的监管落实提供重要保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此项工作,提升执法效能,进而营造良好水事环境,相信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水政执法工作讲日臻完善,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杰,李政,汪贻飞,范尧.地方水法规建设情况、经验、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19(7):4-9.
        [2]张斌,周广卿.水政执法实践中如何灵活处理案件[J].中国水利,2019(20):30-31.
        [3]程刚.基层水政执法如何行使自同裁量权[J].中国水利,2018(18):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