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应用已经广泛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为了使操作更加便捷,条理更加清晰,建筑工程中也普遍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在管理过程中还是能发现很多问题,如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信息化管理的普及面狭窄、相关意识欠缺;管理模式完善度不够等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尽的讨论,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兴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仍有一定不足,特别在管理方面表现较为明显,如管理模式过于滞后,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建筑管理整体水平提高。这就要求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建筑项目综合效益。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当下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顺应大趋势的必经之路。这种新兴的模式不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工程数据的信息化不但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存储。持续更新的数据能够实时的反馈工程进度,也方便工程相关人员进行问题查处和及时改进。信息化的管理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还能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为整体施工和竣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现状
(一)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信息技术固然便于管理使用,但运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部分却尚未完全成熟。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应用中,更多的时候已有的软件技术不能完全还原工程中个性化的构想与方案。如果在具体的管理与操作过程中不能分辨这一特性,盲目将一些不成熟的信息用于工程的关键部分,则会对后续的管理产生非常重大影响。此外,如果个性化部分需要人工再次识别,完成与常规项的协同,往往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这与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初衷相违背。
(二)信息化管理普及面狭窄及意识欠缺
相对于技术未成熟这一点,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和人员意识似乎处于一个更加薄弱的位置。我国目前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未能实现现代化技术应用,只有少部分企业采用并获得了实用性方面的认可[1]。许多施工企业虽然正确的认识到了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但是仍会因为施工企业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这样非专业的管理人员会导致相关工作效率低下,易出现失误。更有相关企业对计算机的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参与没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忽视了其重要性。这会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这显然不利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
(三)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开始启用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对规范的标准拿来作参照。传统的管理操作中并没有网络共享,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兴起的背景下并未得到充分改进。没有相对规范的制度方案进行约束,会降低信息化本身的高效性,最终导致信息在交流过程中的失真。
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企业与施工现场也很难及时进行信息和数据共享。这样不但加大了工程整体的时间消耗,同时伴随着不便的信息传递,也会消耗巨大的人力及物力成本。
三、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厂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一)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建筑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多方成本的节约能促成整体工程的高效运行,而合理使用信息化管理能便捷地达成这一目的。在材料购入的过程中,采购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地查找到多家供货厂商,并可在购入的过程中进行多家对比,进行质高价优的选择。后期亦可在相关的表格中进行往期和现行工程资金技术等数据的对比,有利于改善管理人员日后的决策,或继续沿用优质高效的决策。另外,也可引入现代较多成熟的技术手段,如BIM技术,通过构建BIM模型,使管理人员直观的分析施工情况,更有助于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化管理技术不但便于促进相关工作高效低成本的进展,也能在资源分配时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二)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及培养相关人才
对于企业施工的内部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应制定信息化管理的详细规划流程,全面提高相关管理的意识,并落实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使用。企业领导应结合本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同时积极地从各个渠道引进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合理安排并加以应用,从而提高相关管理操作的专业性。企业亦可定期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直接从内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这样不但完整地加强了企业上下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意识,也可以使企业的利益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革新中实现有效率的逐步上升。
(三)完善相关管理体系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我国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来看,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要求越拉越高,但如何在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却没有更多的关注[2]。由此可见,对相关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分类是十分重要的。施工过程中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工作相对繁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可在进行明确分类后由各个部门将信息录入统一系统,由工程管理人员通过对应的管理平台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进行全面的信息共享。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差异,提高工程运转效率。同时企业领导在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应加大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提高软件应用的便捷性,从而实现平台操作的完善。完善的信息管理操作平台能缩短各方获得施工信息的时间,减少因人工收集而出现的数据信息错误。
结论:综上所述,信息化的建筑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应当及时认清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各处的问题,结合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其修正,并进一步对相关工作进行更加细致和便捷的管理。这不但能大幅度提升相关建筑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对提升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起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能使管理工作实现更大价值,同时也提升了其整体的水平,从而满足了我国对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发展的相关需求。
参考文献:
[1]初永亮.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53.
[2]杨长青.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华建设,2018(11):78-79.